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小儿抽动症

>

7岁小孩眼睛老是眨巴

7岁小孩眼睛老是眨巴

  孩子无故眨眼、缩脖、皱嘴角?当心患了儿童抽动症!据深圳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陈梁介绍,近年深圳孩子患发抽动症的比例逐年上升,很多患儿因误诊或其他原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甚至使抽动症这一在少儿时患发的病症伴随着患儿的成长而进入成年时期,从而影响到人的一生幸福。据介绍,中医药加针灸是目前治疗抽动症的有效方法。

  病因及诱因 遗传、心理刺激

  深圳一位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偶尔发现,自己班上一名平时举止很庄重的女生,近一段时间来突然变得爱无缘无故眨眼睛、缩脖子、抽皱嘴角。起先老师以为这个孩子可能是患了感冒、鼻炎或什么病使得身体哪里不舒服才这样,所以当时并没在意,没想到一周后,这个孩子无故眨眼、缩脖、抽皱嘴角的频率越来越高,老师问她哪里不舒服她也说不出,这才让老师变得警觉并为此与该生家长沟通。“我也是最近一周才刚刚注意到孩子的这个问题”,该生的母亲表示,由于自己工作忙、家庭又新近遭变故,以至于忽略了孩子的这个小变化。在老师的提议下,该生家长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说,这位同学是患了儿童抽动症。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陈梁主任介绍:抽动症也叫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其抽动多表现为一种反复以同一方式出现的突然的、不自主的、快速的动作或发声,一般在18岁以前发病。“因大多数病人对他们的症状是有控制力的,因此有时有的患者能控制自己几秒钟或数小时不出现明显抽动,但最终还是会显露和爆发出来。”

  陈梁主任认为,医学界虽对抽动症有过多年的研究,但至今未能揭示出明确的发病原因,而这也正是造成抽动症难治的主要原因。但一般来说,医学上比较认同该症具有一定遗传性,而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曾有研究表示抽动症患儿存在轻微脑功能障碍,但近年发现存在此体征的患儿仅为少数。

  “如果说遗传因素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那么对孩子后天的人为刺激,比如父母感情不和、离异,对孩子的打骂、冷落等,则完全是大人们应该想到和可以努力避免的。”陈梁主任向记者举了一个病例:今年夏天,一位在某国企担任重要职务的妈妈突然遭遇老公外遇、进而被逼离婚的家庭变故,她9岁的孩子在得知父母离婚消息后的半个月内,突然出现抽动症状。陈梁认为,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一家一个,他们一般从一出生下来就受到一众亲人的包围、宠爱、注视,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突然会被“釜底抽薪”——原来的一家三口突然有一个重要成员不再回家来了,紧接着曾经陪伴在身边的一方老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突然从此从视线里消失了,而留下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那个人——爸爸或者妈妈,也突然变得抑郁、消瘦和易怒,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变故下突然变得心事重重,甚至在几天内突然“早熟”了。“我担心他们都不要我了……”一位患儿这样对医生说。专家指出,父母离异、受到严厉责罚、不再被宠爱和关注等因素往往成为孩子患发抽动症的诱因。

  平均发病年龄6岁半到7岁

  “抽动症平均发病年龄6岁半到7岁,这一时期家长们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健康状况,许多抽动症患儿初发病时常表现为嗓子痒,父母一旦发现后,应立即给予心理安抚,帮助放松情绪,并找出相应可以接受的动作来代替抽动。”陈梁提醒,为了避免孩子抽动症的发生,家里的人甚至要从母孕期间就注意帮助孕妇保持情绪平和,同时,婴儿出生时避免使用产钳,以免对婴儿脑部造成创伤从而诱发本病。

  “虽然说抽动症一般发生在小儿身上,但也有成年人因生活压力、情感受伤而出现抽动症的病例。”陈梁主任表示,这些患者的康复问题也应引起医学人员关注。他特别提醒那些遭遇各种不幸与打击的人们,一定要加强心理调节,多向亲朋好友靠拢寻求关爱与帮助,避免患上抽动症。

