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胃肠息肉

>

胃部健康始于养护

胃部健康始于养护

  杰出的医务工作者代表——华益慰同志,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但自己却积劳成疾,身患胃癌。

  他去世后,***总书记提出向好军医华益慰同志学习的倡议。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中有25.53人,高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率为2比1。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并掌握胃部恶性肿瘤的有效防治方法,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宋茂民教授特别提示读者——

  胃癌导致因素

  目前,胃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

  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增高。另外,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霉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发病有一定关系。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幽门螺杆菌感染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螺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比低发区13%~30%的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高。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及亚硝酸胺而致癌;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并通过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导致畸形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癌前病变胃的癌变条件是指一些使胃癌发病危险性增高的良性胃疾病和病理改变。易发生胃癌的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

  遗传和基因遗传与分子生物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

  早期大多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胃癌早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上消化道症状是胃癌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症状。病人常有上腹部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感等。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可逐渐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甚至因癌灶浸润胃周围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或因幽门部分或完全性梗阻导致呕吐等。此时虽诊断容易但已是晚期,治疗性治疗较为困难,且效果不佳。

  恶心与呕吐多为胃癌晚期幽门梗阻所致,呕吐物多为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贲门癌和高位小弯癌可有进食哽噎感。

  呕血与便血因癌灶侵胃壁血管所引起。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的不同,病人可以出现呕吐和黑便。如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较大,病人可出现缺铁性贫血。

  应当特别提醒的是,出现以上症状者,也不必过度紧张,一定要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少数情况下,胃部良性溃疡、胃肉瘤、胃良性肿瘤及慢性胃炎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只有通过医生做X线钡餐或B超或胃镜检查方能确定诊断。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胃癌的治疗方法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时代,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效果好、能够**限度减轻病人痛苦的人文化的治疗方案。

  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但胃癌切除的手术适应症有三点要求:原发癌灶能够充分切除;胃周围淋巴结能够彻底清除;腹腔游离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能够完全消灭者。

  另外,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基因治疗、心理疗法也是综合治疗胃癌的方法。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樊先生感觉腹部不适,用些治疗胃区的药物就缓解,一直按胃炎治疗。三个月后出现进食呕吐,消瘦,B超检查提示胃癌晚期,CT检查已经发生骨转移。当时他60岁,家属治疗意见不统一,最终还是选择了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了感染,他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熬了一个月,痛苦地离世。

  在胃癌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医生应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但要征得家属的同意。有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确实很好。有一位83岁的老先生,20年前因老伴患直肠癌,心情抑郁,半年后出现便血症状,被诊断为胃贲门癌,胃切除四分之三,癌变没有发生转移,现在仍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像上述樊先生那样已经发生了骨转移的病人,抵抗力降低,一般手术效果不会太理想。家属应该听从医生劝慰,选择尽量减少病人痛苦、非手术的治疗方案。如果有条件,病人可以到医院接受免费止痛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坦然地面对死亡。

  预防胃癌 牢记十个关键点

  虽然胃癌的确切病因不十分明确,但我们已经了解到相关发病因素,预防应做到: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进食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或损伤胃黏膜。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维生素A、B、E及β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豆制品,改进营养情况,增强机体抵抗力。营养平衡的饮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

  不饮污染水:被污染的水源中含多种致癌的金属离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规的自来水,农村地区人群尽量使用井水。

  保持乐观心态:很多胃癌患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中医理论,长期抑郁、郁闷的心情导致气滞血淤、结块,形成癌肿。

  避免长期食用盐腌食品: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熏鱼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

  不吃霉变的食物:食物中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可以在胃部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禁烟限酒: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黏膜,损伤黏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的人,**经常到医院检查治疗,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癌的发生。

  重视胃癌遗传病史:大量的临床病历和研究结果已经证明,有癌症遗传家族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四种胃炎的发展结果

  由于各种胃炎的病理改变不同,其发展结果也不一样。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胃黏膜病变较轻,其症状可轻可重,重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轻者仅有上腹不适感。只要去除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大多可缓解,只有少数症状明显的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但也有少数人可发展为糜烂性胃炎或转变为萎缩性胃炎,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糜烂性胃炎:常是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可因服用**、保泰松、消炎痛等药物,或酗酒、休克等引起。患者可有出血或较重的上腹痛症状,经抗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大部分病人可**,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胃溃疡。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为碱性的胆汁逆流入胃,破坏了胃黏膜屏障引起的。大多发生在胃部分切除的患者,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只有消除胆汁反流,此病才有望**。

  萎缩性胃炎:是所有胃炎中治疗最棘手的一种。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故有些学者认为此病为老年病。根据病变部位及一种称为壁细胞抗体的物质是否阳性,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B两型,A型病变发生在胃体,壁细胞抗体阳性;B型病变主要在胃窦,壁细胞抗体阴性。在我国以B型多见。萎缩性胃炎难于**,大多带病终生,极少数可发展成胃癌,有人统计患萎缩性胃炎10年后的癌变率在6%以下。

  秋季养好胃

  秋凉,胃病易多发与复发。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加重。秋季该如何养护胃呢?要领有五:

  ①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另外,胃病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要勉强。

  ②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③忌嘴。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建议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④静心。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⑤运动。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希罗达获准在欧洲用于治疗晚期胃癌

