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梅毒

>

梅毒的治疗要慎重

梅毒的治疗要慎重

  梅毒的医治方法有哪些?这是患者一向都很关注的疑问。梅毒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影响着他们的幸福生活。所以没毒的医治迫在眉睫,那么梅毒待地怎么医治呢?

  (一)早期梅毒(包含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埋伏梅毒)

  1、青霉素疗法

  (1)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   2、对青霉素过敏者

  (1)盐酸四环素500mg,4次/日,口服,连服15天。

  (2)强力霉素100mg,2次/日,连服15天。

  (二)晚期梅毒(包含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晚期埋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

  1、青霉素

  (1)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共3次。

  (2)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20天。

  2、对青霉素过敏者  (1)盐酸四环素500mg,4次/日,口服,连服30天。

  (2)强力霉素100mg,2次/日,连服30天。

  (三)心血管梅毒

  应住院医治,如有心衰,首先医治心衰,待心功能代偿时,从小剂量开始打针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g,首日10万u,1次/日,肌注。第二日10万u,2次/日,肌注,第三日20万u,2次/日,肌注。自第4日起按如下方案医治(为防止吉海氏反响,可在青霉素打针前一天口服强的松20mg/次,1次/日,连续3天)。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u/日,肌注,连续15天为一阶段,共两阶段,阶段间休药2周。

  2、四环素500mg,4次/日,连服30天。

  应住院医治,为防止医治中产生吉海氏反响,在打针青霉素前一天口服强的松,每次20mg,1次/日,连续3天。

  1、水剂青霉素g,每天1200万u,静脉点滴(每4小时200万u),连续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天120万u,肌肉打针,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0.5g,4次/日,共10~14天。必要时再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1次/周,肌注,连续3周。

  (五)妊娠梅毒

  1、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注,连续10天。妊娠初3个月内,打针一阶段,妊娠末3个月打针一阶段。

  2、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医治,每次500mg,4次/日,早期悔毒连服15天,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天。妊娠初3个月与妊娠末3个月各进行一个阶段(禁用四环素)。但其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六)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1、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脑脊液异常者:

  (1)水剂青霉素g,5万u/kg体重,每日分2次静脉点滴,共10~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体重,肌注,连续10天~14天。

  梅毒的医治一定要去规范的医院进行医治,千万别相信广告,去一些便宜的却无任何效果的医院去看病,那样只会耽搁病情。


【本文由重庆二建医院供稿】

梅毒在线咨询

更多

男梅毒怎么引起的

男性梅毒可能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还可能会通过血液以及乳汁等感染梅毒,并且彩虹恋者梅毒发生几率是比较大。梅毒早期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外生殖器上有红斑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导致附近部位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1个回答

梅毒引起头疼头晕吗

当出现继发感染的时候,硬下疳部位还会有大量的分泌物流出,并且腹股沟或着近卫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的现象。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摸起来质地很硬、不粘连、也没有溃疡情况出现。二期梅毒以梅毒疹为特征,并且有全身症...

1个回答

共用餐具感染梅毒

共用碗筷一般是不会传染梅毒的,但是如果出现有口腔溃疡或者接触了梅毒患者的分泌物,就有可能会传染。这个疾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有可能会接触梅毒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分泌物而引起。平常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1个回答

梅毒抗体阳性是什么引起的

梅毒抗体阳性说明机体感染梅毒的可能性很大,可见以下几种情况:一,技术性假阳性反应:由标本的保存,如细菌污染或溶血转述或实验室操作的技术所造成,据估计约25%的假阳性属于这类假阳性。二,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1个回答

游泳池能否感染梅毒

在公共游泳池游泳被传染梅毒的机率极小,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少数也可通过污染的生活用具传染。然而性病病原体比较娇嫩,喜欢在温暖、潮湿及分泌物中生存,离开人体存活时间不长,因此一般消毒方法即可杀死...

1个回答

我同房染上梅毒自宫是什么症状

根据传播途径分为获得性梅毒和胎儿梅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获得性梅毒包括原发性梅毒,继发性梅毒和早期潜伏性梅毒。原发性梅毒主要表现为硬化性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继发性梅毒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