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妊娠糖尿病

>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专家广大患者解析:所谓的治疗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医院及时观测我的血糖值情况,调整为我注射胰岛素最合适的量。住院之后,就是大量的检查,抽血、验尿、测体温、量血压、听胎心音、心电图、二维彩超等等,还有就是一天七次的扎手指头测血糖值,其中三天我还在右手臂上绑了个动态血糖监测仪,二十四小时监测我的血糖变化情况,并由此测到我的血糖值在餐后较高,而夜间偏低的情况。最后就是开始注射胰岛素,先予少量注射,配合血糖值测验,逐渐加量,直到血糖值控制平稳。当然这其中还需饮食方面的配合,这是最麻烦的,吃多了血糖高,吃少了营养不够而且第二天的验尿会出现酮体,总之很操心,每天就象个孩子似的等待单元考试的成绩,忐忑不安,就怕值高了。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运用于国际White分类B组以上的妊娠期糖尿病, 其使用指征为FBG>6.6mmol/L。一般妊娠早期胰岛素需要量较妊娠前约减少1/3, 妊娠中期胰岛素需要量逐渐增多,到妊娠后期用量可较妊娠前增加2/3以上。胰岛素剂型可用短效中效或短长效混合注射,每天分2-3次注射。控制指标为:FBG〈5.5mmol/L(孕期正常值为3.3-4.4mmol/L),尿糖<“+”,无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妊娠期间尽可能避免使用一切口服降糖药。

  分娩期胰岛素使用:分娩日早晨用产前胰岛素的1/3-1/2,同时适量进餐或静脉滴注5-10 %葡萄糖溶液,每小时10-20克,使产妇的血糖保持稳定,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前3-7天停用长效胰岛素。

  术中和术后必须随时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并调整糖和胰岛素的比例。术中可采用葡萄糖与普通胰岛素同时均匀滴注,病情轻者以糖和胰岛素5-8克与1单位的比例滴入,病重者可以2-5克与1单位的比例。术中一般补充葡萄糖70-100克。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后,胰岛素剂量可减少到产前的1/2或1 /3量,使尿糖保持在“+”-“++”为宜。一般需3-6 周才能恢复到妊娠前剂量。

妊娠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妊娠糖尿病不应该吃什么

妊娠糖尿病应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例如蛋糕、饮料、冰淇淋、糖果等;避免食用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土豆、红薯、小麦等;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肝脏等;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例如腊肉、咸鸭蛋、咸菜等。平时可以适当的吃含糖量低的蔬菜和水果,例如木瓜、番石榴、柚子、芹菜、西红柿等,适当的进行运动,多饮水,勤排尿,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平时吃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主食至少保证三两以上,低于三两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孕早期基本不做特殊要求,可以增加豆制品的摄入,肉食方面选择脂肪低的鱼、虾、鸡肉及牛羊肉等,同样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柚子、猕猴桃等。食用需要限制量,可以少食多餐。饮食力求均衡营养,尽量丰富多样,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的同时控制好血糖。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要如何护理

糖尿病的护理是对血糖的监测,另外可能需要加强运动。孕妇最好的运动仍然是慢慢的,所以走路超过半个小时到超过一个小时才能加强运动。这对改善血糖是一个重要的缓解,因为运动后肌肉的糖分增加,糖的位置增加,餐后血糖也更易于控制。可以采取少量多餐,控制各种含糖量高的食物水果等。草莓、苹果和猕猴桃应优先选用。要注意活动,不可久坐不动。运动方面不主张剧烈运动。运动量要因人而异。注意劳逸结合。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是怎样的

如果有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对胎儿来说,都会有诸多不良影响,比如对孕妇来说,易发生妊娠中毒症、高血压、泌尿道感染等等,在生产多年以后也可能出现2型糖尿病。对胎儿来说,可能出现巨大儿,还可以出现流产、胎死宫内,新生儿围产期的时候,死亡率会增加,还有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等等,都是糖尿病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妊娠糖尿病,要及时筛查、及时治疗,防止这些危害。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孕期泌尿系感染等,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使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控制在正常值内,以保证充足健康的发育。由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一般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不可以口服降糖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患者怎么饮食较好

妊娠糖尿病容易影响胎儿发育、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控制饮食是最基本的疗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吃新鲜蔬菜,比如苦菊、洋葱、菠菜、芹菜等,忌辛辣、油炸、甜腻、腌制食物;2、主食以荞麦、燕麦等杂粮为主,每次7-8分饱,避免暴饮暴食;3、尽量少吃带馅的食物,比如水饺、馄饨、菜饼等,少喝稀饭,多喝白开水、菊花茶等。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