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病(别名:颞下颌骨关节病 英文:temporomandibular arthrosis)指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引起关节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等一组疾病的总称。颞下颌关节是全身惟一的左右联动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颞骨的颞骨关节面、下颌骨的髁突、二者之间的关节盘、关节四周的关节囊和关节韧带组成。骨关节病多见于45岁左右的成年人。
[详细]
颞下颌关节病病程迁延,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期可出现关节疼痛,这种关节疼痛与退行性改变和滑膜炎有关。张口、闭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有许多患者仅有关节杂音,骨质增生、骨赘以及伴有关节盘穿孔或破裂的患者可闻及关节弹响、摩擦音和破碎音。面下颌骨发育障碍、偏斜和畸形。关节弹响或骨破坏的摩擦音,关节运动障碍,可分为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
[详细]
颞下颌关节病以保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包括服用地西泮、乙酰水杨酸钠、止痛药和肌松弛药物。热敷、按摩以及张口训练可减轻肌与关节疼痛。牙合垫治疗应注意掌握时间,拔除阻生智齿,修复缺牙,一般戴2周后可改用夜间戴。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行手术治疗。局部理疗或热敷,口服止痛剂和抗风湿药物,颞颌关节器质性破坏、并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手术治疗。
[详细]
颞下颌关节病的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机械性损伤、生物化学与酶互相作用有关,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继发性颞下颌关节病的主要病因,如关节持续承受异常压力、咬硬物、偏侧咀嚼症、紧咬牙、外伤等,使关节表面软骨首先破坏,从而导致本病发生。牙合关系紊乱、错牙合、牙合干扰等也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病。颞下颌关节盘移动位、关节盘穿孔与颞下颌关节病亦有关。
[详细]
颞下颌关节病是口腔疾病的一种,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最高。预防本病的关键是调节生活节奏和秩序,提倡均衡膳食,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锻炼身体定期口腔检查及早治疗异常,积极治疗无效者则应高度警惕口腔及耳部的恶性肿瘤,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并防止张口过大等。
[详细]
患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病程长,关节区疼痛反复发作。下颌运动时可闻及关节杂音,张口受限,张口型偏斜。关节外侧及后区压痛,可出现面部不对称。关节X线片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髁突、关节窝以及关节结节出现退行性改变,如骨赘形成、髁突前斜面唇状增生、骨质硬化、囊性变以及髁突及关节窝磨平等。关节造影或磁共振可见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穿孔、破裂等改变
[详细]
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护理,手术后蛋白质的流失加速,应多选择高生理价值的蛋白质食物,例如牛奶(脱脂或低脂牛奶)、蛋、瘦肉、鱼、家禽类(去皮)等来补充营养。素食者可以选用黄豆及其制品来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为加速伤口的愈合、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可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水果、深绿色及黄红色蔬菜,如柑橘类、柠檬、蕃茄等。
[详细]
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平时应注意张口不宜过大,必要时可戴特别的弹性帽加以限制,弹性帽还可以限制不自主的大张口动作,如打哈欠、大笑等。吃饭时食品可撕成小块,直径不宜超过2cm,吃水果时可切成片状食用。注意面部保暖,在寒冷刺激后不宜作突然的咀嚼运动,以防关节肌肉、韧带损伤,要先用毛巾热敷,或用手将两侧关节部位,咬肌区搓热后再开始咀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