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肾炎

>

肾炎患者在饮食方面的细节不容忽视

肾炎患者在饮食方面的细节不容忽视

  人们得了肾炎,肾功能必然会逐渐减弱,肾炎患者的饮食非常影响患者身体的恢复和好转,饮食方面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肾炎患者来说起着促进和推动重要作用。

  肾炎患者的饮食疗法:

  1、薏米粥

  川料:薏米30克,Xl00克。将薏米、大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熬粥。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病水肿且表现为脾气不足、木讷食少、大便稀软者。

  2、桂圆粥

  桂圆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许。黄芪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药汁。粳米放锅内,加药汁,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混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各1次。

  功效:适用于老年浮肿、慢性肾炎,体质虚弱者、但舌质红者忌服。

  3、生姜大枣粥

  鲜生姜12克,大枣6枚,粳米90克。生姜洗净后切碎,用大枣、粳米煮粥。每日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

  功效:选用于轻度浮种,面色萎黄者。

  4、黑芝麻茯苓粥

  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锅内煎汤,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连服15天。

  功效:适用于精神萎靡者。

  5、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大米100克,精盐、味精、胡椒粉少许.将大米淘洗干净,与茯苓粉同放入锅中,加清水暹量.用旺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烘至米烂.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搅匀即成。

  功效:健脾胃,利水肿。适片于慢性肾炎患者。

  6、葱白紫苏粥

  葱白3~5段,紫苏叶1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熬粥,将熟时加入葱白、紫苏叶,盖紧盖焖一会儿即可。宜趁热食用,每日1餐。

  功效:温阳,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肾阳虚而有水肿者。

  7、黄芪茯苓粥

  黄芪15克,茯苓15克,大米100克。将黄芪切碎,茯苓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熬成粥后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利水。适用于肾炎蛋白尿伴水肿,而表现为脾气不足者。

  8、花生蚕豆汤

  花生米120克,蚕豆200克,红糖50克。将花生米、蚕豆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熬煮,水呈棕红色浑浊时,调入红糖即成。

  功效:益气,除湿,化浊。适用于慢性肾炎气虚湿浊者。

  9、葫芦双皮汤

  葫芦壳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将以上各味放入锅中,加水4碗,煎至1碗,去渣即成。每日1剂,至浮肿消退为度。

  功效:健脾,利湿,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

  10、黑木耳红枣花生汤

  黑木耳30克,红枣50克,花生衣30克,白糖少许。将黑木耳、红枣、花生衣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小火炖烂,加少许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补血,止血。适用于肾炎血尿属于脾气虚而不摄血者。

  求医网温馨提示: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食会增加氮质血症和加重尿毒症的病情,慢性肾炎患者忌食之。

  【参考文献:《肾脏疾病功能食谱》《肾病健康宜忌》】

肾炎在线咨询

更多

得肾炎怎么治疗

肾炎首先需要明确是什么类型的肾炎,再制定治疗方案。大多都要通过肾活检才能明确具体的肾炎类型。肾炎的常规治疗有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优质低蛋白饮食,肥胖患者要减轻体重。如果血压高,需要降压治疗,可...

1个回答

扁桃体能引起肾炎

扁桃体炎是可以引起肾炎的。扁桃体炎感染的细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而肾脏与扁桃体具有链球菌的相同或相似抗原,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入侵后,体内产生免疫应答,应答后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肾脏,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1个回答

隐匿性肾炎是什么引起的

隐匿性肾炎的隐匿就是很轻的意思,隐匿性肾炎的表现是有蛋白尿或者血尿,或者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存在,往往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只能通过体检发现。蛋白尿一般很轻,蛋白定量大概在1克以下,有的人会有0.5以下。而且...

1个回答

慢性肾炎治疗方案

慢性肾炎的治疗要针对免疫发病机制的治疗,常包括糖皮质激素及免疫遏制剂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有效清除体内自身抗体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针对非免疫发病机制的治疗,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1个回答

肾盂肾炎需要治疗多久

肾盂肾炎要治疗多久要根据病情程度和个人的身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急性的肾盂肾炎治疗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可以口服药物和静脉滴液抗生素药物治疗,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而慢性的肾盂肾炎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

1个回答

儿童肾炎引起原因

儿童肾炎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儿童肾炎可能是因为总是无意识地保持尿液很长的时间并且不会排出体外,这可能导致炎症,通常与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息息相关。许多儿童在小的时候免疫力相对过低,而且往往...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