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是现在孩群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但众多的研究证明,不是所有哮喘病人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反之,也不是所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均发生哮喘。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多数始发于4~5岁以前,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对防治成人支气管哮喘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治疗小儿哮喘呢?
儿童哮喘常用药物原则上可分为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两大类。哮喘控制药物又称为预防药物或维持药物,是长期而每日使用的药物,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包括有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及色甘酸钠等;而缓解药物又称为快速缓解药物或急救药物,快速起效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发作时按需使用,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及抗胆碱能药物。
过去认为哮喘是由于过敏原引起支气管收缩,所以主要用支气管扩张剂来治疗哮喘,但无法解决哮喘的反复发作和病情的进行性恶化。近来研究已证明哮喘主要是气道的慢性炎症,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所以哮喘的治疗主要应该针对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而进行抗炎治疗。此类炎症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而最有效的抗炎药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阻断哮喘炎症反应的各个环节而起到抗炎作用,并且能增加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常用的脱敏治疗方法有皮下注射脱敏治疗和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皮下注射脱敏治疗为传统的脱敏治疗方法。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新疗法,与皮下注射脱敏治疗比较,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具有用药方便、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给药方式暖和、无须打针,更适于进行长期脱敏治疗的患者,尤其适合儿童患者;疗效与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相称;安全性更高。病人经1到3年的舌下脱敏治疗后,能明显减轻哮喘患者的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部分患者更能达到完全无症状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患者可大大减低使用激素的次数和剂量。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
专家提示:哮喘是一种慢性过敏性的气道炎症,它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虽然哮喘的症状是发作性的,但是气道炎症却长期存在。在不发作的间歇期,病人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其实他像暂时不活动的“火山”,一旦受到过敏原刺激, “火山”就会立刻爆发而出现咳喘症状,严重的在“火山”爆发时可能导致死亡。
小儿哮喘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喘气声音很大
有时候宝宝呼吸声音比较重,其实是正常的,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的呼吸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但是宝宝呼吸声音比较重也有可能是患病的前兆,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宝宝呼吸声音比较重,可能是正常的声音,是由于唾液堆积在咽喉,空气通过通过的因为颤动就会有声音,还有可能是宝宝感冒了,或者是有炎症的出现。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看看宝宝睡得是否踏实,有没有发烧,咳嗽的症状出现。
1个回答
小儿哮喘怎么治疗
关于儿童哮喘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听从医生,哮喘的治疗主要分三大部分:1、避免变应原,哮喘其实是气道的慢性炎症,家长要去医院检查找出变应原以避免接触变应原; 2、治疗病因,目前是使用雾化激素类的药物,还可以用提高免疫或是免疫的抑制性的治疗; 3、治疗症状,哮喘的症状因气道的平滑肌的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对此就是要缓解平滑肌的痉挛。如病情加重,要立刻前往医院治疗。
1个回答
患了小儿哮喘喘息怎样治疗
要仔细观察毛细支气管是否感染,肺部是否有炎症、高热的症状。适当用一些抗生素,如果是有炎症,可以吃些化痰止咳的药,排去体内的痰,严重患者最好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把体内的痰排出去。在服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身体是否不适或有其他过敏的症状,一旦发生要立刻暂停服用。如果肺部有炎症,可以吃些抗感染的药。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灰尘多的地方。
1个回答
患了小儿哮喘干咳怎样治疗
孩子出现哮喘干咳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哮喘不治疗,很容易出现其他的一些并发症,比较常见的有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还容易出现气胸和纵隔气肿等,自由哮喘干咳的情况,注意孩子的保暖,要多让孩子喝点水,饮食清淡。而且要吃些药物来进行治疗,积极给予抗菌素、平喘药物治疗。平时注意观察,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
1个回答
小儿哮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哮喘是一种气道过敏性炎症,发病的原因比较的复杂,很多原因是可能导致哮喘发作的,比如环境因素,饮食结构,药物及病毒,除此之外,空气污染也会引起儿童哮喘的发病,还有一些家庭装修中使用了未达标准的装饰材料刺激儿童的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反复咳嗽,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尽量的防止哮喘发作。
1个回答
小儿哮喘的症状一般有什么
儿童哮喘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伴有呼吸困难,常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小儿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其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常表现为慢性疾病,严重时可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