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临床症状明显而多变,病程多不超过6个月,轻型症状,以乏力为主,其次有多汗,苍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不振等,检查可见面色苍白,口周可有发绀,心尖部第1心音低钝,可见轻柔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有时有期前收缩,中型较少,起病较急。
1、卧床休息
动物实验显示卧床休息可预防急性期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半年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2、针对心肌的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效果明显,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日本京都大学内科动物试验证明,泛癸利酮(辅酶Q10) 对受到心肌炎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常应用。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一般认为,为避免病毒感染扩散。发病10天内尽可能不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在疑似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应用仍有争议。
最近国外发表的心肌炎治疗试验显示,在硫唑嘌呤加泼尼松(强的松)组、环孢素加泼尼松(强的松)组及常规治疗组之间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尽管这一研究在成人中进行,但其结果可能适用于儿童。
4、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须及时予以积极的处理。处理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利尿药及扩容纠正酸中毒等,但在洋地黄应用时应注意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出现毒性反应,应避免快饱和,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
5、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滴。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快速进展至室性纤颤(这种情况在小婴儿更易发生)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心肌炎患儿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6、其他治疗
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Drucker等的研究表明人血丙种球蛋白应用后患儿在随访期左心室功能改善,一年的存活率更高。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
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挽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小儿心肌炎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儿童。 2.患有脊髓灰质炎、水痘、带状疱疹、风疹或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 3.使用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儿童。 如果属于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群,需要积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并注意患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如果新生儿明确是心肌炎的话,那么治疗的话,主要是明确它到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消炎痛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其次可以用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1.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的新生儿。 2.早产儿。 3.免疫力较差的新生儿。 如果属于以上人群,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心肌炎病因:30余种病毒感染可以致病,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所致心肌炎最常见。发病机理为:病毒感染直接心肌损害;病毒介导免疫损伤;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1个回答
心肌炎怎样引起的
导致心肌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感染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心肌炎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长期感染的病史,当人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而且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的时候,往往就会引起心肌感染。2、劳累、营养不良、缺氧、免疫力低下、过度饮酒等,这些虽然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都会在感染的前提下,更加容易的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1个回答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
心肌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改变。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类型,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艾可病毒,及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轻型病毒性心肌炎和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胸闷等轻微的表现。重症心肌炎,又称为暴发性心肌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引起循环、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1个回答
心肌炎引起的发热
心肌炎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那么可以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也可以应用药物来进行降温,可以应用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患者要多喝水,而且还要吃一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还要注意情绪的调理,避免紧张以及焦虑。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