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往往因过多进食水产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而诱发。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终生疾病”。很多痛风患者不知道如何用药,出现用药误区,不仅没有缓解痛风,反而病情会因此加重。在痛风患病率越来越高的今天,掌握好抗痛风药的用法越显必要。
1、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西药有哪些?
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西药有:(1)别嘌呤醇。它能遏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而有抗痛风作用;可防止肾中形成尿酸结石。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2)丙磺舒。它遏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促进其排泄。用法为每次0.25克,每日2次,1周后增为每次0.5克,每日2次。此药不良反应较少,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治疗初期可使症状加重。(3)苯溴马隆(痛风利仙)。此药能遏制肾近曲管重吸收尿酸,服药后24小时血中尿酸浓度下降35%左右,不良反应较少,个别见粒细胞下降。用法为每次40毫克,1日1次,渐增到每次80毫克,连用3~6个月。注意,此药不宜与水杨酸类(如**)同服,以免减低本药疗效。更多痛风用药查询>>>
2、怎样使用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能遏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而有抗痛风作用,并可防止肾中形成尿酸结石。此药常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用法为每次0.1克,每日1~3次(逐渐加量),一般口服24~48小时后血尿酸开始降低,2~4周下降最明显。肾功能不全者要减量,通常为每天0.1克。该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如皮疹、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要多饮水,并碱化尿液,如口服小苏打片(碳酸氢钠片)。用药初期可诱发痛风症状,可结合秋水仙碱以预防。一般来讲,这些不良反应较少见。
3、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秋水仙碱?
通常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或者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使用秋水仙碱。一般0.5~1毫克,每1~2小时1次,6~12小时大多症状减轻,每天一般用3~5毫克,总量不超过6毫克。症状减轻后改为1~1.5毫克/天,用5~7天。如果口服出现较剧烈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明显,可以改用静脉注射,即用生理盐水20毫升+秋水仙碱1毫克,缓慢静脉推注,注意药物不要外漏。由于其还有骨髓遏制、肝细胞坏死及神经系统毒性、精子减少、脱发及伸舌样白痴等不良反应,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的用量应因人而异,老年人、肝肾功能受损者,适于小剂量用药。秋水仙碱静脉注射应慎用,以免导致骨髓遏制、肝坏死、肾衰竭、低血压和癫痫发作,甚至死亡。
4、什么情况下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这类药物属甾体类药物,是治疗痛风的非常用药物,只有在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时才使用。由于糖皮质激素减量或撤药后易发生“反跳”,因此建议同时应用维持量秋水仙碱或消炎痛等5~7天。
5、使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什么讲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一直作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优选药物,其疗效是肯定的,但其对胃肠道和肾脏的影响不小。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出血、糜烂和溃疡。肾脏方面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以及肾乳头坏死。因此,对于这类药物的使用要注意,一是疗程要短,用量不宜过大,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二是注意服法,口服药可在进食同时或饭后立即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三是有过敏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炎症性肠病和严重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6、痛风性关节炎能否使用止痛贴膏?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一般的止痛贴膏并无效果,而且止痛贴膏多为温热性的,只对少数表现为寒性疼痛的痛风可能有一定疗效。而绝大多数痛风发作时表现为红、肿、热、痛特征明显的“火热”性质,通常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膏药外敷会有较好的消肿、止痛的作用。
7、痛风性关节炎能否采用局部封闭止痛?
对于出现个别大关节疼痛剧烈,而口服药物疗效不明显时,可以采用激素局部封闭。对于关节腔有积液者,宜先抽液再注射药物封闭。
8、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如何联合用药?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优选秋水仙碱口服,必要时可改以静脉使用。同时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的膏药外敷(如果皮肤不慎破溃则不宜采用)。结合多饮水、口服或静滴小苏打。可以配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一般不使用排尿酸或遏制尿酸的药物,以防加重痛风或诱发转移性痛风。如果多关节疼痛,或全身症状明显,如出现持续高热,可以结合糖皮质激素应用。
9、痛风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如何用药?
痛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降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某些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1)适宜使用的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科索亚、海捷亚、代文等是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良好的降压药物,它不仅有可靠的降压效果,而且有遏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的作用,从而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又可降低血尿酸,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遏制剂(ACEI),故可作为痛风伴高血压的患者的优选降压药物;
(2)不宜使用的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利尿酸、速尿、氨苯蝶啶、安体舒通等均可降低尿酸的排泄,甚至使血尿酸明显升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故不宜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使肾血流量减少,不利于尿酸的排泄,也不宜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遏制剂如卡托普利等口服后,约 40%患者出现血尿酸轻至中度升高,老年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可达70%以上;对痛风合并高血压者,卡托普利等药应慎用,对接受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要监测血尿酸变化,如有明显升高,应改用其他降压药物,以免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10、中医药治疗痛风有什么好办法?
