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存在着非常多的疾病,对于大家来说,糖尿病肾病应该是比较受人们关注的,糖尿病肾病它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谁都不希望自己被疾病困扰,那么治疗糖尿病肾病见效快的方案有哪些呢?我想这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接下来小编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希望以下治疗糖尿病肾病见效快的方案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移植手术法
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是单独有效的办法。肾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尿毒症较好的办法,优于透析治疗。年龄>65岁的患者移植效果差。另外大家需要了解疾病地方信息。
严格控制血糖
在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之前,也就是在糖尿病早期,用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保持基本正常,可以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和改善微量白蛋白尿。对其他并发症也有益处。据dcct的研究,t1dm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性减少35%%-55%%。已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蛋白尿,控制血糖对其病情的发展帮助较小。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后降糖药物一般应改用胰岛素。
严格控制血压
高血压会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发展,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减少尿白蛋白排出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作为优选药物,常需要联合其他降压药。其它降压药如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可乐宁等也有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30//80mmhg就应该用降压药,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用降压药物治疗时,相对健康的肾小球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下降而继续存活,而已经破坏的肾小球很快完全阻塞,水分不能滤过,蛋白也不能漏出。有人观察到血压从160//95mmhg降到135//85-mmhg时,尿蛋白排出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从lml//min·月降到0.35ml//min·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降压治疗前10年累计死亡率为50%%-70%%,治疗后降到18%%。降压治疗对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也有益处。
限制蛋白质量
适当减少饮食中蛋白质数量(0.8//kg·d)可以减低肾小球内压力,减轻高滤过和减少蛋白尿。相反,给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小球组织学病变。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更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并应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蛋白质。
治疗糖尿病肾病见效快的方案有哪些呢?以上就是具体介绍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让我们自己处于危险中,一定要非常认真的了解我们身边的疾病,这样对我们才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相关阅读:
疾病地方信息
糖尿病肾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时间不能获得良好的彻底恢复,就容易对身体引发异常的伤损,致使再次出现有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再次发生,具体的分期付款标准主要是根据尿常规和肾功能的仔细检查结果来实施明确,病情越严重,...
1个回答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能活几年
[title],需要有根据个人的体质、具体的病情和救治的情况来选择,一般可以通过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来救治,能有效的纾解病情和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在生活中,要留意饮食,不要吃甜食,不能够吃糖,不要喝啤酒,...
1个回答
冬瓜糖尿病肾病可吃吗
冬瓜性凉,有利尿、消肿的效用,而且绝不会引来血糖升高,糖尿病和肾病可以吃冬瓜,平时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中盐、糖、水和油脂的摄入量,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如果尿蛋白升高,还要压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要受...
1个回答
糖尿病肾病肌酐高能治好吗
糖尿病肾病肌酐高是不可以救治好的,但是通过救治的方式是可以纾解症状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血肌韩升高是患者后期,常见的临床诊断症状表现出,当再次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
1个回答
糖尿病肾病分几期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血液中血糖浓度过高或者高血压所致使的肾脏功能受损,但绝大部分病人是因为隔代遗传原因而取得的这种疾病。糖尿病肾病在临床诊断上根据病情进步程度分成五期,在第一期仅仅是肾小球功能受损,第二期...
1个回答
糖尿病肾病能吃二甲双胍
患者仔细检查患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如何需要有服食二甲双胍。主要看肾小球率擦除数值,如果肾小球滤过率数值低于45,这样情况不建议服食二甲双胍,如果肾小球滤过率数值在45以上,是可以服食二甲双胍的。平时需...
1个回答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有意义的检查是
确诊早期糖尿病肾病最有意义的仔细检查就是化验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肌酐的比值,这是最早再次出现的一种仔细检查,所以只要尿微量白蛋白低于30毫克每克,这种情况就考量拥有糖尿病早期肾病这个时候给与积极的干涉,...
1个回答
糖尿病和肾病四期还能活多久
由长期患糖尿病引来了肾脏危害,一旦严重就会使肾功能不全引起尿毒症,致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只好采取血液透析来缓解症状。如果坚持一直做透析,可以活十几年以上的。但是费用很高,有许多家庭忍受没法昂贵的费用...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