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亲子鉴定

>

做个人亲子鉴定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做个人亲子鉴定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家庭和睦是每个人的希望,一旦夫妻感情破裂要求离婚,就会有人怀疑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从而要求做亲子鉴定一定安心,那么做个人亲子鉴定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相关部门给出了最为详细的答案,您不妨往下看看。

  怎样做个人亲子鉴定?

  一、要求进行个人亲子鉴定的条件

  是否做DNA亲子鉴定或个体及家族基因图谱完全由您个人决定,不需要经其他任何有关部门同意。但如果涉及刑事或民事案件,需要具司法效力的司法鉴定报告,按照国家相应的司法程序,您必须出具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或律师事务所的委托书。

  二、个人亲子鉴定的准备工作

  资料准备:

  (1)被鉴定人的身份证(或工作证)、结婚(离婚)证明、孩子出生证(或户口)等证明身份及其相互关系的证件;

  (2)如系公检法机关委托的鉴定,出具由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或律师事务所签发的亲子鉴定委托书,注明父母和孩子的姓名、地址、身份证以及申请原因等。

  人员准备:

  (1)被鉴定人应由母-子-可疑父亲或父母-子组成,只要求父子或母子二人鉴定者一般要求说明鉴定理由;

  (2)成年被鉴定人均应自愿同意鉴定,14岁以上的青少年应适当征求其对鉴定的意见;

  (3)被鉴定人应了解自己或近亲属有无遗传病史,为鉴定提供参考(有遗传病史的易于基因变异);

  (4)被鉴定子女年龄一般在半岁以上为好。

  按照司法鉴定的有关规定,一家三口往往要抽取一定数量的血液。一般1-2毫升,理论上一滴血即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取口腔脱落细胞、毛发、胚胎等组织为检材。司法亲子鉴定的费用一般是4000--5000元人民币(各鉴定机构收费有差异)。

  三、个人亲子鉴定的程序总结如下:

  1、委托单位(人)填写委托书。委托单位包括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和律师事务所。

  2、自愿提供被鉴定人的身份证、出生证,留下复印件。

  3、被鉴定人自愿照像。

  4、抽取被鉴定人的血样。

  5、将标本送交专业技术人员,并签收。

  温馨提示:不管亲子鉴定是为了肯定亲子关系还是否定亲子关系,这都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判断方法,希望家长能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孩子沟通后,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使暴力,以免给孩子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亲子鉴定在线咨询

更多

亲子鉴定怎么做假?

做亲子鉴定需要有提供被鉴定人的检材,一般如含有毛囊的头发,指甲,血液,皮肤组织,唾液等等,检验机关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般是绝不会提供假检验结果的,除非拥有着违章操作,可能会再次出现假的检验结果。亲子...

1个回答

亲子鉴定基因相似度多少有血缘关系?

你好,DNA亲子鉴定一般是检验21个基因座位点可以直接定性亲子关系。亲权指数必须超越99.95%或99.95%以上,才鼓励两者之间拥有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于个家庭来说非常的重要,这直接关系到个家庭如何...

1个回答

胎儿无创亲子鉴定准么?

你好,胎儿无创亲子鉴定结果是非常准确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有留意,做无创亲子鉴定也是需要有做羊水穿刺仔细检查的,这个羊水穿刺有一定风险,如果不是由于特别的原因。量的防止在孕期做羊水穿刺,不然有可能会因此影...

1个回答

亲子鉴定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你好,亲子鉴定其实在怀上期间就可以实施的,一般来说怀上5个月以后通过羊水穿刺,实施DNA的仔细检查可以确认如何父子关系。但是羊水穿刺仔细检查有一定风险性。孩子到底是谁的其实女性心里是最清楚的。女人如果...

1个回答

亲子鉴定多久可以做?

你好,做胎儿亲子鉴定一般是怀上后三个月就可以做,这一般是需要有提取羊水做,但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引来小产和早产等,也可以产后抽血实施仔细检查,但是不管动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到正规的有资质的部门实施仔...

1个回答

亲子鉴定近亲干扰?

首先来说,你要明白,实施这种亲子鉴定的话,那么要看几下你做的具体的这个仔细检查,因为本身来说是做基因方面的检验,那么基因的话就要看几下取有多少个点,一般来说取的点越多的话,那么相对来说如果是重叠的话,...

1个回答

怎么查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仔细检查,可以用带毛囊的头发做样本,或者是直接去抽血化验,就是大人和孩子都需要有采血的。亲子鉴定就是查双方是否是亲子关系,想要做亲子鉴定的话,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或者专业的亲子鉴定机构都能做。...

1个回答

胎儿几个月可以做亲子鉴定呢?

亲子鉴定仔细检查可以通过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的方法实施。无创dna这种方法简单,是提取孕妇静脉的外周血,而实施的一种仔细检查,在怀上12周可以仔细检查。仔细检查的时候夫妻双方都要去医院,然后采用标本...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