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胸外科疾病,该病主要是结核菌由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一旦得了胸膜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一定要趁早治疗,那么得了胸膜疾病哪些治疗方法效果好呢?下面我们来一起详细介绍一下吧。
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疾病的治疗。异烟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坝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顿服,连续服药3个月。链霉素每日0.75--1克,肌注,1--2月,与口服药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月。
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有积极的治疗胸膜疾病作用。可用强的松15--30毫克,分3次口服,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减少时,可逐渐减量,一般用药4--6周。
体温38℃以上的胸膜疾病患者可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可以适当起床活动。总的休息时间大约以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消失后仍须持续2~3个月。
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疾病的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月。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肿瘤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化脓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伴感染者用青霉素治疗。
由于结核性胸膜疾病胸液蛋白含量和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连,故原则上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每周2~3次。
胸膜疾病患者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取量约1000ml,最多不要超过1500ml。如抽液过多、过快,可由于胸腔内压力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和循环衰竭。
若胸膜疾病患者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反应,立即停止抽液,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0.5ml,同时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 5~10mg,保留静脉输液导管,直至症状消失。如发生肺复张后肺水肿,应进行相应的抢救。
以上就是针对得了胸膜疾病哪些治疗方法效果好的问题为大家进行的详细讲解了,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也应该有所了解了。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宜早不宜晚,所以一旦有征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间,最后祝广大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胸膜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胸膜炎原因有哪些
多数渗出性胸膜炎是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至呼吸困难,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激发感染时,可有恶寒、发热,病情轻者可无症状。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胸痛是...
1个回答
结核性胸膜炎导致发烧该怎么办
结核性胸膜炎发热的原因,一是处于活动期的结核性胸膜炎,虽然在抗痨治疗,由于用药时间短暂,没能控制住病情。二是合并有胸膜腔积液,可以导致发热,结核病合并胸腔积液会引起发烧。第一,要积极治疗结核病,全程、...
1个回答
左胸膜增厚粘连有好的治疗方法么
胸膜增厚多数不需要治疗,有轻微的胸闷,会因逐渐代偿而减轻或者消失。加强锻炼,扩胸运动,深呼吸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广泛性胸膜增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胸膜粘连症状严重者,则应手术治疗,可做胸膜剥脱术。但手术治...
1个回答
深呼吸时腰右侧痛是怎么回事
深呼吸时腰右侧痛是因为胸膜粘连胸壁神经损伤等胸膜疾病或胸壁软组织而引起的。如患者以前患有结核性胸膜炎等胸腔内炎症,可以出现此类表现,如果明确诊断后可适当应用止疼药物治疗,如胸膜黏连明显,则需要进行手术...
1个回答
做胸膜剥脱术有风险吗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慢性脓胸的一种手术方式,消除脓腔,可最大限度恢复肺功能,是较理想的一种手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有以下优势:1、手术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2、伴有支气管胸膜瘘的脓胸病人,手术同时可充分...
1个回答
乳房下面疼痛是什么症状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在咳时或大口呼息时会有疼痛感,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指导意见:这种情况应当考量是胸膜炎或者是肋间神经炎引来的症状。建议你去医院做个胸片,名诊断以后再对症救治。祝你早日康复面痛这种...
1个回答
到底什么是胸膜疾病?
胸部不适及呼吸困难。可由心源性休克、胸膜炎、脓胸、血胸、胸腔积液,胸膜肿瘤等引起,不同的病变临床表现不同。胸膜疾病通常是由心血管系统疾病或者肺实质疾病引起。胸腔内大量的液体或气体蓄积,尤其是使胸腔内压...
1个回答
请问喉咙里有痰是怎么回事
您好,首先有痰提示呼吸道感染,并且注意要先把烟戒了,痰还是呼吸道炎性分泌物所致,如果不吃药的话,可能很难控制,可以试用雾化吸入观察看看,如果雾化吸入治疗没有作用,还是需要配合口服消炎,祛痰药物 ...
3个回答
请问胸口疼痛怎么办
你好,按你描述的这种情况考虑可能是肋间神经炎的原因引起的,建议服用维生素B12、谷维素治疗,适量运动,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个回答
请问结核性胸膜炎如何治疗
根据你的描述建议去医院拍个胸片检查考虑有胸膜黏粘的可能.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瘦猪牛羊肉;面粉,豆类食物及大豆制品.食用时要煮熟煮烂,切忌生硬不易消化,不利于人体吸收....
3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