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是单一囊肿,医生多半会采用针刺吸液法,就是利用针把水抽出来。此外,症状较明显的病人还可以服用利尿剂、止痛剂、荷尔蒙药物或口服避孕药,以减轻囊肿所带来的不适。
1.手术治疗
单纯的囊肿多数需手术诊治,但手术前要排除恶变的可能,以确定手术范围。
2.中医治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中医治疗以和胃化痰、舒肝理气为治疗原则,来改善疾病带来的乳房肿块症状以及其他不适体征。乳腺囊肿是由于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所致,可分为肝郁脾虚型和冲任失调型两类。
(1)肝郁脾虚型
主证:乳腺肿块,球型,光滑活动,可有疼痛,胸胁满闷,食少纳呆,舌体稍胖,苔白微腻,脉弦,脾脉弱。
治疗:疏肝行气,健脾渗湿。获等15g,党参6g,青皮15g,苍术10g,慧该仁20g,厚朴12g,当归6g,积壳12g,白术15g,炒扁豆20g,木瓜12g,浙贝12g,甘草6g,丝瓜络15g,炒麦芽60g。
针刺:平补平泻,选用肝俞、阴陵泉、足三里、擅中、脾俞、肾俞等穴。每周四次,每次留针30分钟,其中10分钟行针一次治疗乳腺囊肿。
(2)冲任失调型
主证:肿块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经前作胀变硬,经后变软,月经期、量、色、质有不正常,腰膝酸软,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少,脉细。
治法:调理冲任。方剂:首乌地黄汤加减。何首乌10g,熟地12g,山药15g,拘祀15g,生山植12g,山茱黄12g,白芍12g,获等15g,积壳12g,炒麦芽60g,浙贝12g,获术9g,川芍9g。
针刺:补法为主,选用四满、三阴交、肝俞、肾俞、足三里、太冲、肩井、阴陵泉等穴。每次3一4组穴,留针3分钟,每周四次。
3.食物疗法
食物疗法也可以治疗乳腺囊肿。但饮食仅对病情有辅助作用,科学的饮食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海带2-3尺许,豆腐1块,乳腺囊肿患者煮沸汤饮食之。佐料按常规加入,可加食醋少许。
(2)黑芝麻10-15克,核桃仁5枚,乳腺囊肿患者蜂蜜1-2匙冲食之。
(3)天合红枣茶,天门冬15克,合欢花8克,红枣五枚,乳腺囊肿患者泡茶食之,加蜂蜜少许。
(4)山楂桔饼茶:生山楂10克,桔饼7枚沸水泡之,待茶沸热时,再加入蜂蜜1-2匙,乳腺囊肿患者当茶频食之。
(5)仙人掌炒猪肝,乳腺囊肿患者常食有效。
(6)生侧柏叶30克,桔子核15克,野菊花15克等,乳腺囊肿患者煎汤饮用。
(7)鳝2-3条,黑木耳3小朵,红枣10枚,生姜三片,添加佐料,乳腺囊肿患者如常法红烧食用。
(8)全蝎2只,夹于馒头或糕点中,一日一次,七天为一疗程,应连用2个疗程,乳腺囊肿患者疗程间可休息2天,无效者,可改施他法。
乳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浆细胞乳腺炎怎么治疗
浆细胞乳腺炎通常可以采取口服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使用抗生素或者是糖皮质激素,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比如切开引流术或者是乳管切除术。治疗期间一定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且还要根据身体的情况适当的参加一些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在睡觉时要避免侧卧患侧,能够预防患侧乳腺水肿以及减轻不适。
1个回答
如果胸没有红肿会是乳腺炎吗
乳房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乳房中的某些部位会出现弥漫性胀痛,边界不清,并有许多明显的压痛感。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乳头皲裂,哺乳时乳头感到针扎样痛,乳头表面有脓点,或有很小的裂口。三是蜂窝组织炎若不能及时消散,将会导致炎症的持续发展,并形成组织坏死和脓肿。并且肿块也会逐渐变大变硬,疼痛也会更加严重,有些会出现持续的剧烈疼痛,而且乳房的局部皮肤会有红肿,灼热感。
1个回答
回奶会不会得乳腺炎
科学的回奶是不会得乳腺炎的。如果泌乳量比较少,回奶比较简单,停止哺乳之后,泌乳量会持续减少,自然回奶。泌乳量大的患者则需要服用药物或者是外敷药物,促进乳汁分泌减少。生活中要保证饮食方面均衡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休息,不要熬夜,避免劳累,不要着凉,注意保暖。
1个回答
乳腺炎会连续低烧吗
乳腺炎一般是由于乳腺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是有引起低烧的可能性的,还常常伴有肿胀,并且轻微的疼痛,可以通过一些乳房部的热敷来进行缓解低烧的症状,也可以用一些正确的按摩方式通过按摩乳房来进行缓解,期间要多喝一些温开水,这对于乳腺炎的恢复来说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1个回答
怎么样预防乳腺炎
预防乳腺炎要保持乳房部位清洁,避免感染,要及时把多余的乳汁挤出来,避免导致乳房堵塞,导致出现乳腺炎。建议平时要以饮食清淡为主、饮食要有规律、定时用餐、不吃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要吃一些营养比较丰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在患有乳腺炎的时候,不要私自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个回答
慢性乳腺炎能根治吗
慢性乳腺炎是可以根治的一种疾病,但是治疗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漫长,因此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耐心。如果疾病没有彻底治愈,便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会导致疾病再次复发。因此,患有慢性乳腺炎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等具有消炎杀菌的药物来消除体内的炎症,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时刻掌握病情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