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亿人患糖尿病。在中国,糖尿病防治形势也非常严峻。据统计,2008年中国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9.7%,糖尿病患者9240万,是糖尿病第一大国。
发病率高却不典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DR),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和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型糖尿病患者,糖网的患病率为100%;2型糖尿病患者糖网的患病率为60%。据文献报道,糖网患病率与糖尿病病程的成正相关,早期给予合理防治是改善糖网预后的重要措施。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内科易长贤教授介绍,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患者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亦有部分患者由于玻璃体出血出现浑浊而就诊。随着病情不断发展,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有不同表现。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
病史检查出诊断
病史: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易长贤表示,糖尿病患者其病程越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越高,程度相对而言也越重。特别是有些糖尿病的发现时间并不代表真正的患病时间,因为全身症状不明显,发现糖尿病时往往实际病程已久。
症状:糖网的症状主要有7点:1. 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2.视物重影; 3.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4.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5. 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6. 视物不清; 7.视物有闪光感。
眼底检查:据介绍,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微动脉瘤和(或)小出血总是最早出现并比较确切的视网膜病变的体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定期筛查对把握治疗时机和防止病变发展有重要意义,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和治疗。
特殊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未出现病变以前,已有某些亚临床改变,如异常荧光形态、视网膜电生理及视觉对比敏感度等变化,均对其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各种特殊表现对治疗方案的确定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眼病在线咨询
更多
糖尿病眼病都有哪些治疗的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定身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取得规范的治疗,大多数可以彻底摆脱失聪的危险建议你采取中药互相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西药互相配合动用能修补胰岛细胞,稳定糖尿病症状,防止并发症,有效减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糖耐量及胰岛受体敏感度,无须节食,无须服食其它降糖药物,单独服食即可,可以有效保卫国家胰岛,减低血糖,降低自动免疫,既是血糖抑制剂,又是胰岛素增敏剂,同时又增加胰岛素受体功能。因为糖尿病往往使多个系统和器官受罪,病情复杂,相互影响。
1个回答
饮酒与糖尿病眼病问题有关系吗?
眼病这个考虑为糖尿病并发症引来的,如果是经常饮酒,这个是可能会引发血糖升高,对治疗不利的所以有糖尿病的人要留意尽量不要饮酒,另外就是吃了药物没什么效果,可以考虑去医院仔细检查下,必要是可以考虑换新药物。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采取的医治方法也就不一样,因此需要患者尽快去专业一样进行详细检测,才能对症下药。
1个回答
糖尿病眼底病变怎么回事?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疾病,如果长期处在高糖环境会伤及全身的器官,从而会致使视网膜呛水,进而产生视网膜病变,最终致使失聪,一般需要有积极地控制血糖和血压,尽快到医院进行复诊。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采取的医治方法也就不一样,因此需要患者尽快去专业一样进行详细检测,才能对症下药。
1个回答
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如何分期?
一期是视网膜有小的出血点且有微动脉瘤,二期是有破皮斑且有黄白硬性沁出,三期是有软性沁出有破皮斑,四期是有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五期则有新生血管及纤维纤维化,六期则是在五期基础上有视网膜脱落,所以要留意控制病情。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采取的医治方法也就不一样,因此需要患者尽快去专业一样进行详细检测,才能对症下药。
1个回答
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眼底病怎么办
您的症状考虑可能会是结膜炎有关系,到是不像眼底病。眼底病最基本的治疗也是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如果非常严重了,可以做激光。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采取的医治方法也就不一样,因此需要患者尽快去专业一样进行详细检测,才能对症下药。
1个回答
糖尿病眼病能治疗好吗?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只要发觉的早,积极互相配合医生治疗,是可以缓解的,因糖尿病眼病可能会致使病人失聪,所以一旦发觉必须尽早去医院复诊。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采取的医治方法也就不一样,因此需要患者尽快去专业一样进行详细检测,才能对症下药。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