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过去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得到救治,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近代生物医学工程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932年美国的胸外科医生Hyman发明了第一台由发条驱动的电脉冲发生器,借助两支导针穿刺心房可使停跳的心脏复跳,他命名为人工心脏起搏器(Artificial Pacemaker),从而开创了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的伟大时代。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发展
起搏器真正用于临床是在1952年。美国医生Zoll用体外起搏器,经过胸腔刺激心脏进行人工起搏,抢救了两名濒临死亡的心脏传导阻滞病人,从而推动了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和发展。1958年瑞典Elmgrist,1960年美国Greatbatch分别发明和临床应用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从此起搏器进入了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时代,朝着长寿命、高可靠性、轻量化、小型化和功能完善的方向发展。
早期的起搏器是固有频率型(或非同步型),只能抢救和治疗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对间歇性心动过缓不适用,不能与患者自身心律同步,会发生竞争心律而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为此,20世纪60年代中期先后出现了同步型起搏器,其中房同步触发型(VAT型)起搏器是专门用于房室传导阻滞,而心室按需型(VVI)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心脏起搏器。为了使心脏起搏器与心脏自身的起搏功能相接近[1][3],7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更符合房室顺序起搏的双腔起搏器(DVI),和能治疗各种心动过缓的全能型起搏器(DDD)。至此,起搏器的基本治疗功能已开发完全。
到了20世纪80年代,起搏器除了轻量化、小型化的改进外,还出现了程控和遥测的功能,利用体外程控器(Programmer)可对植入体内的起搏器进行起搏模式、频率、幅度、脉宽、感知灵敏度、不应期、A―V延迟等参数的程控调节;还可对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将工作参数、电池消耗、心肌阻抗、病人资料乃至心腔内心电图,由起搏器发送至体外程控器中的遥测接收器进行显示[3]。90年代,起搏器又在抗心动过速和发展更适应人体活动生理变化方面取得了进展,出现了抗心动过速起搏和频率自适应起搏器(DDDR),使人工心脏起搏器成为对付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出现了性能更高的双心室/双心房同步三腔起搏器,以及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在线咨询
更多
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该注意什么
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应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吃太多;其次,患者应当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情绪,留意心理平衡,保证充足的深度睡眠;然后习惯每天早上测定和记录自己的脉搏;如果有什么大的异常,应当及时去看医生;最后,不要逼近高压仪器、大型电机、发电机、电台天线、强磁场仪器等。
1个回答
起搏器植入指南是什么?
起搏器植入的话,尽量还是要尽早的做,这样的救治比较好,一般在手术的24小时之内尽量的采用平卧位,要增加活动量,在刚植入起搏器的第1周时间内,植入的手臂不要高举过头或者是踏入许多剧烈的运动,在1~2个月之后才可以实施许多稍微剧烈许多的运动。
1个回答
心跳及早搏如何缓解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属于心脏病有关,有早搏一般可以服用麝香保心丸调理,或服用炙甘草汤调理。
1个回答
起搏器怎么安装
你好属于心脏病引起的,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可以上医院介入治疗,按起搏器,起搏器植入对患者们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现自身的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多重视饮食问题,以清淡食物为主,希望起搏器植入患者能得到专业治疗。
3个回答
心电图完全右束之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一过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忌辛辣油腻烟酒,低脂低盐饮食进食不易过饱。药物常规药物片,肠溶常规药物片,麝香保心丸。,起搏器植入对患者们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现自身的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多重视自身护理工作,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刺激食物,希望起搏器植入患者能得到专业治疗。
3个回答
脸上长毛怎么处理
考虑是皮脂腺旺盛导致的。建议多喝水,少食油腻,,首先您要保持良好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起搏器植入对患者们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现自身的症状,就要及时就医诊治,同时多重视自身护理工作,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刺激食物,希望起搏器植入患者能得到专业治疗。
3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