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妊娠糖尿病

>

一例妊娠期糖尿病中毒的案例

一例妊娠期糖尿病中毒的案例

  前几天在家休病假,心里一直惦记一个孕妇,觉得她应该来产检,而我因病不能出诊,不知道她的产检结果如何。上班后就立即问助手关于这个孕妇的情况。助手看着我吞吞吐吐说:“她的孩子胎死宫内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孕妇,曾经怀孕过染色体异常的孩子,这次怀孕从一开始就一直流血,卧床保胎、住院保胎,用了无数的保胎药物也不能止血。后来,到了我们这里发现是子宫畸形,所以,我们让她停用保胎药,流血也不用担心。话虽然这样说,她还是很怕。早孕期几乎每周都来检查(正常是4周一次检查)。可能是用了大量保胎药的缘故,早孕期筛查又发现唐氏高风险(NT正常,但血液检查异常!),考虑她用了接近2个月的保胎药,又一直阴道流血,如果做绒毛穿刺,她会更担心。于是我建议她不用担心高风险问题,等孕中期检查完再看。16周检查时还是高风险(还是抽血检查异常),无奈,我给她做了羊水穿刺,结果是正常的。她的阴道流血也停止了。接下来是她比较快乐的日子,孩子开始踢她,向她问候。我也分享着她的喜悦。6个月做糖尿病筛查也是正常的,就在我等待她下一次产检时,听到了这个噩耗。

  出事的前2天,她开始手脚发软,出冷汗,逐渐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到不能进食。可她固执的坚持着不去医院,希望等到产检再看。直到开始出现虚脱,急诊送到医院后,发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发现孩子已经走了。

  这个病例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导致胎死宫内的案例。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好转越来越高,尤其是孕妇怀孕后,盲目的增加营养,导致发病率更高。而很多孕妇对此并不以为然,拒绝检查或者忽视检查,甚至发现糖尿病后拒绝治疗,这些做法实在是拿胎儿的生命开玩笑。尽管是认真产检的孕妇(如本案例),血糖也可能突然发生变化,如不及时就诊,也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关于妊娠糖尿病,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如果家庭中有糖尿病病人,孕妇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以引起重视并尽早和经常做血糖检查。我们的案例中孕妇妈妈和姐姐都是糖尿病患者,但没有告知医生糖尿病家族史,导致没有引起重视去做经常性血糖检测。尽管按期做了一次血糖检测,可惜没有发现糖尿病而导致监护上的忽视。

  2、孕妇不应盲目增加太多营养,现在大部分孕妇不是营养不足而是营养过剩,导致体重增加过快,糖代谢负担过重!应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饮食。尤其是早孕期,很多孕妇以为妊娠反应会影响胎儿生长,所以一旦停止呕吐就开始填鸭,其实,早孕期,孕妇的饮食对胚胎发育没有影响,孕中期才开始。早孕期应坚持正常饮食,孕中期开始调整饮食结构和量。否则,糖尿病的危险大大增加。

  3、发现糖代谢异常,并不一定就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医学上称为”糖耐量异常“。这种情况多数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缓解。我产检的孕妇,很多有这种情况,我会首先让孕妇一边“学吃饭”一边测血糖,学会”吃饭“,很多孕妇血糖就会恢复正常。

  4、很多孕妇诊断糖尿病后,不愿意使用胰岛素,这是错误的想法。胰岛素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也不会“成瘾”,只要血糖控制好,随时可以停用。所以,一旦通过饮食调整无法控制血糖,就应该理智的配合医生接受胰岛素。这样才能避免不好的妊娠结局。

  5、妊娠30周,尤其是32周后,糖尿病孕妇应该更应该注意饮食,不能饮食不定时定量,导致血糖不稳定,而且不能偷吃。否则很容易出现血糖的忽高忽低,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导致胎儿死亡。

  希望准妈妈妈能够理智的增加营养!真的不希望这样的案例再次发生!

