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糖尿病

>

解读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解读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终身性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具有这些症状。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主要患者是儿童,即胰岛素依赖型,发病时胰岛B细胞损伤较为严重,导致胰岛素一定分泌不足。II型糖尿病的主要患病人群是成年人,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此型患者病情进展多较为缓慢,甚至多无明显症状或糖尿病症状不典型,糖尿病类型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

  I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I型糖尿病早期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低血糖反复发作、视力减退、手脚麻痹等征兆,首先应排除I型糖尿病的可能,然后再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疲乏无力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精力旺盛,但如果发现一段时间内疲乏无力,不喜欢外出等,可能是I型糖尿病发病前兆。

  2、多尿

  如出现多尿、本不尿床的孩子现多次尿床,并且夜间频繁喝水等现象时,家长应考虑带孩子上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查。

  3、体重下降

  孩子的体重本应呈稳定上升趋势,如突然莫名消瘦,体重下降,也需考虑是否糖尿病引起的。

  II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II型糖尿病症状期的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症状,且常伴有某些并发症或伴随症状或兼有病;有时本病症状非常轻微,但兼有病或并发症症状却非常严重,且有时可先于糖尿病症状出现,或以主要症状出现而将糖尿病本身症状掩蔽。如老年病者常先有冠心病症群(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或脑血管意外症群,但糖尿病症群非常轻微,故临床上常被忽视或漏诊;中年病者可先有尿路感染、肺结核、皮肢疖痈或某些外科情况如胆囊炎、胰腺炎等症状出现;幼年病者有时可以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是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症状。如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者,一般有下列典型症状:

  1、多尿、烦渴、多饮。由于糖尿,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减少,尿量常增多。病者尿意频频,多者一日夜可二十余次,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不仅每次尿多与尿频,一日尿总量常在2~3L以上,偶可达十余升。由于多尿失水,病者苦烦渴,喝水量及次数乃增多,可与血糖浓度及尿量和失糖量成正比;当胰岛素缺乏及酮症酸中毒时,钠钾离子回吸收更困难,多尿加重;常使血浆浓缩,影响渗透压,可酿成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后果。

  2、善饥多食。由于失糖,糖分未能充分利用,伴以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食欲常亢进,易有饥饿感,主食有时达1~2斤,菜肴比正常人多一倍以上,尚不能满足。但有时病者食欲忽然降低,则应注意有否感染、发热、酸中毒、或已诱发酮症等并发症。多尿、多饮及多食临床上常称“三多症”。

  3、疲劳、体重减轻、虚弱。由于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氮负平衡,失水和电解质,酮症时更严重,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尤其是幼年(I型)及重症(II型)患者消瘦明显,体重下降可达数十斤,劳动力常减弱。久病幼儿生长发育受遏制,身材矮小,脸色萎黄,毛发少光泽,体力多虚弱。但中年以上II型轻症患者常因多食而肥胖。

  4、皮肤瘙痒。多见于女阴部,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有时并发白念珠菌等真菌性阴道炎,瘙痒更严重,常伴以白带等分泌。失水后皮肤干燥亦可发生全身瘙痒,但较少见。

  5、其他症状。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萎不育、月经失调、便秘、视力障碍等。有时有顽固性腹泻,每日大便2~3次至5~6次不等,呈稀糊状,一般属非炎症性而为功能性腹泻,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有时有体位性低血压、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亦属严重神经系表现,许多症状由于并发症与兼有病所致。

  体征:早期轻症,大多无体征。久病者常可发现因失水、营养障碍、继发感染、心血管、神经、肾脏、眼部、肌肉、关节等并发症而出现各种体征。肝脏可肿大,尤多见于I型病者,适当治疗后可恢复。国内病例中呈皮肤黄色瘤及胡萝卜素血症者罕见。

  温馨提示:对于未患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警惕这些糖尿病的症状。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吃容易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甜饮料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等。更不要吃容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如牛油、羊油、猪油、黄油、也要注意适量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问题。

  (参考文献:《医药论坛》)

糖尿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能引起脑梗

糖尿病会引起脑梗。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常见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是动脉硬化的易...

1个回答

多吃水果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而吃水果的行为并不是典型的危险因素,对大多数人群而言,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可控因素的控制。糖尿病前期的控制对于本身血糖已经偏高的人群,**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来...

1个回答

糖尿病最基本治疗措施

根据你的描述糖尿病已经确诊了,这个还是治疗从以下几个开始:1、饮食方面:注意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多吃高纤维饮食;2、适当进行活动锻炼,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3、治疗方面需要...

1个回答

糖尿病怎么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较好的方法是注射胰岛素,当然也不能光靠胰岛素,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治疗,比如在饮食方面,控制糖分的摄取,每天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并且定期要进行血糖的检测,不宜吃太过辛辣油腻的...

1个回答

糖尿病是什么症状引起的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三多一少”:1、患者会经常感觉到口干舌燥,然后喝水会变得很多很勤,但是不能改变口渴的情况。2、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吃东西的次数会变多,吃完很快会饿。3、小便次数变多,并且小便的时...

1个回答

糖尿病能引起皮肤病

糖尿病会引起皮肤的多种并发症,通常有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糖尿病坏疽等,皮肤感染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更有利于细菌或者真菌的生长,血糖高患者可能前期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皮肤瘙痒,糖尿病坏疽是非常严...

1个回答

糖尿病手脚冰冷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的人出现手脚冰凉,可能是血糖长期控制不稳定导致局部感觉神经受损引起的,也不排除体质寒导致,可以检查内分泌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局部部x线、心电图等项目明确病因。糖尿病的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

1个回答

糖尿病会引起什么病发症

糖尿病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或者是肾脏病变等并发症。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来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它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个疾病,糖尿病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是...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发布!石狮本地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2025鉴定费用一览) 万山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南安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费用构成) 碧江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福清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大盘点(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 速看!晋江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年鉴定流程攻略) 义龙新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韶山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一览表(附2025年鉴定费用详解) 六枝特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湘乡8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推荐(附2025鉴定流程详解) 钟山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水城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详细地址) 黄陂本地9家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鉴定流程攻略) 江岸较新21家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年亲子鉴定全攻略) 平坝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江汉12家办理的亲子鉴定中心名单(2025鉴定费用明细) 西秀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2025靠谱!江夏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汇总(附2025全鉴定流程) 宣州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硚口18家专业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年鉴定费用构成) 洮北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潮南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手册(2025年更新) 治疗颈动脉斑块哪家好 宁江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一览(2025年更新) 潮阳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岁数大了容易得白癜风 江源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白癜风中间长个黑点 金湾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浑江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香菇对白癜风有什么好处 二道江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斗门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手册(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白癜风是否真的可以治好 东昌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香洲热门10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合集(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白癜风为啥老是春季复发 西安优秀认证可以做亲子鉴定机构地址公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宿豫热门11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合集(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儿童白癜风会引起贫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