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生活习惯或致胃食管反流病
平时你会出现胸口有烧灼感吗?饱餐之后,你胃里的东西会反流吗?哮喘、咽炎久治不愈,可曾想到是胃出了毛病?
昨天,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胃食管反流病门诊挂牌仪式上了解到,如果有以上症状,你很可能是患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被忽视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广州话说的“胸口热辣辣的感觉”)。中山一院消化内科主任陈旻湖教授介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士增多,城市人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常吃夜宵、饮酒过量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原因。该病本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年轻白领罹患该病的风险也在增加,发病率更有可能呈现上升趋势。陈教授表示,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呈现“三低一高”的趋势。“三低”指认知度低、诊断率低和就诊率低,“一高”指发病率高。在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为20~40%,广州则为6.2%,即每100人就有6~7位会经常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
症状五花八门,患者容易走错门诊
对于出现烧心、反酸等典型症状者,医生容易首先想到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专家指出,由胃食管反流病引发的症状五花八门,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胸痛、气急、慢性咳嗽、咽喉炎、咽部异物感等让人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导致不少患者经常走错门诊。
中山一院消化内科主任陈旻湖教授举例说,他的门诊经常会接到由耳鼻喉科转过来的病人,有些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痛病人的病因是胃酸异常反流到咽喉部所致。“像这类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痛患者,多数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陈教授指出,“成立专门的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就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提高就诊效率,避免误诊,使患者得到正确治疗。”
易行自测法,正规治疗要赶早
据了解,在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内,经验丰富的坐诊医师将用最简单的诊断方法和最新的疗法帮助患者尽快缓解症状。通过门诊内的触摸屏,市民除了可以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科普知识,更可进行1分钟自测问卷,只需要回答几个简单问题,就能初步判断出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方面,门诊推荐使用新一代的PPI遏制剂,5天内便可有效缓解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待疾病得到控制后,医生将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给出包括维持治疗、按需治疗和间歇治疗在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在线咨询
更多
幼儿胃反流咳怎么办
孩子胃食道反流咳,先做个详细的仔细检查,需要有动用药物实施救治,需注意孩子的身体,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会再次出现反酸及恶心想吐,还会引发吃晚饭困难及哮喘的现象,可以少吃多餐来增加肠胃压力,不要让孩子...
1个回答
胃反流胃痛打嗝返气烧心怎么办?
你好,就你所叙述的这种情况,再次出现胃反流,局部疼痛,打嗝,烧心等现象,多是由于长时间紧时所引来的,已经再次出现了胃溃疡胃炎等不适现象,还需要有留意,尽量决定少吃多餐,不建议长时间的排便,否则很容易再...
1个回答
胃反流症状有哪些
泛酸水提示音有返流性胃病或者胃酸排泄过多的情况,胃部的消化液及食物反流到食道,致使食道粘膜受损,可以再次出现胃疼,胸骨后烧灼感,疼痛等症状,建议复诊医院消化内科看一看,可以让大夫动用守护食管黏膜及稳定...
1个回答
胃反流能吃桃
较好少吃桃,桃子是一种很不容易吸收的食物,容易影响到胃的吸收功能,有可能严重胃食管的返流建议不要经常吃桃子。有胃病的话,饮食要清淡,忌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不要喝啤酒,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维生素类...
1个回答
是不是胃反流?
再次出现有反胃的症状,如果是质疑胃反流要做个胃镜仔细检查来实施诊断,看一看可有再次出现胆汁反流的情况,如果是在胃部观察到胆汁可以采取口服胃动力的药物来实施用药,减低胆汁的反流,同时还要口服守护胃黏膜的...
1个回答
胃反流吃了一些东西要过多久睡比较好
有胃反流的症状的话吃了许多东西,建议你较好是能在排便了4小时之后才能睡午觉的,因为一般食物的吸收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在4个小时约莫,如果不消化就睡午觉的话,容易致使胃痛,还会引来胃下垂,等症状再次发生的。...
1个回答
胃反流导致的胸闷怎么办
胃反流致使的胸闷,有可能是胃反流后致使反流性的食管炎,随时可以适当的口服抑止胃酸排泄的药物以及增进胃肠扭动的药物,如果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症状较为严重,还可能会需要有口服,守护胃肠黏膜的药物,有助于疾...
1个回答
胃反流能吃面食吗
胃反流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吃许多面食,但是尽量不要一次性吃的太多,不建议吃太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应当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基础,也可以适当的决定多吃许多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还可以消化身体的维...
1个回答
胃反流该如何治疗?
胃返流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胃部肌肉功能内分泌失调的一种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目前来说没治疗办法,只好是靠生活细节压制症状,饮食当中不能够暴饮暴食,要以清淡的食物为基础,一次性不能超过自己食量...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