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头颈外科疾病

>

肥胖成甲状腺癌导火索

肥胖成甲状腺癌导火索

  肥胖可增加多种肿瘤患病危险肥胖有赶超吸烟,成为致癌首因的趋势“肥胖为肿瘤病因”再添新佐证肥胖增加心血管病及2型糖尿病危险,没有人不信,但要说肥胖增加肿瘤危险,肯定有人将信将疑。事实上,肥胖与肿瘤的相关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揭示。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癌症研究学院Renehan等进行的最新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则成为了“肥胖为肿瘤病因”的又一新佐证

  Renehan等检索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截至2007年11月的相关资料,对涉及全身15个部位20种肿瘤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进行了分析,共分析了141篇文献,肿瘤病例总数为282137例。

  体重指数(BMI)的增加与男性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着相关。BMI每增加5 kg/m2,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2%(P<0.0001)、33%(P=0.02)、24%(P<0.0001)和24%(P<0.0001)。

  BMI的增加与女性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等发病危险显着相关。BMI每增加5 kg/m2,子宫内膜癌、胆囊癌、食管腺癌和肾癌发病危险分别增加59%(P<0.0001)、59%(P=0.04)、51%(P<0.0001)和34%(P<0.0001)。

  此外,BMI的增加还与男性直肠癌和恶性黑素瘤,女性绝经后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男性及女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结节等发病危险呈弱相关。

  从性别来看,BMI的增加与结直肠癌危险之间的相关性,男性显着强于女性(P<0.0001)。

  从人种来看,不同地区(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亚太地区)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仅亚太人群BMI增加与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更强(包括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P分别为0.009和0.06)。

头颈外科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化脓鼻窦炎治疗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发生的急性的化脓性的感染性的炎症。这种炎症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所以对于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要保持鼻腔的通畅,积极的治疗并发症。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的药物,头孢类的药物等,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用药。同时可以配合使用滴鼻的药物,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有利于缓解症状。在生活方面要注意,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1个回答

鼻炎怎样治疗

鼻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药物治疗,比如患者可以服用治疗鼻塞以及控制炎症的药物,但是这一方法不能够进行彻底的根治,后期还会再次复发。第二种方式为手术治疗,这一方法能够进行根治,但是无论是就手术的风险还是就手术的费用而言都相对较高。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症状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1个回答

鼻窦炎初期如何治疗

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由感染和过敏引起的鼻腔和鼻窦粘膜的炎症反应,另一个是解决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为控制感染,应选择靶向有效的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局部选用。对于慢性鼻窦炎,慢性上颌窦炎可选择上颌窦穿刺术,所有鼻窦炎均可选择鼻窦负压置换术,除了这些治疗之外,还会有解剖异常导致窦口复杂和窦口引流,以及鼻息肉导致窦口复杂和窦口引流。

1个回答

宝宝鼻炎咳嗽有痰

宝宝鼻炎引起咳嗽,大多数情况下会有痰的。宝宝鼻炎无论是急性鼻炎还是慢性单纯性鼻炎或是过敏性鼻炎,都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鼻涕。由于患儿年龄幼小不会擤鼻涕,往往鼻涕倒流到咽喉部而形成痰多,并刺激咽喉部黏膜而出现反射性咳嗽现象。如是小儿急性鼻炎继发了下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发热、剧烈咳嗽及痰多症状。具体情况需要到医院检查后才能明确诊断。

1个回答

艾灸治疗鼻炎的穴位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艾灸很多穴位,主要选取常见的穴位进行分析:第一个,迎香穴,主要位于鼻子外缘根部中点,再向外半拇指宽,在鼻唇沟中即是该穴。艾灸此穴位主要是用于缓解患者鼻子不通气、打喷嚏等等相关的症状。第二个,阳溪穴,具有疏风解表的作用,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临床上艾灸此穴位有助于缓解患者鼻炎,鼻炎诱发的头痛等等相关的症状。第三个,风池穴,位于后颈部,采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就是穴位的位置。临床上艾灸风池穴的时候,对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帮助。

1个回答

鼻窦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平时我们说的鼻窦炎,中医上叫“鼻渊”,其病主要在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中医注重辨证论治,不同证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风热袭肺型:疏风清热,芳香通窍;脾经湿热型:清脾泻热,利湿祛浊;胆腑郁热型:清热利胆,利湿通窍;脾气虚弱型:健脾益气,清利湿浊;肺气虚寒型:温补肺气,疏散风寒。也就是说不同的鼻窦炎患者,中医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