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形成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常继发于各类手术,外伤以及长时间卧床者,老年人及血液粘稠度增高者也容易形成,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发绀,严重时出现肢体坏死,也常导致致命性肺栓塞。静脉血栓的治疗一直是患者和患者家属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静脉血栓应该怎么治疗呢?
一、卧床休息和抬高患肢:患急性深静脉血栓病人,需卧床休息1——2周,使血栓紧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例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约离床20——30cm,膝关节处安置于稍屈曲位。如抬高适宜,就不需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适度地压迫浅静脉,以增加静脉加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的静脉压,阻止水肿发展。弹力袜使用时间:
1、对小腿深静脉或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一般不需用,但如踝部及小腿下部出现水肿,可用数周;
2、对腘、股静脉血栓形成,一般使用不超过6周;
3、对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先使用3个月,以后间断取除,一般不超过6月,但如水肿出现,则需继续应用。病人在早期,禁忌久站及久坐。对重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适当限制站立及坐位,并抬高患肢3个月,这样可促使建立侧支静脉以减轻水肿。
二、不建议建立侧枝循环,侧枝循环的建立有可能使患者站立时增粗,血管弹性降低,更容易出现淤血症状,只要有深静脉血栓存在就有脱落引起肺栓塞的可能。
1、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静脉血栓等慢性缺血性疾病,尤其是稳定型患者,应用以血管融通为基础,以活血化瘀法、补气养血法和温经散寒相结合为主治疗,以扩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肢体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疾病逐渐痊愈。这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
2、控制病情发展:对急性活动期和迁延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和镇痉通络法(虫类药物)相结合为主治疗,以及使用抗血小板剂、抗凝剂、纤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消除急性血管炎症,降低血液的黏滞程度,增强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控制病变活动和扭转病变进程都有作用。
3、控制坏疽感染:对严重坏疽感染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清热解毒法为主,佐以养阴、凉血、活血法治疗,以及选用有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输液输血等,及时切除坏死组织,以控制肢体坏疽继发感染,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本文由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供稿】
深静脉血栓在线咨询
更多
静脉血栓是怎么引起的
静脉血栓的引起主要是静脉血流流速的受阻。血流流速受阻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血管压力增加,使血流受阻。比如外伤导致局部肿胀,使静脉周围的压力增加,静脉流速明显降低,这时容易出现血栓形成。另外就是静脉内壁...
1个回答
肌间静脉血栓治疗指南
这种疾病是指下肢肌肉间静脉中出现了血栓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肺动脉栓塞。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口服或者是皮下注射抗菌药物来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也可以使用溶栓的药物来治疗。...
1个回答
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静脉血栓,常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在这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采取的方法如抬高患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穿弹力袜。在医院中这些方法只是基础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是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1个回答
门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门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发生于门静脉主干,以及其分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者脾静脉的血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如果血栓导致肠坏死,就需要行坏死肠切除,同时术后继续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再形成...
1个回答
肺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肺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式包括如下:第1点,抗凝治疗,常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溶栓治疗,病情后期可以口服华法林片进行处理,具有抗凝作用。第2天,溶栓治疗,使用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途径包括经周围静脉溶栓或动脉...
1个回答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什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如下:患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就是骨科手术病人,下肢制动卧床,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应该服用抗血栓药...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