妊娠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妊娠糖尿病什么引起的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1、高龄妊娠是公认的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越高。2、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者,会增加患妊娠糖尿病的几率。3、孕期体重增加过快,也会导致患病风险。4、饮食不合...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要如何护理

糖尿病的护理是对血糖的监测,另外可能需要加强运动。孕妇较好的运动仍然是慢慢的,所以走路超过半个小时到超过一个小时才能加强运动。这对改善血糖是一个重要的缓解,因为运动后肌肉的糖分增加,糖的位置增加,餐后...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是怎样的

如果有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对胎儿来说,都会有诸多不良影响,比如对孕妇来说,易发生妊娠中毒症、高血压、泌尿道感染等等,在生产多年以后也可能出现2型糖尿病。对胎儿来说,可能出现巨大儿,还可以出现流产、胎死...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孕期泌尿系感染等,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使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都控制...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有什么具体的表现

绝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没有明确的症状,大部分病人是通过在怀孕期间做糖尿病筛查诊断出的结果,少部分病人有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有时候会吃饭吃的很多。总有很多小便,以及体重减轻这些,但是因为孕妇她在怀孕期...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的饮食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将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建议吃血糖指数低、高膳食纤维的食物。此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实行少量多餐,每日将三餐分为5~6次,根据母亲体重及血糖水平调整...

1个回答

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怎么样治好

建议您可以用中药治疗一下可以用养阴的药物治疗比如说麦冬天冬石斛西洋参,每天用紫灵芝煮水喝,适当的消化微量元素硒、铬,蛋、花生、麦芽、肝脏、大蒜、蘑菇,西药治疗的话可以决定格列齐特,拜糖平或者是胰岛素。...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怀孕期间有多饮、多食、多尿或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孕妇体重超过90千克,且这次怀孕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应高度怀疑合并糖尿病的可能。对有糖尿病家族史,不明原...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要加强检查,从开始怀孕要每周检查一次到第10周左右,妊娠中期要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后期每一周检查一次,主要是检测血糖值,并注意观察血压、水肿、尿蛋白的情况。饮食上避免糖类食物的摄入,比如馒...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好治疗吗

孕期糖尿病能够治好的,因为孕期出现的血糖升高,一般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孕期营养过剩等相关因素有关。若在怀孕期间能够严格控制饮食,均衡营养,是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但是孕期糖尿病再次发生糖尿病的机...

1个回答

出现妊娠糖尿病怎么办较好

妊娠期糖尿病,多数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也可能在怀孕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没有被确诊。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以后,要根据具体的血糖情况来确定如何治疗。如果是血糖轻度升高,可以先短期通过饮食管理来调整...

1个回答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预防

孕妇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血糖,以便能顺利分娩是孕期饮食管理的重点。而这关键之一便是饮食要均衡。饮食如何均衡有以下几点原则:1)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 妊娠初期不需要特别增加热量,妊娠中、后期每天每公斤体重按...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昆明白哪个好复美棒,昆明复美白斑医院是正规医院吗 青岛那家医院看白癜风好,青岛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青岛哪家专业治白癜风,青岛哪家专业治白癜风好 看白癜风无锡好的医院,看白癜风无锡好的医院是哪家 曲靖白癜风好的治疗医院,曲靖白癜风好的治疗医院有哪些 昆明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昆明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青岛治疗白癜风的价格;青岛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昆明白癜风手术费用;昆明白癜风手术费用多少 青岛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治疗白癜风青岛哪家医院好 青岛白癜风的治疗价格;青岛白癜风的治疗价格是多少 青岛看创伤性白癜风多少钱;白癜风青岛哪个医院好 昆明治疗白癜风费用高不;昆明治疗白癜风费用高不高 昆明白癜风医院需要多少钱,白癜风昆明医院哪儿较好 红河白癜风专科医院(红河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 青岛白癜风的治疗多少钱(青岛白癜风哪治的好) 青岛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青岛白癜风治疗哪家强) 青岛市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青岛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医院文山有哪些专业医院(文山较好皮肤医院在哪里) 青岛白癜风治疗的价格是多少(青岛白癜风治疗的价格是多少钱) 青岛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好,青岛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梅州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流程详解) 中山市亲子鉴定中心全览(附2025年最新鉴定指南) 东莞市优秀DNA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最新鉴定指南) 惠州市亲子鉴定中心全览(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汕尾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2025年流程详解) 珠海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鉴定流程精解) 肇庆市正规DNA鉴定所地址汇总(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江门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潮州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流程详解) 阳江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鉴定类型全解析) 韶关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最新鉴定指南) 珠海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汕头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最新鉴定指南) 湛江市正规DNA鉴定所地址汇总(附2025年流程详解) 深圳市正规DNA鉴定所地址汇总(附2025年流程详解) 中山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东莞市亲子鉴定中心全览(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湛江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深圳市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附2025年收费与服务详情) 揭阳市亲子鉴定机构地址速查(附2025年最新鉴定指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