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荨麻疹

>

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比较有效

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比较有效

  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比较有效?荨麻疹是临床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学习以及休息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荨麻疹这种疾病容易反复的发作,所以很多荨麻疹患者深受其困扰,甚至多年都得不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那么,您知道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比较有效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大多数的荨麻疹患者是经过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可以获得一个满意的疗效的,少数的荨麻疹患者由于病情比较顽固,对顽固性难治性的荨麻疹患者是可增大剂量或者是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的。H1受体拮抗剂具有比较强的按组胺以及抗其他炎症介质的效果的,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是有效的。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可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者是与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和寒冷均有效。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主要用于治疗抑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2、选用具有遏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的药物

  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比较有效?酮替酚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遏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释放,遏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可口服。曲尼司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3、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荨麻疹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遏制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对荨麻疹的疗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血清病型,压力性及自身免疫性。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得宝松。紧急情况时,用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

  4、免疫遏制剂治疗慢性荨麻疹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疗效时,可应用免疫遏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5、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他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硫代硫酸钠、6-氨基己酸、利血平、氨茶碱等药物可试用。

  6、特殊情况的处理

  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寒冷性,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和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桂利嗪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通过抗组胺、抗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效果较好。对日光性荨麻疹,除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或扑尔敏外,还可服用羟氯喹、沙利度胺或高氯环嗪。

  有关于“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比较有效”介绍就到这里吧。慢性荨麻疹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尽早,越早治疗效果就会越好,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哦。治疗慢性荨麻疹不仅要坚持长期用药治疗,同时也要注意生活护理,适当的进行户外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相关阅读:
患了荨麻疹怎样治疗见效快

荨麻疹在线咨询

更多

荨麻疹和水痘的区别是什么

荨麻疹和水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均不同。 1.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可以表现...

1个回答

划痕性荨麻疹中治疗

减少这些压力性的刺激后,可以口服抗组胺类药物以及抗炎类的药物,例如美能、复方甘草酸苷等进行抗炎治疗,但划痕性寻麻疹在临床上只能缓解,较难完全治愈。对于出现这种划痕性荨麻疹的患者,临床上要建议患者少穿较...

1个回答

4个月宝宝荨麻疹

宝宝患有荨麻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涂炉甘石洗剂,必要时可以服用氯雷他定进行治疗。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查,明确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过敏,然后要从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到过敏原。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

1个回答

脱敏治疗荨麻疹方法

自血脱敏治疗荨麻疹是当前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方式之一,治疗荨麻疹有多种方式,比如像中药调理法,西药控制症状等方法,其实荨麻疹是一种过敏和特殊机体体质引起的,通过自血脱敏治疗方法,对自己之前过敏的物质不再过...

1个回答

感染性荨麻疹会传染

感染性荨麻疹不传染,和传染没有任何关系,只和过敏、人体免疫力有关,如免疫力低下或者吃了特殊的食物,比如海鲜、羊肉、辣椒,或者特殊的药物。建议平常不要吃辛辣刺激或者海鲜等食物,避免精神紧张,不要摩擦皮肤...

1个回答

如何去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之后,我们要积极的查找致敏物质,在洗热水澡之后,首先要仔细的查找洗澡过程中是否使用了沐浴露,洗头膏,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有可能存在导致我们致命的元素,如果有的话,要注意避免或者是更换,都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