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肾病综合症

>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低血压休克期治疗应针对休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补充血容量,纠正胶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血小板聚集,防止DIC形成和微循环淤滞,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一、发热期

  1、抗病毒:发病4天以内患者,可应用利巴韦林1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持续3~5天进行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早期治疗能遏制病毒、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

  2、改善中毒症状:呕吐频繁者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而进一步丧失血容量。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滴注。

  3、减轻外渗:应早期卧床休息,输注平衡盐注射液1000ml/d左右。为降低血管通透性可给予芦丁,维生素C等。高热、大汗或呕吐、腹泻者可适当增加。发热后期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125~250ml,以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外掺和织水肿。

  二、低血压休克期

  1、补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适量。即出现低血压倾向时就应早期补充血容量。要适量,避免补液过多引起肺水肿、心力衰竭。液体应晶胶结合,以平衡盐为主,切忌单纯输入葡萄糖注射液。因为输入的葡萄糖在体内氧化后即为低渗水溶液,很快透过受损的血管渗入周围组织,不能达到补容目的。

  2、纠正酸中毒:休克引起组织脏器血液灌注不足,氧化过程障碍,乳酸形成增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若不进行纠酸,易诱发DIC,且能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不利于休克的纠正。纠酸主要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结果分次补充,或60~80ml/次,根据病情给予1~4次/d。由于5%碳酸氢钠注射液渗透压为血浆的4倍,不但能纠酸尚有扩容作用。

  3、血管活性药和肾皮质激素的应用:经补液,纠酸后血红蛋白已恢复正常,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100~200mg/L静脉滴注,具有扩张内脏血管和增强心肌收缩作用。山莨菪碱具有扩张微血管解除血管痉挛作用,可应用0.3~0.5mg/kg静脉滴注。

  三、少尿期

  1、稳定机体内环境: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由于部分患者少尿期与休克期重叠,因此少尿早期需与休克所致的肾前性少尿相鉴别。少尿期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高血钾,因此不宜补充钾盐,但少数患者可出现低血钾,故应根据血钾和心电图的结果,适量补充。若尿相对密度>1.20,尿钠<40mmol/L,尿尿素氮与血尿素氮之比>10∶1,应考虑肾前性少尿。可输注电解质溶液500~1000ml,并观察尿量是否增加。亦可用20%甘露醇注射液100~125ml,推注,观察3h若尿量不超过100m1,则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宜严格控制输入量。

  2、导泻和放血疗法:

  导泻:为预防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可以进行导泻,以通过肠道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钾离子,但必须是无消化道出血者。可用50%硫酸镁溶液40ml或大黄10~30g煎水,2次/d或3次/d,口服。一般常用甘露醇25g,2次/d或3次/d,口服。

肾病综合症在线咨询

更多

肾病综合征儿童水肿如何护理

肾病综合征儿童出现水肿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肾病综合征恶化。当出现水肿时,应限制盐摄入。对于患有严重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应为约40克。肾病综合症...

1个回答

肾病综合症会遗传吗

肾病综合征一般是不会遗传给孩子的,只有极少数肾病综合症会遗传性的,大多数肾病综合症不具备遗传性。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肾病当中,多囊肾会出现遗传的可能性,先天性肾病...

2个回答

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效果如何

肾病综合征是可以用激素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一系列的症状和异常的血液指标,主要有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体内血浆白蛋白下降和血脂升高。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低盐低脂饮食,...

1个回答

肾病综合症患儿注意事项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的生活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劳累、去除感染等诱因、避免接触肾毒性药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急性期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3g以下。肾功能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

1个回答

肾病综合征患儿如何护理

对于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主要是从饮食、生活、和药物这三方面进行护理。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在生活方面,要注意预防受凉、感冒,不要熬夜、过度劳累。药物方面,主要是遵医嘱规律的口服药...

1个回答

肾病综合征患儿为何会感染

肾病综合征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感染,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尿里面大量漏蛋白,从而导致体内的白蛋白减少,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了激素或者免疫遏制剂,导致抵抗力降低。预防感染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