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小儿心肌病应该怎么治疗好?肥厚型小儿心肌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该疾病的出现严重侵害着患儿的身体健康,同时给患儿的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肥厚型小儿心肌病的症状时,还需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治,以免病情加重。临床上治疗肥厚型小儿心肌病方法有很多,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
如果肥厚型小儿心肌病患儿没有症状,那么心肌病本身是不需要治疗的,不管左室流出道梗阻有多么严重,多数患儿会有一个接近正常人的寿命。这类肥厚型小儿心肌病患儿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等;可以做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同时做好心源性猝死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安装体内自动除颤器(ICD)。
如果肥厚型小儿心肌病患儿有症状,首选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或内科介入酒精消融治疗。药物治疗肥厚型小儿心肌病首选倍他受体阻滞剂,尽可能降低心率,必要时可以把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60-65次/分钟;如果倍他受体阻滞剂效果不满意可以加用异搏定等钙离子拮抗剂;如果效果还是不满意,可以联合应用达舒平等药物。肥厚型小儿心肌病治疗中避免应用扩血管、大剂量利尿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血压低可以应用苯肾提高血压。
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或内科介入酒精消融治疗肥厚型小儿心肌病。外科手术主要是通过升主动脉切口,切除左室流出道肥厚狭窄的心肌组织,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酒精消融是通过介入导管向冠脉内注射少量酒精,使部分增厚心肌坏死,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两项治疗的成功率都比较高,外科手术的远期效果要好些,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介入治疗。因此,外科手术是目前国际上的首选肥厚型小儿心肌病的有创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对于“肥厚型小儿心肌病应该怎么治疗好”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肥厚型小儿心肌病的病情比较复杂,家长带孩子就诊的时候还需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以免误诊误治,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
小儿心肌病在线咨询
更多
心肌病和冠心病的区别是什么?
心肌病和冠心病都是心脏病。主要区别是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劳累,情绪化,体力旺盛,感冒等因素,会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心pal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心肌病主要由心腔扩大,心脏功能障碍引起,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影响心血管系统并引起呼吸困难症状。
1个回答
心机病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收缩性心肌病的超声表现为心包增厚,回声增强;心脏的形状改变,例如心脏的收缩位于房室环处,心脏的形状会像葫芦一样出现;房室大小的改变,主要是双倍的。在放松的中后期,壁活动受限,左心室壁受限。此外,舒张期室间隔出现异常向后运动。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扩张表明肝脏充血的改变;脉冲多普勒表现出二尖瓣舒张期血流呼气的增加,减速时间的缩短等。
1个回答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如下:在第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这与劳累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次,它可能导致心绞痛,心前区疼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第三,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疲劳和头晕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晕厥或休克。第四种类型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并引起心pit和心律不齐的症状。
1个回答
梗阻性心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种类型,药物治疗,化学消融和外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通常采用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片口服,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口服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口服降低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顺应性。化学消融是利用无水乙醇,人为破坏相应的间隔分支,以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当然,手术切除肥大的心肌是最彻底的方法。
1个回答
应激性心肌病危害是什么?
该病的危害一般不大,很少会危及生命,最常见的主诉:急性的胸骨后的疼痛感。但有些患者表现出是呼吸困难或者晕厥,一些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快速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或者显著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有10%的患者,会出现心源休克症状和体征,比如低血压,精神状态异常,肢体发冷,少尿和呼吸窘迫。
1个回答
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最根本的治疗是予控制心室率,减慢心率的药物应用,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美托洛尔,如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给射频消融治疗,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性心室性心动过速,快速性房颤等,均可给予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不错,对于已经形成心肌病,还要予抑制心室重构,抑制交感活性,有心功能不全,还要予抗心功能不全治疗。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