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诱发原因
饮食不当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原因,痛风饮食营养治疗的作用是防止或减轻痛风急性发作,避免急性发作期的延长,减轻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预防尿酸结石形成,减少抗尿酸药的应用,从而减少其副作用。急性发作期的病人不主张进补温热性的食物,应少食“血肉有情”之品,并配合药物治疗。而缓解稳定期可在以下痛风饮食原则下,根据各自体质选择进补,如体虚者可进食适量猪肉、**、奶油、核桃等,气血虚者可服党参、太子参、当归、桂圆等。
痛风饮食营养治疗总原则是“三低一高”,即低嘌呤饮食、减轻体重、低盐低脂膳食和大量饮水。
杜绝高嘌呤类食物的摄入含有高嘌呤类食物易引发和加重痛风症状,所以**把住入口关。含有高嘌呤类的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包括心、肝、肠、肚)、黄豆、香菇、浓肉汁、海鱼、贝类、酵母等。
杜绝含有酒精类饮料的摄入饮酒是诱发急性痛风的重要因素,故**杜绝饮酒。含有酒精类饮料主要有白酒、啤酒、葡萄酒、干红、黄酒、酒糟等。
减少中等含嘌呤类食物的食用中等含嘌呤类食物虽然不能快速诱发痛风,但也不宜多食用,应尽量地减少。这些食物主要有鸡肉、鹅肉、猪肉、牛肉、草鱼、鲤鱼、腰果、花生、扁豆、菠菜、龙须菜、蘑菇、芹菜等。
适当食用低含量的嘌呤类食物如小麦、大麦、燕麦、大米、小米、玉米面、奶油、植物油、咖啡、蜂蜜、核桃、大部分蔬菜水果、可乐、汽水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是国内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二、发病原因
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遏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遏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病为外周关节的复发性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是因过饱和高尿酸血症体液中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肌腱内及其周围沉积所致。
三、发病机制
尿酸分解降低作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已被排除。在核酸和核苷酸的正常转换过程中,部分被降解成游离嘌呤基,主要是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合成核苷酸所需要的核酸过剩时,会迅速降解为次黄嘌呤。鸟嘌呤在鸟嘌呤酶作用下脱氨成为黄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被氧化成尿酸。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是嘌呤生物合成的末端产物。上述 3种嘌呤核苷酸可经2个途径中的1个合成,直接从嘌呤碱合成,如鸟嘌呤转化成鸟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转化成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转化成腺嘌呤核苷酸;或者它们可重新合成。嘌呤代谢的首步反应及其反馈遏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氨酰胺+H2O氨基磷酸核糖+谷氨酸+ 焦磷酸(PPI),该反应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PRPPAT)催化。此反应调节失控和嘌呤合成增加的可能机制是:PRPP、谷氨酰胺浓度增高;酶的量或活性增加;酶对嘌呤核苷的反馈遏制的敏感性降低;对酶活性由协调作用的腺苷酸或鸟苷酸浓度减少,导致对酶的遏制作用降低。在HPRT缺乏和PRPP 合成酶过度活跃时,细胞内PRPP浓度明显增高,嘌呤合成增多。在尿酸生成增多的患者,其PRPP的转换是加速的。此外,部分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所致,当该酶异常时,PRPP增多,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生成增多。其他还包括任何导致细胞内腺苷酸分解加速的过程,均会因嘌呤降解加快而尿酸生成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
对部分痛风患者来说,其高尿酸血症的直接病理机制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清除率下降。肾脏对尿酸盐的排泄是由肾小球滤过,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吸收(分泌前重吸收),肾小管分泌的尿酸盐部分在近曲小管的远端也被重吸收,少量在亨利襻和集合管重吸收(分泌后重吸收)。因此,尿酸盐排泄几乎是肾小管所分泌,最终尿酸从肾脏排泄是肾小球滤过量的6%~12%。当肾小球尿酸盐滤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减少,均可引起尿酸盐肾排泄的降低,导致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增高超过超饱和浓度,尿酸盐在组织内沉积。在痛风病人的研究中已证实肾单位对尿酸盐的分泌是下降的。
痛风在线咨询
更多
痛风脚趾隐隐不适
脚趾最近有点不舒服,隐隐作痛,走路多了更明显。一开始没太在意,以为是鞋子挤了或者扭了一下,但疼感一直没消。特别是早上起床踩地那一下,特别酸胀,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似的。以前听说过痛风,也知道是尿酸高引起的...
