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由于肾结核局部病变的范围和破坏的程度有很大差别,因此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在各个病例亦有所不同。在链霉素等抗结核药发现之前,临床上一旦肾结核之诊断确立,其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肾切除。在40年代以后,链霉素、对氨柳酸相继问世,很多临床肾结核病例单用药物治疗可以得到痊愈。50年代以后,高效、低毒而价廉的异菸肼出现,采取了联合用药,使肾结核的疗效又有很大提高,几乎可以治愈全部早期结核病变。至1966年利福平临床应用,因其效果显著,副作用又少,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肾结核的疗效更加提高。目前因肾结核而需行肾切除术的病例已大为减少。但在某些卫生环境较差、医疗条件不足的地区,仍然有肾结核的发生,甚至有一些晚期病人发现。对于确诊为肾结核的病人,无论其病变程度如何,无论是否需行外科手术,抗结核药必须按一定方案进行服用。
1、应用抗结核药的适应证
(1)临床前期肾结核。
(2)局限在一组大肾盏以内的单侧或双侧肾结核。
(3)孤立肾肾结核。
(4)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性结核暂时不宜肾结核手术者。
(5)双侧重度肾结核而不宜手术者。
(6)肾结核兼有其他部位的严重疾病暂时不宜手术者。
(7)配合手术治疗,作为手术前用药。
(8)肾结核手术后的常规用药。
2、常用的抗结核药物种类 由于各种抗结核药物有其药理特点,药物应用的要求和注意点也各有不同。现简要介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如下:
(1)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有杀菌作用,浓度在1。0μg/ml时有效。肌肉注射后1小时血清浓度最大,3小时后下降50%,约60~90%经肾脏自尿内排出。制菌作用在pH7。7~7。8时最强,低于5。5~6。0时作用明显减弱。如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增强其疗效。成人普通剂量每日1。0g,分2次肌肉注射;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时,每周注射2g,或每3日注射1g。经链霉素治疗可使结核病灶纤维化。若病变位于泌尿系排泄系统,如输尿管等处,则易造成局部纤维化收缩,形成梗阻,应予注意。注射链霉素后可出现口周麻木,如不严重可继续应用,常在使用中逐渐消失。主要的副作用是对第八对脑神经前庭支的影响。少数病例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2)异菸肼(1NH,雷米封):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每日服200~300mg即可达到满意的杀菌浓度。口服后1~2小时血清浓度达最高峰。半衰期为6小时,24小时血中仍可测到有效抑菌浓度。一般用药剂量以每日300mg, 一次服用为宜。此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故可长期服用,甚至数年。服用异烟肼后迅速吸收渗入组织,对纤维化及干酪化病变亦易渗入透过,对结核病灶有促进血管再生,能促使抗结核药物更易进入病灶。其主要副作用为精神兴奋和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据认为与维生素B6排出增加或干扰吡哆醇代谢有关,因此服异烟肼时应加服维生素B65~10mg, 可防止副作用的发生。服药时血清转氨酶可升高,但不造成肝脏损害。
(3)对氨柳酸(PAS, 对氨水杨酸):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服药后1~2小时血浆浓度可达高峰,4~6小时后血中仅存微量。每日剂量为8~12g,分3~4次服用。此药单独应用效果较差,但能加强链霉素及异烟肼的抗结核杆菌作用,并能使抗药性延迟发生。因此在临床上采用两种或三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有利于发挥其治疗作用。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故目前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趋势。本品不宜与利福平合用。
(4)利福平(RifamPin,RFP):为半合成的口服广谱抗生素,对细胞内外旺盛生长的结核杆菌有强力杀灭作用,比链霉素,对氨柳酸,乙胺丁醇的作用更强,对耐药的结核杆菌亦有效。服药后2~4小时药浓度出现高峰,12小时后血清浓度仍较高。每日用量600~900mg,分1~2次空腹服用。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抗药性,同异烟肼或乙胺丁醇合用可相互增强作用。副作用很少,偶有消化道反应及皮疹。近年来发现少数病例有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对各型结核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口服2~4小时后血浆浓度出现高峰,24小时后由肾脏排出50%,少部分由粪便排出。肾功能正常者无蓄积作用。该药吸收及组织渗透性较好,对干酪纤维病灶也能透入。其毒性作用主要是球后视神经炎,出现视力模糊,不能辨别颜色(尤其对绿色)或有视野缩小等,严重者可致失明。视神经炎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多能恢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有关。一般用量为每日600mg,分3次或1次口服,在此范围内产生毒性反应者较少。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视力与辨色力。
