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淋病

>

哪些食疗方对治疗淋病有帮助

哪些食疗方对治疗淋病有帮助

  由于现代人思想和开放,很多人为了追求刺激,经常发生一些危险的性关系,导致自己患上淋病,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所以要有良好的性生活习惯,一旦发现患有淋病,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临床上,一些食疗方对淋病有独特的疗效,那么,哪些食疗方对治疗淋病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食疗方1、生甘草莲子汤:莲子(去心)60克,生甘草1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至莲子熟烂,最后加入冰糖适量即可。莲子和汤同食辅助治淋病的效果不错。

  食疗方2、石韦汤:准石韦15g,连线草15g,猪鬃草15g。将上诉三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煎煮,去渣取汁,代茶频饮即可。辅助治淋病的效果不错。

  食疗方3、滑石粥:将滑石30g用布包扎,然后和瞿麦10g一同放入锅中加水中煎煮,去渣取汁备用。取一口砂锅放入粳米30~60g和事先煮好的药汁一同熬成粥食用即可。空腹服用辅助治淋病湿热证效果比较不错。

  食疗方4、冬葵汤:将冬葵叶200g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汤食用即可。哪些食疗方对治疗淋病有帮助?冬葵汤辅助治淋病湿热证效果比较不错。

  食疗方5、大黄蒸鸡蛋:取大黄3克研成粉末备用。取一个鸡蛋,在鸡蛋的上方挖除一个小孔,然后将准备好的大黄药末放入鸡蛋中,用湿纸封注鸡蛋口,置于笼屉上蒸熟即可。每日一个大黄蒸鸡蛋,辅助治淋病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食疗方6、蜂蜜萝卜:萝卜1500克,洗净去皮后切成片,取蜂蜜适量放入切好的萝卜片浸泡10分钟,再放在瓦上焙干,连续重复3遍。每次嚼服数片,盐水送服,每日4—5次辅助治淋病的效果不错。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食疗方对治疗淋病有帮助”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淋病,是危害很大的疾病,患者一定要好好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饮食清淡,多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多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并且要禁止性生活。

相关阅读:
中医辩证法治疗淋病有效果么

淋病在线咨询

更多

女生感染淋病的症状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感染的程度,机体的敏感性,细菌的毒力,感染部位及感染时间的长短.同时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性生活是否过度,酗酒有关主要表现是白带大量增多,有的患者甚至会到达月经量,外阴红肿,部分患者伴有尿路感染症状.确诊需要做分泌物检查.治疗一般以抗生素为主,发现要积极彻底进行治疗,对已治愈的要定期进行追踪复查和必要的复治,以求根治,防止复发.性伴同时治疗.

1个回答

感染淋病会发烧吗

淋病患者仅少数会出现发烧的症状。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转播疾病,患者主要出现外生殖器的红肿,疼痛,以及脓性分泌物,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女性可直接感染到宫颈,导致宫颈的炎症。细菌上行进入宫腔还会引起附件,盆腔的炎症。外生殖器的红肿,疼痛,以及脓性分泌物,泌尿系统感染症状。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女性为什么会得淋病

女性感染淋病有以下原因:1、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2、部分是间接感染,如共用浴巾或内衣等个人物品。淋病在性病中也是一种相对较轻的疾病,治疗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同时,饮食要清淡忌口,不能饮酒,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不要经常吃大量的高热量食物,如鸡肉、鸭肉等油炸食品,平时注意局部卫生,注意休息,避免疲劳。

1个回答

淋病没有感染支原体

淋病主要是因为感染淋病奈瑟菌所导致的一个性传播疾病的,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这种不洁性生活或者是多性伴侣,然后感染到的,这个可以出现这种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或者是伴有腰酸乏力这些症状的。这个可以通过头孢类的药物来控制处理治疗的,但是一定要早发现,早点去处理干预。注意个人卫生,洁身自好,有问题及时就医。

1个回答

男性淋病感染有什么症状

男性淋病一般是通过接触才会传染的,而且它的传染性比较强,男性淋病的症状早期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很快尿道口出现红肿,有稀薄的粘液流出,病情逐渐加重,分泌物变为脓性,黄色粘稠,逐渐增多,可以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会阴部坠胀感,阴茎痛性勃起等。一般全身症状比较轻,少数患者可以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炎症。

1个回答

淋病与非淋感染有什么区别

淋病是指的淋病奈瑟菌传染引来的泌尿生殖器官的炎症,主要的是化脓性的炎症。非淋病是指的不是有淋病奈瑟菌传染致使的泌尿生殖系统炎症。传染的病原体有很多种不同,主要的有衣原体,支原体,病毒,霉菌,滴虫。主要的症状是分泌物不断增多,尿路刺激症状。必须强调声明不能吃一些太油腻的食物,少吃酸辣的食物,同时尽量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