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中医治疗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但是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临床表现的症状,可以分为热毒侵心、热传心包、湿毒犯心、痰浊阻滞、心血瘀阻、气阴两虚、阳阳两虚、阳气虚脱证八种类型,根据这8种类型的症状特点,进行辨证论治。

  1、热毒侵心

  证候可以看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咽痛、或伴有咳嗽、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乏力、口干口苦、小便黄赤、舌红、苔薄,脉结代或促。治法用清热解毒和滋养心阴。感受外邪会出现恶寒发热,热邪善攻咽喉出现疼痛,热邪伤积液,出现口干口苦等,热毒会侵袭心脏,导致心脉受损出现心悸、气短、胸闷。

  方药用银翘散加减。用金银花、连翘、麦冬、玉竹、板蓝根、牛蒡子、赤芍、栀子、黄连、竹叶、甘草、薄荷、荆芥、射干、桔梗、玄参。成药选用银翘散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百合固金口服液。如果出现发热很重,或汗出不退者,可以加石膏、黄芩,以加重清里热的力量。如果咽喉疼痛明显,可以加生地、蒲公英、玄参、马勃,加强其养阴、清热利咽的作用。腹痛腹泻者,可以加白头翁、秦皮、葛根、黄连,加强清热利湿止泻的作用。胸闷恶心甚至呕吐较明显者,加法半夏、藿香、佩兰,加强宽胸止呕的作用。胸闷气急者,加瓜蒌、郁金。胸闷痛者,加丹参、元胡,增强其活血通络的作用。心悸怔忡者,加炒枣仁、柏子仁,加强安神定志的作用。

  2、热传心包

  证候可见身热面赤,胸部闷痛,喘促气急,端坐呼吸,头昏心悸,烦躁不安,尿黄量少。重则胸腹灼热,神志昏愦,手足厥冷,抽搐惊厥。舌质红绛、苔干黄,脉细数或细促。治则要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方药用犀角地黄场合白虎汤化裁;犀角,生地,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竹叶,玄参,苦参,甘草。病人可以配合中药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治疗。若身热抽搐者,加羚羊粉、钩藤;肌肤灼热,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通腹泄热;若身热不重而抽搐者,加僵蚕、蜈蚣;神志昏愦者,加菖蒲、郁金;心律不齐,脉促者,加枳实。

  3、湿毒犯心

  证候可见恶寒发热,腹痛腹泻,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困倦乏力,心悸不宁,胸闷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或促或结代。治法用解毒化湿,宁心复脉。

  方剂以葛根芩连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可以用葛根,黄连,黄芩,苦参,连翘,射干,藿香,甘草,茵陈蒿,石菖蒲。表证明显者加防风,苏叶,强其结表的力量;胃纳欠佳者加谷芽,加强消食合胃的力量;呕吐甚者加法半夏,竹茹,苏叶,增强合胃、降腻止呕的作用;腹痛甚者加木香,白芍,大腹皮,增强行气止痛的作用 。

  4、痰浊阻滞

  证候可见胸闷憋气,胸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纳差,身重嗜卧,舌苔厚腻,脉滑、濡或结代。治则用祛痰化浊,温通心阳的方法。

  方药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瓜蒌,薤白,桂枝,半夏,陈皮,黄芪,白术,茯苓,枳壳,丹参,白蔻,甘草。若兼见口苦咽干,苔黄腻者,加胆星,黄芩,佩兰,茵陈,增加其清热化湿的作用;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黄连,栀子,以清心除烦;若身热不扬,头昏头重者,加泽泻,石菖蒲,增强化浊的力量;小便不爽或短少者,加滑石,石苇;若下肢浮肿者,加泽泻,猪苓,车前子,增强利水的作用;畏寒肢冷者,加附子,干姜,增强温阳的作用。

  5、心血瘀阻

  证候可见胸闷刺痛,痛处固定,入夜痛甚,或痛引肩臂,心悸气短,口唇青紫,舌质紫黯或有淤点淤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结代。治则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用血府逐淤汤加减,可以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丹参,牛膝,桔梗,柴胡,枳壳,延胡索,甘草。也可以用丹参注射液活血化瘀。心悸失眠者加炒枣仁,增强安神的作用;倦怠乏力者,加黄芪,党参,增强补气的作用;胸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尿少浮肿者加猪苓,泽泻,增强利水的作用;畏寒肢冷者加桂枝,炮附子,以温阳通络;苔腻痰浊较重者,加瓜蒌皮,薤白,增强消浊化痰的作用;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者,加麦冬,玉竹,五味子,增强补阴的作用。

