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症状是否恶变,囊肿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造成子宫附件的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患者的主观愿望等因素而定。现在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下面就由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卵巢囊肿多大需要做手术。
卵巢囊肿多大需要做手术?决定卵巢囊肿手术的情况有:
一、直径大于5CM:
一般小于5CM的囊肿考虑为生理性的,每3个月复查B超随访就可以了,大部分自行缩小或消失,但也可能在另一侧卵巢或同侧卵巢再长出来。直径大于5CM的囊肿如果是纯囊性的其实危害也不大,主要可能发生破裂、感染、扭转等并发症,所以建议手术治疗。
二、卵巢巧克力囊肿:
一般B超会提示囊性肿物内伴有密集光点等,如果患者同时伴有不孕或者严重的痛经则建业手术治疗,如果没有上述问题,也可以随访进行泉州妇科检查。再出现直径长大大于5CM或者出现破裂、感染、怀疑恶变等情况,则需要手术治疗。
三、囊肿内部有实性区域的:
考虑有恶性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1、卵巢囊肿切除术 此种患者多无月经障碍,甚至有合并妊娠者,有的一侧肿瘤较显着,则可行患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2、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一侧卵巢囊肿发生于年龄较大(45岁以上)患者之双侧卵巢囊肿多行一侧或双侧输卵巢切除术,患者周身情况不能胜任或炎症严重者常行全子宫切除术,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较大卵巢囊肿的手术处理,应不计切口大小,以完整切除为宜,以免
破患者脉搏内容物溢入腹腔或切口,术中要注意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动,必要时加速输液或输血,输氧,更要预防早期发现急性胃扩张,麻痹性肠梗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与血液化学改变。
3、附件及全子宫切除 发生于近绝经期或绝经期妇女的一侧或双侧卵巢囊肿,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胜任,均以行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为宜,但会严重影响内分泌失调。
恶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就诊时多已达晚期,因此要尽一切可能切除原发囊肿及所能见到的盆,腹腔转移灶。由于卵巢恶性囊肿常与子宫,附件粘连或浸润,浑然一体,且紧贴盆腹膜,故现多采取卷地毯式或包饺子式将子宫与肿瘤连同盆腹膜整块切除,又如大网膜切除,部分肠切除,部分膀胱,输尿管切除。对于合并腹水的卵巢恶性肿瘤,不论是否全部切除,均宜在腹腔内留置导管,以便术后腹腔内注射缓癌药剂或放射性胶体金或胶体磷。
关于卵巢囊肿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1、卵巢囊肿蒂扭转 确诊后需紧急手术,先肌肉注射镇痛剂,如度冷丁,不论患者年龄大小,以行患侧附件切除术为宜。
2、卵巢囊肿破裂 应及早剖腹探查,因囊肿的内容物溢入腹腔,不论其为良,恶性,均有接种植的可能故应充分部洗腹腔及切口。
3、卵巢囊肿合并感染 若径一段时期应用抗感染,药物,体湿仍不下降或局部症状更加严重者,即宜剖腹切除肿瘤,以清除感染灶,往往症状能迅速消退。
4、卵巢囊肿与腹膜予泛粘连 多见于巨大卵巢囊肿误诊为巨量腹水,曾经反复多次腹腔穿刺放液或卵巢囊肿感染者。
卵巢囊肿多大需要做手术?温馨提醒: 卵巢囊肿在早期治疗是没有什么危害,但如果时间越久了恶变的可能性特别的大的,疾病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好。建议您女朋友治疗卵巢囊肿时一定要去大型的专业的医院治疗,祝愿她身体早日能够恢复健康。
卵巢囊肿在线咨询
更多
卵巢囊肿手术咋治疗
卵巢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分为单纯的囊肿剔除术和卵巢切除术。囊肿剔除术就是保留卵巢,只将囊肿去除。卵巢切除术和囊肿剔除术,目前都可以运用腹腔镜的方式进行,即在患者腹部打3个小眼,创建人工气腹,在腹腔...
1个回答
卵巢囊肿能热敷吗
如果卵巢囊肿没有超过5cm,可以热敷,同时配合中药作为辅助治疗,临床一般用桂枝茯苓丸配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卵巢囊肿,如果卵巢囊肿超过5cm,采用手术治疗,不能用热敷,以免加重病情。卵巢囊肿在治疗的同时饮食...
1个回答
B超能查到卵巢囊肿吗
大多数情况下卵巢囊肿都是通过B超检查出来的,如果通过B超检查后,无法确定卵巢囊肿的性质,就需要做CT或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诊断。卵巢囊肿的性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例如卵巢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都是卵...
1个回答
卵巢囊肿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卵巢囊肿术后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可以恢复,具体的恢复时间无法确定,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轻重程度决定,在手术后要减少活动量,三个月之内要避免干重体力的劳动。患者一般会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是一种创...
1个回答
卵巢囊肿微创手术怎么做
如果女性检查彩超发现卵巢上有大于5厘米的囊肿,而且是在月经干净后发现,这时就需要考虑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将囊肿切除。微创手术的做法其实比较简单,就是在腹部开2~3个小孔,然后将腹腔镜伸入到腹腔内,再用超声...
1个回答
卵巢囊肿术后会复发吗
卵巢囊肿手术后只要护理得当,且身体不存在其它外因性刺激和影响,一般不会引起复发的情况,所以要术后一定要做好个人护理细节方面的措施。1、在完成手术后,一定要适当多卧床休息,避免身体过于劳累,尽可能保持充...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