痛风病中医的基本治法为:急性发作期,以清热通络、泻浊解毒为主;相对静止期,以凉血清热、化浊解毒为主。
急性期常见以下两型——
(1)热毒炽盛,攻于肢节证 该证表现为足趾关节皮肤发红、肿胀,局部灼热,行走艰难,疼痛剧烈如虎之啮,昼轻夜重,全身发热,烦渴汗出,舌质红,苔薄黄燥,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止痛。方药以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川牛膝各24克,连翘、野菊花、黄柏、生甘草各12克,蒲公英l8克,紫花地丁、丹皮、赤芍、白芍各15克,土茯苓、薏苡仁各30克。
(2)内酿湿毒,流注于下证 该证表现为足趾或其他关节以肿胀为主,或关节内有关节积液,疼痛难以忍受,不分昼夜,隐隐作痛,局部灼热,骨节重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方药以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土茯苓、云苓、泽泻各30克,生甘草9克,白花蛇舌草、川牛膝各24克,山慈菇、黄柏各12克,大黄6克。
在相对静止期,痛风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体征,但也要长期服用大黄片、番泻叶等,调脂通脉以防复发。服用方法:大黄片饭后服用,每次4~6片,每天3次。此外就是要合理膳食,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蛤、蟹等海味,严格禁酒。
求医网温馨提示:痛风的治疗要做到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生活制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查。当然在用药治疗痛风期间,也要避免进入用药误区。比如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量抗生素;急性发作时单用降尿酸药治疗;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一旦尿酸增高就服降尿酸药 ;肾损害者仍继续使用排尿酸药等,这些都是错误的用药方法,希望引起痛风患者的警惕。
(参考文献《痛风用药100问》)
痛风在线咨询
更多
痛风脚趾隐隐不适
脚趾最近有点不舒服,隐隐作痛,走路多了更明显。一开始没太在意,以为是鞋子挤了或者扭了一下,但疼感一直没消。特别是早上起床踩地那一下,特别酸胀,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似的。以前听说过痛风,也知道是尿酸高引起的...
1个回答
痛风和情绪激动
痛风是一种因体内尿酸过高而引发的关节炎,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尤其在脚趾、膝盖等部位常见。很多人知道饮食会影响痛风发作,但其实情绪波动也是一个诱因。当人情绪激动时,身体会进入紧张状态,内分泌系统也会发...
1个回答
痛风常规用药中药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高引发的关节炎症,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除了西药治疗外,一些中药也在临床上被常用作辅助调理。常用的中药有:秦艽,能祛风湿、清湿热;威灵仙,通络止痛效果不错;土茯苓,有利尿排毒的作用;萆...
1个回答
痛风活血止痛膏
痛风活血止痛膏是一种外用贴膏,常用于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它通过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方式来减轻不适。使用时,直接贴在疼痛部位即可。每天一贴,连续使用几天后,多数人会感觉症状有所缓解。但要注意的是...
1个回答
印度痛风膏**
印度痛风膏是一种常用于缓解痛风症状的外用产品,市面上有不少人购买使用。如果你打算买,一定要认准**,避免买到假货影响效果。**印度痛风膏通常包装清晰,字体印刷整齐,膏体颜色自然,气味不会太刺鼻。使用起...
1个回答
痛风能生吃西红柿
痛风患者能不能生吃西红柿?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西红柿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对痛风病人来说,饮食要清淡,控制嘌呤摄入。西红柿属于低嘌呤食物,不会明显升高尿酸。很多人担心西红柿里的果酸会不...
1个回答
41岁男人痛风
41岁男性得痛风,越来越常见。痛风是尿酸高引起的关节发炎,常在脚趾、脚踝、膝盖发作。一发作就红肿热痛,夜里更明显。男人到这个年纪,代谢开始变慢,加上爱吃肉喝酒,容易尿酸高。平时不注意喝水,不爱运动,也...
1个回答
日本痛风贴效果
日本痛风贴在市场上受到一些关注,不少人使用后表示有缓解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贴敷类产品主要是通过局部作用来减轻不适感,比如发热或冰凉感可以让人感觉舒服些。有些产品添加了中药成分,宣称...
1个回答
痛风饮食健康知识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过高而引发的关节炎,饮食调理非常关键。日常生活中,要少吃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这些容易让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多吃新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水果方...
1个回答
痛风石术后调养
痛风石手术后,调养很关键。先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按时换药,别碰水。饮食要清淡,少吃肉、海鲜和动物内脏。啤酒、白酒更要远离。多喝水,每天两升左右,帮助尿酸排出。作息要规律,别熬夜。适当活动,比如散步...
1个回答
痛风炎症消不掉
痛风反复发作,炎症老是消不掉,确实让人头疼。很多人以为只要吃点药就能好,其实没那么简单。饮食控制很重要。海鲜、动物内脏、红肉这些高嘌呤食物要少吃,啤酒也要戒。不是说吃一次就会发病,但长期这样,尿酸很难...
1个回答
痛风会导致膝盖
痛风是一种因尿酸过高而引发的疾病,常见症状是关节红肿热痛。膝盖是人体较大的关节之一,也有可能受到痛风影响。当体内尿酸堆积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时,就会引发剧烈疼痛和炎症。有些人第一次痛风发作就出现在...
1个回答
女生得痛风哭了
女生得痛风哭了。她平时爱喝饮料,不爱喝水,吃饭也重口味。年纪轻轻,没想到会得这种“老年病”。那天晚上,脚趾突然肿得像馒头,一碰就疼。她疼得睡不着,眼泪止不住往下掉。以前听说痛风是男人容易得的病,现在自...
1个回答
痛风打针多久会好
痛风打针之后多久能好,要看病情轻重和治疗方式。如果是急性发作,打针主要是消炎止痛,一般几小时内症状会慢慢缓解,一两天内明显好转。但要是尿酸一直偏高,光靠打针不行,还得配合降尿酸的药和生活习惯调整。打完...
1个回答
尿酸太高痛风脚踝
尿酸太高,容易引发痛风,尤其爱在脚踝发作。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肿胀、有点疼,慢慢就会红肿热痛,走路都困难。痛风是因为体内尿酸过多,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里。脚踝是常见发病部位,因为这里血液循环较差,尿酸容易...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