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体癣

>

猫癣的诊治

猫癣的诊治

  因为猫癣可传染给人,请注意消毒。 家里有猫得了猫癣,主人应该口服复合维生素预防。如果确实确诊为猫癣的话,应该是比较好治的。如果用环利软膏不好,可以换用其他的抗真菌药物,如:达克宁,霉克,咪康唑软膏,派瑞松等都可以。

  诊断

  根据猫的临床表现及感染人的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作实验室检查。

  ① 用伍德氏灯或者应用能产生波长3660A的紫外线的荧光灯检查,将病猫放入暗室内,用伍德氏灯患部照射,如为犬小孢子菌感染的真菌时,患部可发出黄绿色的荧光,即确诊。如为别的真菌感染则无荧光出现。但是皮屑、凡士林、某些药膏都会出现绿色萤光,应加以排除区别,检出率约为50%。

  ② 病原菌检查:在患部的皮肤边缘上刮取被毛或皮屑于载玻片上,加数滴10%的氢氧化钾溶液,于酒精灯上稍加热,使其稍溶透明,后压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由于包子不一定寄生在所有的被毛上,因此需多次选取病毛及病料镜检。通过多次检查可看到具有特征性的分隔节孢子和患毛。

  治疗好猫咪谨防再次传染给人

  1、 局部治疗:外用药物治疗

  长毛猫建议将全身毛剃除,短毛猫应将病灶直径六公分内的毛发剃光,剃毛时应特别小心不要剃伤皮肤,以避免病灶的扩散。

  外用药物推荐使用癣螨净、特比萘酚(癣净),如果是酵母菌,则应当选择酮康唑。

  在上药之前要较好用硫磺香皂洗一下局部皮肤,然后再上药比较好。用棉签沾酒精擦拭,将病区的皮屑及硬痂去掉,再涂外用杀菌药物,每日涂抹2至3次,涂抹的范围往病区外延伸6公分直径,包括周围看似健康的皮肤,以使药物能直接渗透患处的皮肤。

  另外,按照药物的说明用药,尤其是用药的次数要符合药品的说明。

  不可以给咪咪使用达克宁霜(药效不明显拖慢治疗造成扩大),克霉唑(猫咪舔食后容易造成药物中毒性失明)。

  2、全身治疗:局部治疗2~4周后,如果仍不见显着改善,建议改采口服药物治疗。

  给猫咪喂药的时候基本按照婴儿喂药的原则,一定要控制好体重比,一般就不会出问题。

  1) 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片30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连服3-4周,能遏制深部毛根真菌的发育。但对于猫咪可能会产生毒性,特别是波斯猫、喜玛拉雅猫、暹逻猫及阿比西尼亚猫,而感染后免疫不全症的猫咪(HIV,猫的AIDS)服用灰黄霉素的副作用则更为严重,应避免投入;灰黄霉素具致畸胎性,应避免投与怀孕的母猫。另外,服用灰黄霉素的猫咪应避免阳光直接曝晒,可能会引起感光过敏症。

  小猫在四周龄后才可以喂服灰黄霉素,但必须以最低剂量投与(5~10/天),并注意可能发生的毒性。

  服用灰黄霉素治疗期间每天在猫食中添加4毫升植物油,促进灰黄霉素的吸收。

  2)Ketoconazole

  Ketoconazole对于皮真菌感染的效力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认为效果非常好,有的则认为不及灰黄霉素来的好,本人建议于灰黄霉素无法使用时再行投与。

  3) 中药:土茯苓一钱;防风一钱;双花—钱;漏芦一钱;甘草—钱半。

体癣在线咨询

更多

体癣什么症状

根据你的叙述,因为你的腰部有皮肤粗糙,伴发脱皮。那么考量有可能是真菌感染,也不剔除是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或是湿疹的现象。所以建议你首先不要忧心,进一步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有扩展的迹象,那么就需要有动...

1个回答

接触体癣患者会被传染上体癣吗

救治体股癣需要有病人在患病后要准点的到医院实施救治,决定正确的治疗方式,防止在患病后推拖救治或是盲目的救治,盲目的用药品,致使病症越来越严重,病人在救治体股癣时要作好护理与预防工作培训,防止病症的病发...

1个回答

体癣治好后留下印子怎么消除

可以擦许多淡化印记的药物,还可以多吃西红柿,猕猴桃等食物,可以影响体内黑色素的构成,除了美白效果,对于印记也有一定的稳定效用,或者也可以决定比较快速有效的办法,就是做激光手术,通过激光能量,对有印记的...

1个回答

体癣已根本清除了但是患过体癣的皮肤局部增厚怎么办

通常在慢性皮肤疾病之后会再次出现皮肤局部增厚、瘙痒等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需要特别的忧心,可以动用药物来纾解症状,平时要留意皮肤的护理,留意个人卫生,勤泡澡,贴身衣物要勤换洗衣物,而且要不定期杀...

1个回答

体癣应该注意什么

体癣的患者很容易再次出现病发或者传染的情况,患者要将钻过的衣服实施灭菌,彻底清除寄生虫或者附在衣服上的病菌,同时还要留意室内的灭菌和个人的卫生习惯,不定期对室内实施灭菌杀菌,要用消毒液,按照说明书的建...

1个回答

我得了体癣,一个多月,胳膊上有两块病状,怎么办?

体癣是一种真菌感染的皮肤性疾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方式,可以外擦许多抗真菌的药膏。平时要始终保持个人的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要吃许多辛辣刺激性的油腻食物,留意好歇息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