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证实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着母婴间传播,且母婴传播在乙肝的传播途径中具重要意义,新生儿可经宫内及围产期的垂直传播感染乙型肝炎,也可出生以后通过水平传播途径从母亲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另外,目前认为母亲HBsAg阴性而父亲HBsAg阳性的胎儿有可能通过父婴垂直传播的途径感染HBV。在我国患乙肝或携带 HBsAg 阳性母亲的婴儿,1年内HBV感染率为51.5%一55.3%,因此,切断该途径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如何做母婴阻断,使该途径的传播率降至最低,是目前不断研究的热点。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母婴垂直传播的机制。
1. 宫内传播:HBV 宫内感染率为13%-14%。HB V通过胎盘屏障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为胎盘屏障受损或通透性改变引起母血渗漏造成。HBV宫内感染可能有两条途径(1)血源性:由于先兆早产等引起的胎盘血管的破损,使含有高水平HBV的母血直接进人胎儿循环造成感染;(2)细胞源性:HBV首先感染孕妇的蜕膜细胞,然后通过“细胞转移”,最后使胎儿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感染引起胎儿宫内传播。
2. 产时传播:分娩期感染HBV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约占40%60%。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了含有HBV的母血、羊水和产道分泌物等,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使胎盘绒毛血管破裂,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有研究认为:HBV阳性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的几率与产程长短关系密切,而剖宫产胎儿不经过产道,可避免或减少与母亲的液体接触,减少感染机会,术后产妇还没有进入产程,因此宫痛强度较弱、时间较短或没有宫痛。减少了由于胎盘血管破裂而引起母体血液进入胎儿血循环,但也有研究表明,剖宫产的预防作用不大,且术中出血多,婴儿暴露于大量被感染的母血中,故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的HBV感染率。
3. 产后传播:产后新生儿HBV 感染与母亲的感染性密切相关,HBV标志物阳性母亲的血液、羊水、分泌物及初乳中均有较高的HBV-DNA检出率,大多数产后感染是由含HBV的母乳或唾液等体液中获得。目前对HBsAg(+)或HBsAg及HBeAg双阳性者是否母乳喂养尚有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学者认为母亲血中HBV-DNA阳性时不宜哺乳.
了解了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病机制,就应该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使得传播率尽可能降至最低。下面介绍目前适于母婴阻断的措施及效果。
1.建立完善的围产期保健制度:对 HBV感染的孕妇进行筛查、管理和监测,并对新生儿进行检测和随访,以确定是否为胎儿感染。肝炎病毒能否致胎儿畸形尚无定论,然而有先天愚型发生率增高的报道,早孕妇女HBsAg滴度高和HBeAg阳性者以终止妊娠为好。HBV感 染 孕妇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淋浴,停止母乳喂养与母亲隔离4周。
2. 免疫预防
(1) 被动免疫(HBIG注射) :孕20周后胎盘有主动从母体传输IgG型抗体给胎儿的功能。目前认为孕妇产前多次注射HBIG后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而且也降低了孕妇血HBsAg滴度,注射HBIG在分娩前后的随访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2)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①被动免疫(HBIG注射),HBIG为高效抗HBV免疫球蛋白,它可中和进人体内的病毒,避免和减少HBsAg慢性携带者的发生,并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断输血后的HBV感染,HBIG使用越早越好,可在出生后立即肌注l毫升,HBeAg阳性者于出生后立即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l毫升,一般在12个月内有一定保护力。②主动免疫与主动免疫加被动免疫:经乙肝疫苗注射后,约有95%的人有HBsAg的保护性抗体(抗-HBs)。新生儿对乙肝疫苗也有足够的抗体效应。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需在出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不少研究提示,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主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多数学者主张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既可使新生儿产后获得即刻的被动免疫,又可使婴儿随后获得主动免疫产生的抗一HBs。持续保护,但免疫预防只对产时和产后母婴传播效果好,对宫内感染不理想。
3.抗病毒药物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降低母血中的病毒水平是减少HBV母婴传播的关键,目前临床应用的抗-HBV治疗药物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干扰素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对ALT水平正常者应答率低,治疗副作用多,对胎儿的影响也不清楚等原因,目前还没有关于孕期应用干扰素抗病毒降低母婴传播率的报道。拉米夫定能明显抑制DNA的复制,快速降低血清HBV-DNA,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即怀孕最后一个月给予拉米夫定对胎儿是安全的,并能提高主、被动联合免疫对高病毒血症孕妇的有效性,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也有关于拉米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失败的报告。
4.关于剖宫产问题:虽然剖宫产可避免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吸入被感染的产道分泌物,但研究发现剖宫产的预防作用不大,且术中出血多,婴儿暴露于大量被感染的母血中,故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的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母亲慢性HBV感染不应作为剖宫产的指征,尤其对于HBeAg和HBV-DNA均阴性的HBsAg携带母亲而言。
综上所述,我们介绍了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病机制,尽管仍有一些机制不能完全明确,但由此看出,母婴传播在乙型肝炎的传播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尽管我们采取了一些阻断措施,仍然不能100%进行完全阻断,主要是宫内感染成为HBV母婴传播预防的难点。相关的研究仍将继续。
妊娠合并肝炎在线咨询
更多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稳妥?
