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泌尿系结核

>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核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都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随着现在泌尿系结核越来越多的发生率,对它的治疗方案也是越来越多了,因此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很难做出选择。到底怎么治疗才是真的适合自己的呢?中医根据不同的类型对症施药,疗效快且显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

  1、中医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之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型泌尿系结核患者大多有疲乏倦怠,容易感冒,不思纳食,呕吐清水,口中尿臭,大便溏垢,小便清长,畏寒肢冷,面色华白或晦滞。舌偏淡体胖,有齿印,苔白而润,脉沉细或濡细等临床表现。中医在治泌尿系结核时应选用具有温补脾肾,化湿降浊功效的温脾汤加减(党参12克附子6克干姜9克仙灵脾9克半夏9克厚朴9克陈皮6克枳实12克姜竹茹9克制大黄9克甘草6克),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做加减。

  2、中医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之脾气虚弱

  脾气虚弱型泌尿系结核患者大多有恶心欲呕,腹胀纳差,口中黏腻无味,或口苦口干,大便干结,面色萎顿,神疲肢倦。苔厚黄腻,脉细滑数等临床表现。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中医在治泌尿系结核时应选用具有健脾化湿,和胃清热等功效的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党参12克白术12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木香6克砂仁3克黄连6克茯苓12克半夏9克陈皮6克竹茹3克枳实9克甘草6克),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做加减。

  3、中医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之脾肾阴虚

  脾肾阴虚型泌尿系结核患者大多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动则气短,口干唇燥,手足心热,或有午后潮热,大便干燥,尿少色黄,面色少华。舌红,薄黄腻苔,脉沉细带数等临床表现。中医在治泌尿系结核时应选用具有益气养阴,清化湿滞功效的知柏地黄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知母12克熟地9克生地9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9克山药15克丹皮9克黄连6克黄柏9克茯苓12克半夏9克陈皮6克竹茹3克枳实9克甘草6克),根据病情的不同可做加减。

  中医如何分型治疗泌尿系结核?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带来的完整内容了,希望能给广大患者一些有用的建议,患者在得了泌尿系结核以后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来选用较好的治疗方案,最后祝患者们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核效果好么

泌尿系结核在线咨询

更多

泌尿系结核是什么病

你好,泌尿系结核其实也就是结核杆菌传染了泌尿系而引来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而伤及到泌尿系统,可以致使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前列腺结核,有些病人还会继发附睾结核、睾丸结核等。其实你到医院去仔细检查了,你可以直接进行咨询收治的医生,面对面解读就更容易认同。

1个回答

我的右侧睾丸变硬,做了磁共振检查是结核

你好,根据你的口述你患右侧睾丸结核,需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问题。一般的结核病是不需要住院的,只有在拆分其他重大疾病的时候需要有住院治疗其他合并症,睾丸结核更不需要了。需要有长期的口服药物。要及时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诊病,根据仔细检查结果再考虑治疗。并且注意控制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

1个回答

泌尿系结核能治彻底吗?

泌尿系统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临床诊断上表现出为疲劳,高烧等症状。泌尿系统结核经过积极的救治是能自愈的,当泌尿系结核再次发生的时应当遵照医嘱规范用药,实施抗结核救治,积极互相配合医生。作好自身清洁培训,多喝水,始终保持排便通畅。

2个回答

如何确定是左肾钙化

您的情况可能是肾结核钙化,或者是肾结石或者是某些退行性改变。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建议您最好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情况后再做相应的处理,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1个回答

血尿并带有血块怎么回事

你好:产生血尿的因素或病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建议你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后采取准确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个回答

肾脏大小有什么区别

肾脏大小与个体大小有关。平均成年人正常约10~12cm长;5~7cm宽;3~5cm厚。判断方法:X线平片、肾盂造影、放射性同位素肾脏扫描、肾超声波探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引起肾脏体积增大的因素或病因:与积水、新生物、代偿性增生有关。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多囊肾;某些肾肿瘤;某些急性或急进性肾炎;糖尿病及其肾病早期;代偿性肾一侧增大(发生于对侧肾萎缩或肾切除后)。引起肾脏体积缩小的因素或病因:肾脏缩小与肾实质萎缩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动脉狭窄;先天性发育不全等。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