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属妇科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种,多以慢性盆腔炎较为常见。盆腔炎的较好时间是在月经期治疗为佳,因月经期整个盆腔充血,随血流分布于盆腔的药物量较平时增多,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等处,从而提高疗效。盆腔炎疾病是近年来比较多发的妇科炎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当,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孕不育的危险,因此我们越早诊断出该疾病,及时的给予治疗,是避免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的重要因素。
诊断标准
1、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黏稠,甚至像面糊状,均匀一致,但不是脓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2、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别高,故呈鱼腥味,性交时或活动后,往往因促进胺释放而使气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氢氧化钾后也可释出胺味。
3、阴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围5.0-5.5,而正常人为4.5-4.7。
4、阴道分泌物的湿涂片中可检出经线索细胞。
诊断方法
1、非特异性盆腔炎取分泌物作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可找到常见的病原菌,而无霉菌或滴虫存在。
2、霉菌性盆腔炎取分泌物作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氏阳性浓染的卵圆形孢子,或可见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接成链状或分枝状。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霉菌培养检查。
3、滴虫性盆腔炎取分泌物,与已滴在玻璃片上的少量温生理盐水调、镜检。可见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如果特殊的病例查不到滴虫的,可改用培养法检查,检查结果准确度高。
4、老年性盆腔炎的分泌物检查应与滴虫性、霉菌性盆腔炎相区别。注意宫颈,子宫体大小及其形态、出血来源与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必要时作宫颈或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以排除子宫癌的可能。
辅助检查
1、血培养加药敏: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
2、血常规:了解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变化,可判断病情轻重。
3、超声显像:根据探察结果,盆腔有否积液及炎性包块或脓肿,以指导治疗。
4、阴拭子加药敏:阴道或宫颈管分泌物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可针对性选用抗菌素,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盆腔炎患者可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类的食物有绿 豆、东瓜、扁豆、马齿苋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的食品,如山楂、桃仁、果丹皮、橘核、橘皮、玫瑰花 、金橘等,也应该多吃,此外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猪肉、鸭、鹅和鹌鹑等也是很重要的。
盆腔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
急性盆腔炎的典型症状是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是持续性的活动或者性交以后加重。如果病情严重,可以伴有汗站,高热,头痛,食欲缺乏等。月经期发病的可以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如果盆腔炎包裹形...
1个回答
盆腔炎宫颈炎等症状
宫颈炎的症状是千奇百怪的,往往白带分泌物不断增多,同时除了可能会有接触性的破皮,白带里面含有血丝等诸多方面的症状。盆腔炎的症状往往考量可能会是小腹往下坠感,腰骶部酸痛以及牵拉感,每个人的临床诊断症状各...
1个回答
艾叶治疗盆腔炎
盆腔炎对身体的影响很大,会造成腹部的胀痛,严重的会引起不孕的后果,所以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艾叶是一种中草药,对于一些妇科疾病是很有好处的,比如说盆腔炎、尿道感染、阴道炎、以及宫寒不孕等等,艾叶还能够调理...
1个回答
如何治疗慢性盆腔炎和宫颈囊肿
慢性盆腔炎和宫颈囊肿的治疗,主要以应用药物为主,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头孢西丁钠,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等,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此外在用药期间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日常生活...
1个回答
盆腔炎子宫附件炎的症状有哪些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它的主要症状有: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如果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的,可有月...
1个回答
盆腔炎 慢性宫颈炎怎么治疗方法
慢性宫颈炎和盆腔炎都是女性经常会出现的妇科疾病。宫颈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或者宫颈疼痛等。而盆腔炎则会直接体现为整个小腹处的坠胀与疼痛。两种疾病的治疗都应当以针对性消炎为主。如果存在细菌感染...
1个回答
盆腔炎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时候,我们尽量要做到及时治疗,彻底治愈,防止急性的炎症转为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这样症状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另外,要注意性生活的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经期或者是有阴道出血时尽量避...
1个回答
治疗盆腔炎注意什么
盆腔炎的治疗需要注意清洁,接触了带有病菌的物品,或者平时不注意清洁,都有可能导致盆腔炎病情反复。不过太爱干净也不行。有些女性经常自行冲洗阴道,或是喜欢长时间的盆浴,反而给病菌以可乘之机。正常情况下,分...
1个回答
盆腔炎什么细菌引起
盆腔炎的主要原因是经期不注意卫生,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妇科手术后感染。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可能会引起术后感染。三个邻近器官的炎症传播。盆腔炎主要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