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表现:
1、粪便干结:
患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坚硬,有排便困难和肛门疼痛。有时粪便擦伤肠黏膜或肛门引起出血,而大便表面可带有少量血或黏液。
因粪便停留于肠道内过久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
长期摄食不足,可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若粪便在直肠停留过久可使局部发生炎症,有下坠感。有时便秘患儿常有便意却不能排净,使便次增多。严重便秘,大便在局部嵌塞,可在干粪的周围不自觉地流出肠分泌液,酷似大便失禁。便秘是引起肠绞痛的常见原因。
2、腹胀、腹痛:
自觉腹胀及下腹部隐痛、肠鸣及排气多。偶见严重便秘患儿常突然腹痛,开始排出硬便,继之有恶臭稀粪排出,中医称之为“热结旁流”。
3、直肠垂脱:
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或直肠脱垂。
4、病史:
(1)喂养史:
注意食物的成分、食物的量是否适宜。
(2)排便训练:
应详细询问小儿是否经过排便训练,从多大年龄起即能有意控制排便,家长是否定时予以督促检查、还是放任自流。
(3)是否经常使用润滑剂或灌肠:
家长处于焦虑心情,对患儿便秘进行过多干预,经常使用润滑剂、导泻剂、手指扩肛或灌肠,这些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减弱,以致虽有粪块充胀,但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而致便秘。
(4)药物因素:
近期有无药物因素,如服用钙剂、阿片制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胆碱剂和抗痉挛的药物等,皆可引起便秘。
(5)精神因素:
如强迫厕所训练的历史,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均可抑制自然排便反射。
有些患儿经常出现保留大便的行为,过度控制大便可致肠功能异常。
二、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
可有腹部胀气,左下腹可触到存留在乙状结肠的粪块,经洗肠后粪块自然消失。
2、肛门指诊:
在直肠便秘者可触到粗而坚硬的粪块,若直肠空虚则为结肠便秘。有时指检后随着肛门扩张而排出大量粪便及气体,症状亦随之消失,器质性肠梗阻即可排除。
应注意检查肛周有无裂隙,局部皮肤有无感染及尿布疹。如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均为粪便污染,并弄脏内裤,是大便失禁的证据。注意患儿有无佝偻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体征。
三、诊断: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排便规律,有否胃肠道伴发症状,如腹疼、腹胀、呕吐、生长障碍、服用药物史等,体检时应注意检查会阴部,肛门周围,进行肛门指检、注意有否肛门裂、皮肤感染、尿布疹等。
如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或指检后随之排出大量粪便,症状随之缓解,诊断可明确。
小儿便秘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便秘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便秘的原因如下:便秘与脾胃与内热内分泌失调关于,即吸收功能扭过或胃肠扭动缓慢,如婴幼儿过多摄取油腻食物,蔬菜水果摄取过少。致使胃肠扭动缓慢、排便次数增加、大便干燥、尿血或肛裂等便秘表现出。大龄婴儿便秘症状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因素,表现出为大便干燥引来的排便恐惧和长期压制排便引来的便秘症状严重。需求注意让孩子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多锻炼,健康饮食。
1个回答
小儿便秘会不会发烧
小孩长期存在便秘的情况下,可能会致使消化不良,拥有积食,进而会引来发烧,伴发咳的症状,便秘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口服润肠类药物,日常多给孩子喝白开水,吃许多含有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增进胃肠扭动始终保持大便通畅,比如说香蕉,作好孩子腹部防寒。特别声明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建议给孩子合理的膳食,注意孩子的卫生。
1个回答
小儿便秘排便困难怎么办
孩子几天不拉大便肚子胀考量是因为便秘。需要有饮食互相配合药物调养,饮食上需要有多吃许多纤维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尤其是冬瓜,萝卜,玉米,南瓜,绿叶蔬菜,火龙果,梨等。平时多喝水,饭后1小时后多活动,都可增进肠道循环往复。平时也可以互相配合口服通便的药物稳定大便情况。需要强调的是让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让孩子着凉,注意屋内清洁。
1个回答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
可以到正规小儿针灸馆做针灸,而且小儿便秘通过针灸的方式来稳定,只要方法得宜,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一般针灸都是按穴位和经络来的,所以自己不懂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已经开始,可能会引来其他身体不适,一定带孩子如正规的针灸馆,才可以确保针灸后的治疗效果。需求注意孩子饮食要清淡,规律的饮食,规律的作息,一样要均衡。
1个回答
小儿便秘食疗
首先给宝宝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香蕉,梨,苹果,橘子,多给宝宝推拿腹部,多吃许多粗纤维的食物,熬的大米粥,小米粥,绿豆粥也可以熬到梨水,白萝卜水,山楂水都有清热解毒。首先要给宝宝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缺肉或者是偏食,适当的增强许多户外的运动,多给宝宝推拿腹部,让宝宝多哭一哭,都可以增进胃肠道的扭动,协助吸收,增进排便。这两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必须强调声明不要让孩子食辛辣,刺激,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1个回答
小儿便秘解决方法有哪些?
你好,便秘可能会是肠胃遭到刺激的干扰,可能会是消化不好的表现出,跟肠胃功能性紊乱的结果有关系,建议以后需要有作好细致的药物修补调养,可以动用增进吸收的药物,需要有留意好饮食合理性,禁术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动用容易吸收的食物,留意好卫生干净特别声明不要太过于紧张,有问题应及时的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积极的治疗。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