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各器官均可累及,以肺结核最
为常见。盗汗则是结核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睡中出汗、醒时汗止,多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肾阴亏、虚火内扰所为,当以养阴润肺、清热泻火为治,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敷脐疗法
先将肚脐周围擦干,然后取新启封的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粘紧即可,3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肾养阴。
(2)敷足疗法
①酸枣仁、五倍子各等份,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于就寝前取药粉20~30克,加蜂蜜调成糊状,敷于双足心,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翌晨取下,一般连续3~5次可愈。可养阴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
②吴萸10克,米醋适量。将吴萸研为细末,每取适量米醋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伤湿解痛膏固定,每日1剂,连续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结核病盗汗、发热。
(3)填脐疗法
①五倍子5份、朱砂3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肚脐孔,然后用麝香止痛膏外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连续换药2~4次可使汗明显减少,直至痊愈。可收敛止汗。
②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酒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晚1次,连续5~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肺结核盗汗。
(4)浴足疗法
①伸筋草、麦秆各适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
②五味子、银杏叶、黄芪各等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益气止汗,适用于盗汗。
淋巴结核在线咨询
更多
颈淋巴结核中医治疗
颈淋巴结结核中医一般需要服用软坚散结的药物,也可以,服用清热解毒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导致的,在早期的时候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而且还会伴有明显的压痛感。颈淋巴结结核在日常生活中...
1个回答
淋巴结结核化脓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淋巴结化脓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脓腔内的细菌吸收入血,造成菌血症、败血症,甚至更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脓毒症,患者需要入住ICU来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淋巴结化脓也称作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最...
1个回答
如果是淋巴结核会疼而且在输液的情况下还反复发烧并且变大吗,这
你好,不好确认,你的情况不剔除是淋巴结结核炎症引来反复发烧的可能会,建议较好进一步详检看一看,防止盲目退热,详检后在正规救治较好建议规范化救治,按时复查较好,防止盲目用药误机病情。需求注意勤通风,请...
1个回答
医生您好,我五年前生过淋巴结核,现在肺部干重活有点疼痛,还带
你好,这个不能够剔除结核病病发。一般情况下需要有遵医嘱服食药物或者胸片仔细检查看一看。另外化验血常规或者仔细检查是不是有胸膜炎。需要有诊断病因以后制订治疗方法。必须强调声明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腹部淋巴结核
[title]是临床诊断上传染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结核杆菌传染引来的炎症。患者会表现出为腹痛,高烧,乏力,消瘦,烦渴,午后潮热等症状。建议你尽快规律的服食抗痨药物救治,以及保肝救治。而且要不定期监测...
1个回答
淋巴结核肿大怎么办?
你好,淋巴结肿大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建议,淋巴结有减小的问题较好还是尽快的到医院,做几下B超的仔细检查血液的仔细检查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刺击确诊确认具体的原因,再给与恰当的救治,期间也要留意清淡饮食防止...
1个回答
腋窝淋巴结核如何治疗?
你好,腋窝淋巴结核,有一定的传染性,要留意这个问题,对于结核性疾病的救治是需要有作好看内审培训的,这类药物一般是国家半价,救治周期比较长,一般是需要有一年半以上。但就目前而言,这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
1个回答
这个是否淋巴结核发炎
你说的可能会是。需要有看淋巴细胞如何高予正常。淋巴发炎容易致使淋巴结的肿胀,身体免疫功能的上升,易患感冒以及其他疾病。单纯性的淋巴结炎相对较少再次发生;多是由全身疾病,尤其是淋巴结所统辖区域内部位的组...
1个回答
患淋巴结核怀孕会传染给孩子吗
如果有淋巴结核,大多数是继发在其他部位的结核,这种情况需要有及时用药治疗,孕早期动用抗结核药物,是有可能致使胎儿畸形的,处在安全的角度建议是去医院做小产手术,淋巴结核,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一般母婴感...
1个回答
如何治疗淋巴结核病?
你好,如果有淋巴结结核的情况,是单个的淋巴结也是需要有考量手术救治的,在手术救治的基础上运用抗结核药物救治,如果有多处的淋巴结结核,就需要有全身救治了。结核的救治,首先需要有好好歇息。如果是构成脓肿了...
1个回答
腹腔淋巴结核怎么治疗?
可以决定药物救治或者物理救治,具体治疗方案的验证需要有与收治医生交流,医生会根据仔细检查结果,病情进步情况,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价考虑之后,奠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互相配合医生实施救治,有助于疾病的有效转好...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