1个回答
痛风和情绪激动
痛风是一种因体内尿酸过高而引发的关节炎,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尤其在脚趾、膝盖等部位常见。很多人知道饮食会影响痛风发作,但其实情绪波动也是一个诱因。当人情绪激动时,身体会进入紧张状态,内分泌系统也会发...
1个回答
痛风常规用药中药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高引发的关节炎症,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除了西药治疗外,一些中药也在临床上被常用作辅助调理。常用的中药有:秦艽,能祛风湿、清湿热;威灵仙,通络止痛效果不错;土茯苓,有利尿排毒的作用;萆...
1个回答
痛风活血止痛膏
痛风活血止痛膏是一种外用贴膏,常用于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它通过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方式来减轻不适。使用时,直接贴在疼痛部位即可。每天一贴,连续使用几天后,多数人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但要注意的是...
1个回答
印度痛风膏**
印度痛风膏是一种常用于缓解痛风症状的外用产品,市面上有不少人购买使用。如果你打算买,一定要认准**,避免买到假货影响效果。**印度痛风膏通常包装清晰,字体印刷整齐,膏体颜色自然,气味不会太刺鼻。使用起...
1个回答
痛风的人吃牛腩
痛风的人能不能吃牛腩?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关心。牛腩属于红肉,嘌呤含量偏高,而痛风正是因为体内尿酸过高引起的。尿酸高的人,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控制嘌呤的摄入。牛腩这种肉,煮得再久,嘌呤也不会完全去掉。吃多了容...
1个回答
痛风能生吃西红柿
痛风患者能不能生吃西红柿?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西红柿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对痛风病人来说,饮食要清淡,控制嘌呤摄入。西红柿属于低嘌呤食物,不会明显升高尿酸。很多人担心西红柿里的果酸会不...
1个回答
41岁男人痛风
41岁男性得痛风,越来越常见。痛风是尿酸高引起的关节发炎,常在脚趾、脚踝、膝盖发作。一发作就红肿热痛,夜里更明显。男人到这个年纪,代谢开始变慢,加上爱吃肉喝酒,容易尿酸高。平时不注意喝水,不爱运动,也...
1个回答
日本痛风贴效果
日本痛风贴在市场上受到一些关注,不少人使用后表示有缓解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贴敷类产品主要是通过局部作用来减轻不适感,比如发热或冰凉感可以让人感觉舒服些。有些产品添加了中药成分,宣称...
1个回答
痛风饮食健康知识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过高而引发的关节炎,饮食调理非常关键。日常生活中,要少吃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这些容易让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多吃新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水果方...
1个回答
痛风石术后调养
痛风石手术后,调养很关键。先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按时换药,别碰水。饮食要清淡,少吃肉、海鲜和动物内脏。啤酒、白酒更要远离。多喝水,每天两升左右,帮助尿酸排出。作息要规律,别熬夜。适当活动,比如散步...
1个回答
痛风炎症消不掉
痛风反复发作,炎症老是消不掉,确实让人头疼。很多人以为只要吃点药就能好,其实没那么简单。饮食控制很重要。海鲜、动物内脏、红肉这些高嘌呤食物要少吃,啤酒也要戒。不是说吃一次就会发病,但长期这样,尿酸很难...
1个回答
痛风会导致膝盖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过高而引发的疾病,常见症状是关节红肿热痛。膝盖是人体较大的关节之一,也有可能受到痛风影响。当体内尿酸堆积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时,就会引发剧烈疼痛和炎症。有些人第一次痛风发作就出现在...
1个回答
女生得痛风哭了
女生得痛风哭了。她平时爱喝饮料,不爱喝水,吃饭也重口味。年纪轻轻,没想到会得这种“老年病”。那天晚上,脚趾突然肿得像馒头,一碰就疼。她疼得睡不着,眼泪止不住往下掉。以前听说痛风是男人容易得的病,现在自...
1个回答
痛风打针多久会好
痛风打针之后多久能好,要看病情轻重和治疗方式。如果是急性发作,打针主要是消炎止痛,一般几小时内症状会慢慢缓解,一两天内明显好转。但要是尿酸一直偏高,光靠打针不行,还得配合降尿酸的药和生活习惯调整。打完...
1个回答
尿酸太高痛风脚踝
尿酸太高,容易引发痛风,尤其爱在脚踝发作。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肿胀、有点疼,慢慢就会红肿热痛,走路都困难。痛风是因为体内尿酸过多,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里。脚踝是常见发病部位,因为这里血液循环较差,尿酸容易...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