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自我监测血糖的习惯,自我监测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血糖波动,定期的自我监测血糖,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病程,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监测时容易走进误区,如果不及时的了解改正,反而会影响糖尿病的治疗,甚至危害自己的生命。今天专家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自我检测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五个误区
误区一、不定期到医院测血压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自我监测与管理,首先要观察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情况症状、全身乏力与否,还要定期检查心脏的大小、节律,下肢情况,有无浮肿,眼底是否有问题,是否有皮肤溃疡等。
一些化验指标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监测自己的情况,其中有些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如测血糖,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浓度,可以帮助患者随时调整饮食、运动及判断疗效。病情比较稳定、血糖控制比较好的糖尿病患者,一个月可以监测5到7次,其中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夜间血糖,每次监测一种血糖就可以了,如第一次监测空腹血糖,隔几天后再监测早餐后血糖,再隔几天监测午餐后血糖。每个月共监测5到7次就可以了。
血糖不容易控制的I糖尿病患者,或是胰岛素功能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则要增加监测次数,有的甚至需要每天监测4到8次,如在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夜间一两点钟。病情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测定的次数,一般一周测定4到8次。
除了自我监测血糖外,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情况对于监测糖尿病是否对患者造成了更多损害也非常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血压升高,进而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常血压值为130/85毫米汞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有一定误差,测量效果不如医院常用的水银柱血压计,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
误区二、不定期测糖化血化蛋白
除了血糖、血压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自行监测的项目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监测也很重要,但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这些监测必须要到医院去做。其中,糖化血化蛋白可以稳定地反映人两三个月以来的血糖平均水平,反映体内葡萄糖代谢的情况。根据化验结果,医生能判断患者的保健方案是否有效,吃得是否合适,运动是否得当,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有些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的化验指标也只有医院才能做,如尿糖、尿酮、尿微量蛋白,虽然都有相应的试纸,在家就可以做,但效果很难做到准确。如尿微量蛋白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一般1到3个月要检测一次,已经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监测频率要更高,这一指标精确的测定只有在医院化验室才能进行。尿酮是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这一数值高了,糖尿病患者就很可能出现酸中毒导致昏迷。因此,在持续高血糖超过13.3时,就要到医院做尿酮体检测了。
有的糖尿病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测糖化血化蛋白,殊不知,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人的总体血糖情况。因此,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三、血糖高低仅用家用仪器
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尤其是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甚至(家用)血糖仪不能读数时,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因此要尽快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在血糖仪的使用上,首先要学会如何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浪费试纸。
误区四、早起测空腹血糖吃药
专家指出,有的糖尿病患者平常坚持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药物,因此即使要测空腹血糖,也习惯了早起按时吃药。然而这会影响血糖值,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复查血糖的日子里还要注意保持一贯的生活和服药习惯,不要故意少吃东西或不吃降糖药,这也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检测的前一天晚上10点后较好不吃不喝,晚餐也别吃太油腻的。
糖尿病的控制关键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很多糖尿病患者习惯经常到餐馆饭店去“打打牙祭”。专家指出,餐馆的饮食其实很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为一般餐馆做的菜,不但热量比较大,而且大多油、盐、糖比较多,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都是大忌。
误区五、运动前不测血糖
除了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也很重要,也就是“迈开腿”。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适当活动,却忽略了对运动前血糖的监测。事实上,血糖低是不宜运动的,否则可能晕倒。此外,运动中一旦出现头晕等低血糖症状,也要立即停下来;必要时还要及时服用一些糖来使血糖达到正常值。
一些公园里专门用鹅卵石等铺设了石子路,很多人喜欢在上面走以按摩脚底、促进血液循环,有的人甚至喜欢赤脚走。不过这种保健方式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脚部保健,而走石子路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脚部破损的几率,增加他们患上糖尿病足的危险。此外,运动时为防止脚部出汗太多,专家还建议,糖尿病患者较好在脚趾间夹上棉花等柔软、透气、有弹性的物品,防止过度摩擦或脚趾叠压。糖尿病化验单查询>>>
糖尿病自我监测的四个注意问题
1、如何确定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测定一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排一天测定全天7个点的血糖谱:即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必要时还可加测凌晨3点的血糖。但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增加监测频率,有下列情况时应加强监测:①使用胰岛素(尤其带胰岛素泵者)治疗的患者。②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③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④有低血糖发生的患者。⑤药物更换或调整剂量的患者。⑥妊娠期的患者。⑦各种打乱平时常规生活的情况如: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
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要进行随机血糖监测。例如,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和饮酒之后容易发生严重低血糖,这个时候检测血糖很有必要。再如,糖尿病人驾车外出前也应检测血糖,因为低血糖状态下驾车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病人在感冒发烧、情绪波动、自我感觉不适时也需要加测血糖。
2、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3、自我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1)家用血糖仪应定期到医院或售后服务点进行校正核准,特别是当血糖监测结果与病人临床症状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不符时,建议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
(2)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建议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而当近期血糖常常较高时,应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程度。
(3)隔一段时间在某一天的不同时间测血糖要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监测血糖效果好。因为前者更容易反映出一天24小时中血糖的变化规律,而如果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糖,您总是不知道一天中其它时间血糖水平控制如何。
4、关于血糖监测的几个基本概念
(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一般不超过早上7时)。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是餐前血糖,不能称为空腹血糖。
(2)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3)餐后2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从吃第一口饭时计时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
(4)随机血糖:一天中其他任何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求医网温馨提示:血糖的自我监测可以准确、全面、随时地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指导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用药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患者要坚持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做好相关的记录。如果只根据一次血糖的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坚持自我监测血糖吧。
【参考文献《糖尿病血糖监测表》】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分为饮食、运动、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可以用口服药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1个回答
治疗老年糖尿病
老年得了糖尿病之后,建议到正规的医院做正规的治疗,让医生给做糖尿病的评估,看有没有并发症的发生,再根据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五驾马车,就是糖尿病的教育、饮食、药物、运动还有胰岛素的治疗,去调整血糖的水平。如...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常见于周围神经,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套袜套样改变,你会感觉手指、脚趾麻木、疼痛,自主神经病变会出现腹泻、便秘,阵发性心率失常等情况,因...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
1个回答
糖尿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较好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当然也不能光靠胰岛素,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治疗,比如在饮食方面,控制糖分的摄取,每天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并且定期要进行血糖的检测,不宜吃太过辛辣油腻的...
1个回答
糖尿病 治疗
治疗糖尿病的办法有很多,除了药物控制,还应该注意患者平时的饮食,血糖高是禁止吃水果,可以用黄瓜、西红柿代替水果;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时是可以吃水果的,但要注意...
1个回答
糖尿病是什么症状引起的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1、患者会经常感觉到口干舌燥,然后喝水会变得很多很勤,但是不能改变口渴的情况。2、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吃东西的次数会变多,吃完很快会饿。3、小便次数变多,并且小便的时...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皮肤病
糖尿病会引起皮肤的多种并发症,通常有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糖尿病坏疽等,皮肤感染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更有利于细菌或者真菌的生长,血糖高患者可能前期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皮肤瘙痒,糖尿病坏疽是非常严...
1个回答
糖尿病引起压差大
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人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及淀粉质食物,进食要少食多餐.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
1个回答
糖尿病手脚冰冷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的人出现手脚冰凉,可能是血糖长期控制不稳定导致局部感觉神经受损引起的,也不排除体质寒导致,可以检查内分泌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局部部x线、心电图等项目明确病因。糖尿病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
1个回答
糖尿病会引起什么病发症
糖尿病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或者是肾脏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来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它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个疾病,糖尿病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是...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