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选择降压药?用药物治疗糖尿病,大部分病人都面临两种选择,中药还是西药?实际上,超过半数的病人是中药西药同时用。这两类药物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选,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下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选择降压药?
利尿降压药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多数有体液潴留,因此给予少量利尿降压药可明显改善高血压。但利尿降压药可引起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并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敏感性下降,从而使葡萄糖耐量恶化,还有可能影响尿酸及脂质代谢,因此不能作为优选药物,可短期选用。
钙拮抗药有遏制钙离子向细胞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减少末梢血管阻力作用,从而能降低血压,但脑、冠状动脉和肾血流量不减少。对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也是较好的降压药。钙拮抗药不影响糖及脂质代谢,因此,它是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优选的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遏制药甲巯丙脯酸等可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11%,对老年人轻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还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脂质代谢不仅没有不良影响,还可以起到改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无疑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药,可以优选,但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β受体阻断药心得安、心得平等β受体阻断药,可遏制胰岛素分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葡萄糖耐量下降。同时由于肝糖分解受到遏制,因此可加重糖尿病患者因用降糖药而引起的低血糖反应。β受体阻断药还可影响体液代谢,从而有可能影响心脏功能。有人认为,β受体阻断药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者是一种不适宜的降压药。
血管扩张药以肼苯达嗪为代表的血管扩张降压药,可能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但不影响葡萄糖耐量,同时又有血管扩张作用,增加血流量,因此,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这种药物。
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选择降压药”的说明,如果某一种复方中药对糖尿病降压效果很好,往往其中混杂了西药成分。因此,在使用中医中药的过程中千万不可盲目,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用药存在哪些误区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必须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
1个回答
糖尿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较好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当然也不能光靠胰岛素,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治疗,比如在饮食方面,控制糖分的摄取,每天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并且定期要进行血糖的检测,不宜吃太过辛辣油腻的...
1个回答
糖尿病 治疗
治疗糖尿病的办法有很多,除了药物控制,还应该注意患者平时的饮食,血糖高是禁止吃水果,可以用黄瓜、西红柿代替水果;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时是可以吃水果的,但要注意...
1个回答
糖尿病是什么症状引起的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1、患者会经常感觉到口干舌燥,然后喝水会变得很多很勤,但是不能改变口渴的情况。2、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吃东西的次数会变多,吃完很快会饿。3、小便次数变多,并且小便的时...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压差大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
1个回答
糖尿病手脚冰冷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的人出现手脚冰凉,可能是血糖长期控制不稳定导致局部感觉神经受损引起的,也不排除体质寒导致,可以检查内分泌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局部部x线、心电图等项目明确病因。糖尿病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