目前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多采用下述措施:(1)休息、保肝鼓励疗法。常用维生素和联合维生素,(2)在孕晚期须增强胎动计数等自我看护。有早产先兆者需及早住院治疗,相衔接无激惹实验及B超等指标看护,注意延长第三产程、预防工作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3)临产后已缓解者可哺乳,如急性期则严令禁止哺乳,可防止母婴横向散播,且有利于母体康复。如果目前您还没有去做仔细检查,建议您尽快去正规的医院理解仔细检查救治。
1个回答
妊娠合并肝炎要怎么办?
怀上期间拆分有肝炎的话,一般是要守护肝细胞,一般可以采取口服守护肝细胞的药物来实施治疗,要密切仔细观察可有再次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同时还要留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来补充人体内的维生素,同时还要留意多吃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
2个回答
请问孕妇可以吃蜂蜜吗
蜂蜜的好处蜂蜜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眠,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作用。蜂蜜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贫血、妊娠合并肝炎等疾病。还能有效地预防便秘及痔疮出血。患有高血压的准妈妈,每天早、晚各饮1杯蜂蜜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蜂蜜中的钾进人人体后有排钠的作用,可维持血中电解质平衡;对于有胃肠道溃疡的准妈妈来说,蜂蜜是良好的营养品,能增强体质。此外,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中富含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是益脑增智、美发护肤的要素。怎样喝蜂蜜更健康?准妈妈可以喝适量的蜂蜜,但每天不宜超过一大勺。准妈妈可以在睡前喝一杯蜂蜜水,这样能够治疗多梦易醒、睡眠不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安睡。准妈妈在选择蜂蜜时,一定要选择蜂蜜表面有微小气泡的蜂蜜,因为那是活性生物酶不断运动所产生的,吃这种蜜对人身体才最好。还有,蜂蜜之所以能改善便秘是因为其中的活性生物酶成份起的作用。所以,准妈妈要喝蜂蜜时要用45度以下的温水冲,这样可以保持蜂蜜中的营养和活性不被破坏。我还要强调一点,准妈妈不能吃蜂王浆。因为蜂王浆中的激素会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干扰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蜂蜜糯米藕我再给准妈妈推荐一道蜂蜜美食。第一,将鲜藕洗净,切下藕节一端留用。第二,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2个小时后,捞起沥干水分,然后将糯米灌入藕孔中压实,灌满后盖回藕节,用牙签固定。第三,将灌入糯米的鲜藕放入蒸锅,蒸至糯米藕熟。最后,熟糯米藕晾凉后切片,淋上桂花糖和蜂蜜就可以了。这道美食对准妈妈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糯米给准妈妈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鲜藕有养胃滋阴的功效;蜂蜜有润肠的作用,可缓解孕早期便秘的症状。此外,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了。
1个回答
请问月经不正常怎么治疗
你好,根据你的问题描述,月经推迟七天属于正常的现象,你可以在推迟十天之后使用验孕试纸自查一下,如果期间来的月经表示没有怀孕。你也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就确定了。
1个回答
请问乙肝患者可以怀孕吗
您好!乙肝孕妇在怀孕的第7、8、9月分别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100~200国际单位),以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宫内传播。乙肝患者所生子女要格外注意,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要及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的2、3、5月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有效防止感染乙肝病毒。对于慢性活动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由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
2个回答
请问怀孕可以吃蜂蜜吗
怀孕期间可以适量吃蜂蜜没有绝对的禁忌指导意见:蜂蜜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如果有便秘的症状可以服用蜂蜜改善通便
2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