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肾炎

>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免疫复合物形成引起肾小球肾炎基本上有两种方式:①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不溶性肾小球抗原或植入在肾小球内的非肾小球抗原,在肾小球原位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②血液循环内形成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1.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抗原成分或植入在肾小球内的抗原结合,在肾小球原位直接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损伤。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由于抗原性质不同所引起的抗体反应不同,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肾炎。

  (1)肾小球基底膜抗原:肾小球基底膜本身的成分为抗原,机体内产生抗自身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这种自身抗体直接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用免疫荧光法可见免疫复合物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沉积呈连续的线形荧光。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的性质可能是基底膜内Ⅳ型胶原羧基端非胶原区的一种多肽。关于机体产生抗自身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明了。可能在感染或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基底膜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或某些细菌、病毒或其他物质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性,这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起交叉反应。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肾炎称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肾炎在人类较少见,约占人类肾小球肾炎的5%。

  (2)其他肾小球抗原:除肾小球基底膜外,肾小球内其他抗原成分如系膜细胞膜抗原Thy-1和上皮细胞的Heymann抗原等也可引起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典型的代表为实验性大鼠的Heymann肾炎。用肾小管刷状缘抗原免疫大鼠后,大鼠体内产生抗肾小管刷状缘抗体,并引起肾小球肾炎。目前已知这种刷状缘抗原即Heymann抗原,是一种分子量为330kD的糖蛋白(gp330),主要位于近曲小管刷状缘和肾小球。肾小球的gp330由脏层上皮细胞合成,合成后集中在上皮细胞足突底部表面与毛细血管基底膜相邻处。抗体与足突底部的gp330抗原结合,在毛细血管表面形成多数小丘状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染色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细胞下有多数小堆状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表面,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免疫荧光染色FITC-IgG

  (3)植入性抗原:非肾小球抗原可与肾小球内的成分结合,形成植入性抗原而引起抗体形成。抗体与植入抗原在肾小球内原位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肾炎。可形成肾小球植入抗原的非肾小球抗原可为内源性或外源性。例如带正电荷的非肾小球抗原或抗体,可与肾小球内带负电荷的成分如基底膜表面的硫酸类肝素、多糖蛋白或系膜细胞表面的阴离子结合形成植入抗原。免疫球蛋白,聚合的IgG等大分子物质常在系膜内沉积与系膜结合形成植入抗原。此外,细菌的产物如甲组链球菌产生的endostreptosin、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产物和某些药物都可能与肾小球内的成分结合形成植入抗原。大多数植入抗原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

  2.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原为非肾小球性,即不属于肾小球的组成成分。这些抗原可以是外源性的,如感染产物、异种蛋白、药物等。也可以是内源性的,如DNA、甲状腺球蛋白及肿瘤抗原等。这些抗原在机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对肾小球的成分无免疫特异性。抗原抗体在血液循环内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这些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液流经肾时,在肾小球内沉积引起肾小球损伤。应用电子显微镜可见肾小球内有电子致密物质沉积。用免疫荧光法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呈颗粒状荧光。

  抗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的部位与免疫复合物的大小,抗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电荷有关。含大量阳离子的抗原容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基底膜外侧上皮细胞下形成免疫复合物。含大量阴离子的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基底膜,往往在内皮细胞下沉积,或被吞噬清除,不引起肾炎。接近中性的分子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往往容易沉积于系膜内。此外,抗原和抗体的性质,肾小球的结构和形态,如电荷、通透性、血液动力学以及系膜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等都与免疫复合物形成的部位和所引起的肾组织病变类型有密切关系。

  以上引起肾炎的两种途径,即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并非完全互不相关。两者既可单独进行,也可共同作用引起肾小球肾炎。两种发病机制引起的肾炎都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过程,病变也都可有轻有重。这一方面与抗原和抗体的性质、数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量和持续的时间有关。另方面也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反应性等内在因素。

  温馨提示:关于细胞免疫在肾小球肾炎发生中的作用,由于有些病人或实验性肾炎组织中无免疫复合物,但可见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反应,故有人认为,这些肾炎的发生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有关。近年来有实验证明,T细胞可不依赖抗体引起肾炎。

  【本文出自《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测诊断》】

肾炎在线咨询

更多

肾孟肾炎怎么治疗

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一般分为以下几点:1.尽早控制感染,去除诱发疾病的不良因素和对症处理。2.如果出现感染,一般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3天后无好转则建议使用其他抗生素。3.治疗要用够疗程,一般为11-1...

1个回答

得肾炎怎么治疗

肾炎首先需要明确是什么类型的肾炎,再制定治疗方案。大多都要通过肾活检才能明确具体的肾炎类型。肾炎的常规治疗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优质低蛋白饮食,肥胖患者要减轻体重。如果血压高,需要降压治疗,可...

1个回答

隐匿性肾炎是什么引起的

隐匿性肾炎的隐匿就是很轻的意思,隐匿性肾炎的表现是有蛋白尿或者血尿,或者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存在,往往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只能通过体检发现。蛋白尿一般很轻,蛋白定量大概在1克以下,有的人会有0.5以下。而且...

1个回答

肾盂肾炎需要治疗多久

肾盂肾炎要治疗多久要根据病情程度和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急性的肾盂肾炎治疗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可以口服药物和静脉滴液抗生素药物治疗,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而慢性的肾盂肾炎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

1个回答

儿童肾炎引起原因

儿童肾炎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儿童肾炎可能是因为总是无意识地保持尿液很长的时间并且不会排出体外,这可能导致炎症,通常与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息息相关。许多儿童在小的时候免疫力相对过低,而且往往...

1个回答

急性肾盂肾炎怎么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急性发作期需要使用抗生素药物来控制炎症的发展,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对于出现水肿症状的,应该及时使用利尿的药物。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通常会...

1个回答

肾炎引起乏力吗

肾炎现在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肾炎的主要症状是无精打采、疲劳、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尿量异常。当肾功能不好时,体内大量废物很难从尿液中排出,这会导致这种无精打采、疲乏乏力的感觉。肾脏疾病时,蛋白...

1个回答

肾孟肾炎感染途径

肾盂肾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肾盂和肾实质炎症,常伴有下尿路感染。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上行感染,即病原菌从尿道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然后沿输尿管扩散到肾脏引起肾盂肾炎。正常人尿道口1 ~ 2厘米内有少量细菌,...

1个回答

非淋会引起肾炎吗

如果患上非淋的情况会引起肾孟肾炎的状况,如果患上非淋的状况,一定要趁早治疗,而且这种病是会传播的,如果自己患上这种病有性伴侣的话,建议给伴侣也去检查一下。如果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患上非淋,这种病也会传染给...

1个回答

儿童急性肾炎的治疗

小儿急性肾炎一般采用积极的对症治疗,无需激素等免疫遏制剂。由于急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自愈。急性肾炎一般有感染史,且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一般不超过8周,临床治疗以控制感染、降血压、调节饮食、注意休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