(6)卡那霉素:系广谱抗生素,对结核杆菌主要是抑菌作用。口服不为胃肠道所吸收,一般用量为每天0。75~1。0g肌肉注射。注射后30~60分钟血内浓度达最高峰,能维持6小时左右,24小时内从尿液排出约90%。对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柳酸耐药的结核杆菌应用卡那霉素仍有抑制作用。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与链霉素之间有单向交叉耐药性,即耐链霉素的菌株可以对卡那霉素敏感,而耐卡那霉素的菌株对链霉素却不敏感。因此,只能在不可用链霉素或结核杆菌已耐药时方可考虑应用。其毒性反应主要是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可致永久性耳聋,也可使细胞神经纤维退行性变。对肾脏有轻度损害,尿中可出现管型蛋白等。
(7)环丝氨酸(Cycloserine,Seromycim):抗菌谱较广,对结核杆菌有制菌作用。但只对人类结核病有效,对动物结核病和试管中的结核菌作用不大。对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柳酸耐药的结核杆菌用环丝氨酸有效。其作用相当于对氨柳酸,较链霉素为差。口服剂量每日不超过500mg,一般与异烟肼、链霉素合用。副作用较严重,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如头晕、抑郁、惊厥、癫痫样发作等。
(8)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是一种新用的老药。70年代后发现口服吸收后产生吡嗪酸,对人型结核菌有效,可杀死深藏在细胞内的顽固细菌。耐药性表现很快,一般在用药后1~3个月即可发生。与利福平、异烟肼合用可缩短疗程。副作用为对肝脏有毒性,严重时可引起急性黄色肝萎缩。常用剂量每天1。5~2。0g。
除上述药物外,还有紫霉素(viomycin),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1314)的用量为每日0。5~0。8g,分2~3次服用。氨硫脲(P-acetyl aminobenzaldebyde,thiosemica-rbazone,TB1)的每日用量为500mg, 分2次口服。卷须霉素(capromycin)。结核菌放线菌素等抗结核药物,在必要时可考虑选用。
泌尿系结核在线咨询
更多
泌尿系结核是什么病
你好,泌尿系结核其实也就是结核杆菌传染了泌尿系而引来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而伤及到泌尿系统,可以致使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前列腺结核,有些病人还会继发附睾结核、睾丸结核等。其实你到医院去仔细检查了,你可以直接进行咨询收治的医生,面对面解读就更容易认同。
1个回答
我的右侧睾丸变硬,做了磁共振检查是结核
你好,根据你的口述你患右侧睾丸结核,需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问题。一般的结核病是不需要住院的,只有在拆分其他重大疾病的时候需要有住院治疗其他合并症,睾丸结核更不需要了。需要有长期的口服药物。要及时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诊病,根据仔细检查结果再考虑治疗。并且注意控制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
1个回答
泌尿系结核能治彻底吗?
泌尿系统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临床诊断上表现出为疲劳,高烧等症状。泌尿系统结核经过积极的救治是能自愈的,当泌尿系结核再次发生的时应当遵照医嘱规范用药,实施抗结核救治,积极互相配合医生。作好自身清洁培训,多喝水,始终保持排便通畅。
2个回答
如何确定是左肾钙化
您的情况可能是肾结核钙化,或者是肾结石或者是某些退行性改变。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建议您最好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情况后再做相应的处理,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1个回答
血尿并带有血块怎么回事
你好:产生血尿的因素或病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建议你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后采取准确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个回答
肾脏大小有什么区别
肾脏大小与个体大小有关。平均成年人正常约10~12cm长;5~7cm宽;3~5cm厚。判断方法:X线平片、肾盂造影、放射性同位素肾脏扫描、肾超声波探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引起肾脏体积增大的因素或病因:与积水、新生物、代偿性增生有关。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多囊肾;某些肾肿瘤;某些急性或急进性肾炎;糖尿病及其肾病早期;代偿性肾一侧增大(发生于对侧肾萎缩或肾切除后)。引起肾脏体积缩小的因素或病因:肾脏缩小与肾实质萎缩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动脉狭窄;先天性发育不全等。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