  欧洲药品局2006年7月已接受有关口服癌症药物希罗达(Xeloda)与另一种化疗方法(顺铂(cisplatin))联合用于新适用症晚期胃癌的申请。

  研究结果证实接受希罗达/顺铂联合疗法的患者至少可以与那些接受现时标准疗法的患者存活一样长的时间,而且癌症不恶化。因其是口服药物,希罗达极大地简化了治疗方法,减少了需要去医院的次数,患者可与家人和朋友共度其更多宝贵的时间。

  吃过咸食物易得胃癌

  英国和日本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爱吃过咸食物的人患胃癌的危险是普通人的两倍。研究人员对约4万名日本男性和女性的食物结构及身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吃特别咸食物的人最容易患上胃癌。

  这份研究报告日前在《英国癌症杂志》上发表。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不断在向人们提出警告,即食用过多盐分将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高盐分食品还将容易导致萎缩性胃炎,这是胃癌的前一阶段。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了18684名男性的饮食习惯和身体情况,发现其中有358人患有胃癌,另外又对20381名女性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有128人患有胃癌。他们的统计结果表明,那些盐分摄入量低的日本男性患胃癌的比例大约是每年千分之一,而那些食物结构中包括大量盐分的男性,患胃癌的比例则增加了一倍,即每年五百分之一。

  在日常摄入较低盐分的日本女性中,每年患胃癌的比例是两千分之一,而摄入较高盐分的日本女性中,这一比例则为一千三百分之一。

胃肠息肉在线咨询

更多

如何快速减腿部

息肉是一种隆起物,它形成方式大体分3点:第1点,肿瘤性息肉,多由于单核细胞异型性增生形成,包块隆起于粘膜表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可能为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第2点,炎性刺激导致,急性炎症或者慢性炎症刺激...

1个回答

做胃息肉手术需要做全麻吗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致病因素之前通称为息肉,大部分情况下,息肉是因为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手术是在胃镜下进行切除的。有的时候选择是否麻醉也会根据患者的意愿。麻醉主要是...

1个回答

宫腔里面有息肉怎么办?

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月经异常,暂时不需要治疗小子宫息肉,如有月经异常、阴道出血异常、不孕等,需宫腔镜检查。建议在月经期间进行刮宫,或在月经清洁后3-7天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切除息肉,用碘配合...

1个回答

肠里面长了息肉怎么办?

肠息肉或结肠炎的病变发生,多因饮食习惯不良,过冷过热的食品刺激,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炎症发生增生隆起,引发了大便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发生。按期复查肠镜。术后要留意饮食,常常吃一些流食,...

1个回答

息肉体质注意什么?

息肉通常与慢性感染、遗传和其他因素有关,没有肉质体质的说法,息肉可能是自身基因有关,建议如有发现应尽早切除息肉,因为息肉是癌变的可能性的,如果发现息肉,要及时治疗,对于这种情况没有特别好的预防方法,平...

1个回答

脾息肉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脾脏出现息肉还是比较少见的,不需要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因为也只是一点点大,而且并没有对你造成太严重的症状,如果经常出现不舒服的现象,还是要到医院考虑手术治疗,如果在增大则要考虑...

1个回答

结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结肠息肉是指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出现息肉不仅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严重的时候出现癌症,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这会严重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腹泻,这是由于食物的营养很难被充...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亲子鉴定机构地址汇总) 快看!贵阳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亲子鉴定流程) 实时公布!重庆16家亲子鉴定中心览(附2025年鉴定费用全解析) 上海优质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年鉴定费用全解析) 北京20家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鉴定费用参考) 天津本地20家靠谱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2025鉴定费用全解析) 太原亲子鉴定中心名单合集(附2025鉴定费用参考) 武汉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 合肥18间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公开(附2025年鉴定核心流程) 南昌亲子鉴定咨询中心排行榜(附2025亲子鉴定流程) 正式公布!西安正规亲子鉴定中心19家(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 昆明13个亲子鉴定中心名录整理(附2025年鉴定办理步骤) 南宁14大合法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 海口优质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排行榜(附2025鉴定办理全流程指南) 福州本地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亲子鉴定费用) 长沙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年鉴定费用说明) 看点!郑州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年鉴定流程解析) 石家庄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鉴定费用参考) 苏州全13所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附2025鉴定操作指南) 南京15大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费用参考) 北京治疗脑梗的办法 黄斑水肿 中医病名 北京应该咋治脑梗较好 河北白癜风类型有哪些 冠心病专家咨询 北京治疗脑梗比较好的医院 治脑梗的方法北京有什么 得了心脏病能治好吗 做一个亲子鉴定需要花多少钱费用?2025年**费用明细 做亲子鉴定需要多久出结果?快速了解所需时间 2025年亲子鉴定流程全解析(必看这七步核心流程) 做DNA亲子鉴定多少钱一次?一文详解各类型收费标准 孕期做一次亲子鉴定要多少钱?**费用信息一览! 一般亲子鉴定要花多少钱?2025年不同类型收费差异解析 想偷偷做亲子鉴定怎么做?四步教你搞定! 2025年上户口亲子鉴定一次收费多少钱?**收费标准解析​​ 当地亲子鉴定怎么做?超详细六步完整流程指南 正规亲子鉴定在哪里可以做?附鉴定采样中心地址名单 在哪里能做亲子鉴定?这几类合法机构可提供服务 正规的亲子鉴定去哪里做?2025年**鉴定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