  治疗误区 误诊、药物乱用

  一位6岁的男孩因频繁耸肩、翻白眼而被家长带到医院求治,用药十几天后,耸肩翻白眼的动作消失了,但是又开始向左歪嘴角,随着嘴角向左一歪,左眼也跟着一挤一挤,同时,喉咙里开始不断出声,时而清嗓、时而哼哼。家长说,孩子到晚上睡着后竟然还有手脚不时猛然抽动的症状,睡中有时还耸一下肩部。这位患儿的家长说,孩子在两年前只出现抽动症的轻微症状,当时不懂是什么原因,就去家乡小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因为看动画片导致的,因此家长没有引起重视。没想到过了两年后,孩子突然发展到开始耸肩翻白眼了,去到大一点的医院检查,才知是抽动症。于是,医生为该患儿开了盐酸硫必利片、地牡宁神口服液、小儿喜食糖浆等多种西药,并嘱要坚持服用一年半。“结果用药后,孩子每天一到下午就打不起精神来,晚上刚吃过饭就要睡觉,而且是耸肩翻白眼的动作刚消失,就发现又有了歪嘴眨眼等其他抽动情况。”孩子家长说,没办法之下才来到儿童医院找中医科大夫。

  陈梁主任认为,不少患儿就像这位患儿一样,在抽动症出现之初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确诊,相反被一些对抽动症情况不了解的医生误指给一些并不奏效且还有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此外,像上面举的这个病例一样,不少患儿后来虽被确诊了,但一部分人却又陷入药物乱用的不幸。一些患者也曾向记者反映,他们在长期服用氟哌啶醇、安坦等西药后,人近乎变得迟钝、痴呆,而病也没见好转,因此不知道该怎么办。


【本文由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供稿】

小儿抽动症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抽动症多久能好

儿童多动症一般半年左右可恢复稳定,要想完全恢复,需要治疗1~2年时间,半年时间孩子情况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服用药物,将药物减低到最低程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巩固一段时间,但是必须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且有些孩子可能需要巩固治疗一年或者治疗两年,大部分多动症儿童在接受治疗后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能够避免多动或者强迫等问题,此时就可以逐渐停止药物。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起因

小儿抽动症的具体病因其实目前并不是很明确,现在多认为是遗传导致的,神经递质代谢障碍也有可能引起这种情况,而且是环境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患者一般会在4-12岁的时候发病,出现不自觉的动作,如眨眼、耸肩、摇头,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抽搐、讲脏话等情况。家长除了给孩子进行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要给予孩子太大的压力。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不治疗会怎么样

儿童抽动症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目前的准确病因还尚未找到。所以一旦发现儿童有抽动症,需要及时治疗。治疗建议:儿童抽动症会对儿童产生很多的危害,发现抽动症不治疗的情况下,有少部分的儿童可自行恢复,但大部分的情况是会加重的,所以一旦发现儿童抽动症,需要及时进行医学干预。你好,这个病不及时治愈,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对以后前程有较大影响,而一般医院治疗这类病都是西药,西药对孩子大脑影响非常大,会使孩子反映变慢,变成痴呆.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怎么看

"孩子抽动症有三种:1、早期的抽动症表现出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活动抽搐,一般很少会再次发生单纯发出声音抽搐。 2、一般来说,成人再次发生抽搐的症状比较少见,多在15岁以前病发,多表现出为肌肉群的抽搐,这些抽搐会交错再次发生,但没过多的变动。 3、多再次发生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单纯性者,肌肉抽搐可以持继1年以上,随着年龄的增涨,症状会自然消失。而多发性抽搐有发出声音的患儿,即使到了青春期症状也不一定就会消失。"必须强调声明建议要给还子都吃水果,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孩子脑电图结果为轻度异常说明严...

你好有抽动症孩子的家长要协助孩子剔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信心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留意他的样子亦不要刻意模仿他打趣他.诱导孩子举办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运动岔开其注意力.体育活动会协助孩子彻底摆脱自己的隔离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需求注意通过你描述的情况,室内要通风,孩子要合理的膳食,少食肉类。

1个回答

小儿抽动症的诊断有哪些呢?

小儿抽动症一般表现出为肌阵挛、嘴角抽搐、嘴唇咬动、发怪声、发育迟缓等症状,可通过药物和心理疏通实施救治,同时要及时纠正错误行径,彻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增加信心,多激励,否者不能够嘶吼和责骂,以免引发逆反心理,致使病情严重,要多交流,恰当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情。需要声明注意不要太多紧张,不要让孩子着凉,大人也要注意不要发烧感冒,以免传染给孩子。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