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排便家长们一定要密切监视,从出生到慢慢适应人工喂养,宝宝排便的形状和颜色区别很大,并不是黏糊成流体状即代表小儿腹泻,对此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辨别。
生后24小时内排出的粪便为胎粪,呈黑绿色,粘糊状,无臭味,是由胎儿期的胃肠分泌物、胆汁、咽下羊水(羊水【注】:是指怀孕时子宫羊膜腔内的液体。)中所含的胎儿皮脂等混合而成的。生后2~3天,排出的粪便是过渡便,为棕褐色,由胎粪与乳汁混合而形成的。生后3~4天,胎粪完全排尽,变成黄色的正常的大便。
母乳喂养的粪便为金黄色,软糊状,或有米粒样的小颗粒,味酸不臭。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比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排便次数要多,每天4~6次,甚至可达7~8次之多。但如果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糊状,常提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应添加配方奶粉或鲜牛奶。
人工喂养儿的粪便呈淡黄色均匀硬膏状,较干,有臭味,有时混有奶块。大便次数少,每日排便约2~4次。但如果发现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呈灰色、质硬、较臭,常提示蛋白质过多,而糖分过少,须改变牛奶与糖的比例,改变奶粉的品种。有的宝宝每次换尿布时,尿布上都有些粪便,如果大便较均匀,水分不多,没有粘液或者偶尔带有少许奶块,都是正常现象。
也有的宝宝不是每日都有大便,要2~3天才拉一次,排便时也不费力,不能认为是便秘,也是正常现象。
宝宝的大便有以下异常情况时,就要检查喂养情况或请医生诊治:
1、大便性状不正常:如果排出的大便水份多,粪质少,伴有明显酸味,绿色泡沫样便,粘液、脓血便、豆腐渣样便,甚至大便呈灰白色,血便或柏油样便等。
2、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次数比平常增加,每天排便5~10次以上。
3、便秘:3天以上未排便,大便干结呈羊粪粒样,排便费劲,常常引起肛门破裂。 如有以上大便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儿科诊治。绿色稀便,多见于受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排便次数常在5~10次。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混合喂养的宝宝,过早添加米汤、米糊等谷物食物,糖摄入过多,如奶粉中加糖过多,或喂开水过多,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求医网温馨提示:婴儿出生几天后的排便形状与小儿腹泻的形状有时非常相似,家长们如果拿捏不准的话可送医诊断,在医生的帮助下判断宝宝是否存在腹泻症状。
【参考文献:《小儿腹泻与疳积》《小儿腹泻病防治》《小儿腹泻诊疗手册》】
小儿腹泻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腹泻细菌感染
严重腹泻(有时伴随有呕吐),同时有腹痛、血便、发烧,往往是病毒或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导致的。这种感染某些是可以自我愈合的,但某些也可能非常严重(例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导致的感染)。因此,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做大便培养来看一看是否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
1个回答
引起夏季小儿腹泻的原因
引起夏季腹泻的病原体一种是产毒性细菌,第二个是侵袭性细菌,产毒性细菌引起潜伏期通常是一天到两天比较急,一般白细胞低于五个或者是没有白细胞。主要是改变就是胃肠道症状为主,它可以引起腹泻的频繁,量比较多,大便呈水样或者蛋花样混有黏液。它一般都是自限性的疾病,自然病程得一周左右,主要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即可。
1个回答
小儿腹泻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在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大便常规、生化检查、x光线ct检查以及化学物质测定等,孩子出现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或者是受到病菌感染引起,如果孩子体内严重缺乏微量元素,也可能会引起腹泻的现象发生,所以具体的原因需要通过相关检查诊断治疗。
1个回答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小儿腹泻一般分成轻症或者是,重度和中度的,一般是比较轻的话是每天,大便5-8次,可随着发烧或者干呕,粪便呈黄绿色,重度的恶心呕吐是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重度的话一般是每天,8到15次,皮肤嘴唇都表现出得比较干燥,并且源自,精神不好,比较厌食,甚至再次出现晕迷或者是惊厥的症状,需求注意要让孩子做好保暖,避免接触别的小朋友,不要引起孩子发烧。
1个回答
怎样才算是小儿腹泻
有的人可能会一天排便一到三次,有的人可能会一周只排便三次,也就是隔天一次,在这个范围内都相信是比较正常的。这种大便含水量在60%~80%。如果粪便特别稀薄,低于正常的含水量,或次数大于每天3次,排便的量低于每天200克时,可定义为恶心呕吐。需要强调的是通过你的讲述,让孩子不要熬夜,按时服药,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1个回答
问小儿腹泻该吃什么好啊
可以吃许多儿童专用止泻的药物,孩子腹泻可能会是由于受凉引来的,平时要留意宝宝的腹部防寒,不要吃许多凉性极冷的食物,多吃许多清淡容易吸收的食物。也有可能是吃了不洁食物引来的恶心呕吐,孩子的饮食需要有干净卫生,如果食物解决不到的,也会致使细菌病毒踏入孩子的肠道,肠道炼化没法,就容易再次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特别声明孩子饮食要清淡,不要让孩子吸二手烟,注意屋内清洁。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