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体检

>

体检化验单 应该怎么看

体检化验单 应该怎么看

  健康体检,这是很多单位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但拿到化验单后,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检查结果和各种不同的符号,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化验单应该怎么看?个别数值超标,是否就意味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血常规报告 要看关键项

  血常规是体检中最常见的一项,很多人看到自己有的检查结果在参考值内,有的却标着“↑”、“↓”时,不禁有些担心。对此,长春市佳昌体检中心的梁医生说,检验参考值异常并不等于健康出了问题。在血常规检查中,只要主要指标正常,其他次要指标高点儿或低点儿问题并不大,拿到化验单后主要看四项指标: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通常白细胞参考值为7~10,当数值增多时,可能受到病毒感染;而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受检者要查看是否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放射线的影响时,白细胞总数也会降低或引发造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降低,要定期再进行检查,如果长期明显降低,可能出现全身性出血疾病,如白血病。梁医生同时提醒体检者,血小板也会受到某些生理状态的影响,如女性月经,这时不要过度担忧。红细胞的参考值在3.5~5.5之间,当红细胞降低时,要参看血红蛋白和红血球压积,如果三项同时降低,则意味着身体可能贫血。

  尿常规检测结果 受多种因素影响

  尿常规对于泌尿道感染、结石、急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有预报性作用,是最为常规的一项检查。

  梁医生指出,尿常规一般以尿蛋白质、尿糖、尿酮体、尿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等作为主要判断的依据,其他项目可同时作为参考。在尿化验单上,常会看到一些符号,“+”,表示阳性结果(“++”、“+++”,表示程度不同)而“-”则表示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正常情况下尿常规的参考值是:尿酸碱度(pH)4.51~8;尿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LEU)阴性;红细胞(RBC)阴性。根据正常范围标准比对,当尿检报告单上显示白血球呈阳性时,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中红血球呈阳性时,说明可能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等;尿酸碱度降低,说明尿呈强酸性,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痛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因服用酸性药物等所致;当呈碱性时,则可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等。而尿素病理性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长期腹泻、剧烈呕吐、尿路结石等。

  梁医生表示,尿常规的检测结果有时会受到饮食、药物、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偶尔一次检查发现个别指标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的意义,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超出参考值,应引起重视,建议到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和咨询。

  血脂四项 每项都不能忽视

  超过40岁的人每年要进行一次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偏高是一种血脂异常现象,其与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当血管中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时,则易患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则会导致动脉硬化;甘油三酯偏高也是血脂异常,要引起注意。

  血脂异常时,要进行专科诊治,并食用低脂、低热食物,如鱼类、瘦肉、豆制品和各种蔬菜,同时要加强运动锻炼。检查前,应尽量空腹12小时采血,同时,采血前的一餐不要食用高脂的食物和饮酒;化验时不要在感染、发热、经期、妊娠等情况下进行。

  转氨酶升高 不代表就是肝病

  肝功检查是常规体检的重要项目之一,肝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测肝脏功能代谢有关的各种指标,借以检查出肝脏功能的基本状况。肝功能检查要注意以下几点:检查的前一天21时后不要再进食,可以饮水;检查当天早上既不要吃早餐,也不要喝水,这样检查出的结果才相对准确。肝功能检查中转氨酶的数值比较受到受检者的重视,对此,梁医生表示,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谷草转氨酶(AST),正常人转氨酶是0~40U/L,如果这两个数值明显升高,一般情况下表示肝脏有损伤,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日常生活状态下,血清转氨酶的数值也是变化的,如进行了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后、女性经期,转氨酶也可能暂时性升高。

  梁医生说,肝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乙肝和其他病毒性肝炎外,饮酒和身体肥胖、脂肪肝和心脏病等,都可能造成肝脏损伤。

  骨密度值 不能和自己以往的比

  骨密度检查,英文为BMDtests,是检查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骨密度能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也是预测骨折的重要依据。各部位的骨密度检查方法也不相同,一般可以检查的部位有髋部、脊椎、腕部、手指、胫骨及足跟等。梁医生介绍说,骨密度检查结果要与两个标准进行比较,即“年轻人标准”和“同龄人标准”。年轻人标准是把检测结果与健康年轻人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确定骨折风险是多少。一般BMD越低,骨折风险越高。骨密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梁医生表示,髋部骨密度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越大,骨密度在不同部位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还有些人拿自己的骨密度检查结果与他人的结果相比较,或在治疗仅仅几个月后,就复查骨密度,看是不是恢复了。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梁医生解释说,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基于患者与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对比,因此骨密度的数值不能与自己以往的结果比较。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每隔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梁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决定今后的骨密度如何,因此,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骨质疏松。要摄入足够的钙,如喝牛奶和骨头汤,适量补充钙片等;饮食也要合理搭配,不要经常喝碳酸饮料等;要多运动,每次运动30到40分钟,每周3到5次就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体检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多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最常见有:(1)病毒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风疹、麻疹、柯萨奇病毒疹;(2)细菌性皮肤病,如脓疱疮、毛囊炎,或者是局部的痤疮继发皮肤感染,也可以继发皮肤坏疽病等;(3)真菌性皮肤病,如足癣、手癣、体癣、股癣、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头癣等。 此外,长时间熬夜或者是精神压力过重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还可诱发过敏性疾病。所以平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身体,保持相对愉快的心情。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跟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里面,带病毒再次“激活”时就可以引起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热、HIV感染或艾滋病、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化疗药物,这些患者就比较容易出现带状疱疹。饮食需要注意均衡营养,三餐中要摄入一定量的肉、蛋、菜、主食,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免疫力降低为本病的主要病因,通常建议患者注意改变生活习惯,多饮水,注意休息,不熬夜,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饱类的抗生素虽然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而用中药调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免疫力。所以一般也就不容易感冒了,如果发烧在38.5度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如果是发高烧在38.5度以上,可以用美林等药物,效果相当不错。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少熬夜,多喝温水,多运动,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引发炎症。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有影响,很可能还会有其他并发症,确定哪种感染能更好的对症治疗,毕竟发烧不是小事,不能忽视。

1个回答

宝宝身上红疙瘩发烧

孩子发烧,身上起红疙瘩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局部皮肤粘膜过敏反应、蚊虫叮咬、皮下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的出疹性疾病,常见的有水痘、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都有可能引起发烧,以及起红疙瘩。还应该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退烧治疗。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同时抽血检查血常规,明确病因。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