  6、气阴两虚

  证候可见心悸怔仲,气短乏力.胸闷或痛,失眠心烦,舌红或淡红,舌体胖或有齿痕,苔薄或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或促、结代。治则是益气养阴,宁心复脉。

  方药可用生脉散加味。有炙甘草,人参,黄芪,麦门冬,五味子,酸枣仁,生地黄,阿胶,丹参。可以给予参麦注射液。若阴虚明显者可改人参为西洋参,重用生地、麦冬,加强滋阴的作用;若兼水肿者加茯苓皮,泽泻,猪苓,增强利水的作用;自汗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失眠易惊者,加生龙骨,生牡蛎,以安神;口干渴者,加玉竹,石斛,以滋阴;心烦易怒者,加栀子,郁金,以清热除烦。

  7、阳阳两虚

  证候可见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动则喘憋,甚则不能平卧,头晕胸闷,形寒肢冷,面色不华,口唇紫钳,自汗便溏,舌淡苔白或淡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或细数无力或促、结代。治则是温阳益气,滋阴通脉。

  方药用炙甘草汤加味。炙甘草,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桂枝,熟地,山茱萸,阿胶,丹参,干姜,枳壳。可以给予参附注射液。阴虚明显者选用西洋参。若畏寒肢冷,心悸较重,可加熟附子,以增强温阳的作用;喘咳胸闷重者去阿胶,熟地黄,加瓜蒌,薤白,法半夏,以增强宽胸化痰止咳的作用;心烦失眠,加炒枣仁,生龙牡,增强安神的作用;口干舌燥者,重用生地,加知母;四肢浮肿,加茯苓皮,猪苓,泽泻,车前子,增强利水的作用;胸痛,加川芎,檀香,元胡,莪术,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胸痛痞闷,加苏梗,薤白。长期服药要注意附子、干姜等温燥制品,随时增减其剂量。

  8、阳气虚脱证

  证候可见起病急骤,心悸气短,不能平卧,烦躁不安,自汗,四肢厥逆,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微欲绝。治则是回阳救逆。

  方剂是参附龙牡救逆场加减。可以用红参,制附子,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同时可用参附芪注射液。喘咳胸闷者加瓜蒌,薤白,肉桂,以温阳化痰宽胸止咳。这一证候比较重,可以出现急性循环衰竭,要注意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求医网温馨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在饮食方面,应吃比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病情的不同,饮食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温热毒邪明显的病人,饮食要清淡,多进行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燥热的食物。阳虚痰湿很重的病人要进食一些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肥肝厚味油腻性的食物。

  【参考文献:《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合理用药210问》《病毒性心肌炎中医研究》】

心肌炎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1.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的儿童。 2.患有脊髓灰质炎、水痘、带状疱疹、风疹或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 3.使用过阿霉素、环磷酰胺等药物的儿童。 如果属于以上一种或多种人群,需要积极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并注意患儿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如果新生儿明确是心肌炎的话,那么治疗的话,主要是明确它到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消炎痛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其次可以用点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1.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的新生儿。 2.早产儿。 3.免疫力较差的新生儿。 如果属于以上人群,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1个回答

新生儿心肌炎的病因是什么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心肌炎病因:30余种病毒感染可以致病,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所致心肌炎最常见。发病机理为:病毒感染直接心肌损害;病毒介导免疫损伤;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1个回答

心肌炎怎样引起的

导致心肌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感染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因,往往心肌炎患者绝大多数都有长期感染的病史,当人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而且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的时候,往往就会引起心肌感染。2、劳累、营养不良、缺氧、免疫力低下、过度饮酒等,这些虽然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都会在感染的前提下,更加容易的导致心肌炎的发生。

1个回答

有心肌炎怎么治疗

得了心肌炎,一定要休息,如果病情为重,必须严格卧床休息,然后要进行积极的配合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如果体质比较弱,可以使用胸腺素;营养心肌和支持的药物,有极化液、肌酐、辅酶A、大量的维生素C等进行治疗;还可以口服复方丹参等中药治疗。如果病情危重,还会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等。如果出现有心律失常,还要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引起心肌炎的病毒

心肌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心肌炎症性改变。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心肌炎类型,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其次为艾可病毒,及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可分为轻型病毒性心肌炎和重型病毒性心肌炎。轻型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心悸、胸闷等轻微的表现。重症心肌炎,又称为暴发性心肌炎,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引起循环、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