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泌尿系结核

>

泌尿系结核的诊断

泌尿系结核的诊断

  精准的泌尿系结核诊断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患者接受直接有针对性的治疗,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现在依然有很多泌尿系结核的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关于泌尿系结核的具体诊断方法的介绍:

  泌尿系结核的诊断主要靠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并且根据尿常规、尿找抗酸杆菌等以及多种影像学方法综合应用。近些年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泌尿系结核也开始在临床应用。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和PH值是泌尿系结核诊断和随访疗效时最常用的辅助检查。肾结核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只在尿检查时发现异常。有研究显示肾结核患者镜下血尿发生率为50%,国内有研究结果发现在349 例肾结核患者中,尿常规异常者占75.1% ,脓尿占62.2%。

  结核杆菌为严格需氧细菌,生长缓慢,倍增时间为15-20小时。尿找抗酸杆菌是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结核的关键。连续3 次收集24h 或清晨第一次尿沉渣直接涂片并作抗酸染色, 方法简便,是最可信赖的辅助检查。文献报告其敏感性为22-81% 。结核杆菌培养虽然可以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但所需时间较长,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近些年用于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新方法还包括应用放射免疫法或者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核抗体,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应用结核菌特异性探针的杂交技术以及多聚酶联反应(PCR),为泌尿系结核的特异诊断提供了新途径。其中尿PCR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速的特点,作为结核杆菌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阳性率达50.0%~90.0 %。但此方法操作要求严格,标本易污染,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因此,这些检查结果还需要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相结合, 才能发挥其临床价值。

  泌尿系结核的确定性诊断除了病原学检查外,还需辅助以影像学检查;在尿中发现结核菌以后还应该通过影像学方法进一步了解结核对泌尿系统的破坏程度、肾脏的功能以及膀胱的容量等。

  B超检查诊断泌尿系结核的准确性受医生经验、病变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B超对泌尿系结核的诊断符合率从24-91%不等。肾结核病理改变的多样性导致超声表现的多样性,有学者将肾结核B超表现分为6 型,即囊肿型、积水型、积脓型、炎症萎缩型、钙化型和混合型。

  平片对泌尿系结核的诊断意义在于发现肾实质钙化,其中“自截肾”表现为肾脏广泛钙化。静脉尿路造影(IVP)在肾盂肾盏破坏,梗阻积水变形时有较大价值, 可显示上述病变,同时还能了解双肾功能。其中分离性、不均衡性肾积水是肾结核中晚期的典型IVP征象,可以区别于非结核性肾积水。分离性肾积水,表现为肾小盏、大盏重度积水, 而肾盂、输尿管不积水或仅轻度积水、扩张;不均匀性肾积水, 即肾小盏、大盏积水程度在不同部位表现严重程度不一致。上述两种肾积水形态在肾结核中发生率较高,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肾结核中晚期肾实质破坏严重,常不显影, 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可使部分肾功能差者显影。

  对静脉尿路造影显影差的肾结核患者,如无膀胱挛缩表现,仍可以试行膀胱镜下逆行插管造影,还可以同时对膀胱病变进行观察和组织活检。以往逆行插管失败的患者还可以接受肾穿刺造影,但这两种造影检查方法都为侵袭性,有诱发感染的顾虑,同时高速螺旋CT的出现,使得CT泌尿系重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逆行插管造影和肾穿刺造影,因此侵袭性尿路造影的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CT 能清楚显示肾脏的横断解剖,对肾的钙化及肾内空洞检出率高。能较准确反映双肾功能,周围受累情况,是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诊断中晚期肾结核符合率最高可达100% 。CT特征性改变: 空洞表现为低密度区, 由于纤维化的存在,空洞呈向心性排列,故其断面呈囊状“ 花瓣”状排列, 多发者围绕肾盂排列,增强扫描常可发现所谓“ 调色板”样较为特征性的改变。输尿管增粗壁厚,病变范围较广泛,也具有一定特异性。

  对肾不显影的疑难病例可行核磁水成像(MRU)检查, 可以显示: 肾实质内肾乳头破坏, 脓腔形成, 肾盏扩张程度不均, 排列紊乱,输尿管僵直, 边界不光滑或输尿管狭窄等结核特征性改变。该检查无创伤,无辐射,不需注射造影剂, 为泌尿系梗阻的定位诊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泌尿系结核的详细诊断方法介绍,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常见病处方速查手册》《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

泌尿系结核在线咨询

更多

泌尿系结核是什么病

你好,泌尿系结核其实也就是结核杆菌传染了泌尿系而引来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而伤及到泌尿系统,可以致使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前列腺结核,有些病人还会继发附睾结核、睾丸结核等。其实你到医院去仔细检查了,你可以直接进行咨询收治的医生,面对面解读就更容易认同。

1个回答

我的右侧睾丸变硬,做了磁共振检查是结核

你好,根据你的口述你患右侧睾丸结核,需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问题。一般的结核病是不需要住院的,只有在拆分其他重大疾病的时候需要有住院治疗其他合并症,睾丸结核更不需要了。需要有长期的口服药物。要及时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诊病,根据仔细检查结果再考虑治疗。并且注意控制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

1个回答

泌尿系结核能治彻底吗?

泌尿系统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临床诊断上表现出为疲劳,高烧等症状。泌尿系统结核经过积极的救治是能自愈的,当泌尿系结核再次发生的时应当遵照医嘱规范用药,实施抗结核救治,积极互相配合医生。作好自身清洁培训,多喝水,始终保持排便通畅。

2个回答

如何确定是左肾钙化

您的情况可能是肾结核钙化,或者是肾结石或者是某些退行性改变。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建议您最好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情况后再做相应的处理,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1个回答

血尿并带有血块怎么回事

你好:产生血尿的因素或病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建议你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后采取准确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个回答

肾脏大小有什么区别

肾脏大小与个体大小有关。平均成年人正常约10~12cm长;5~7cm宽;3~5cm厚。判断方法:X线平片、肾盂造影、放射性同位素肾脏扫描、肾超声波探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引起肾脏体积增大的因素或病因:与积水、新生物、代偿性增生有关。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多囊肾;某些肾肿瘤;某些急性或急进性肾炎;糖尿病及其肾病早期;代偿性肾一侧增大(发生于对侧肾萎缩或肾切除后)。引起肾脏体积缩小的因素或病因:肾脏缩小与肾实质萎缩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动脉狭窄;先天性发育不全等。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