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1、血管壁损伤 :肢体外伤时血管壁的损伤;
2、静脉插管或输入各种刺激性液体或高渗液体;静脉曲张,引起静脉内血液郁滞,造成静脉内膜缺氧和变性;
3、异常的血液高凝状态。如创伤、烧伤或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纤维蛋白原和第八因子增多;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急剧升高和骨髓增生性疾病,造成静脉内血栓形成。目前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以下的危险因素有关:
1) 年龄大于 40 岁 8 )截瘫
2) 肥胖 9 )服用避孕药或雌激素
3) 恶性肿瘤 10 )妊娠
4) 近期长途旅行 11 )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动脉栓塞的病史
5) 长期卧床 12 )血液高凝状态
6) 创伤或骨折 13 )心输出量减少
7) 手术
虽然有很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但手术后最常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血流缓慢。据 Lowe 的资料表明,手术后病人的发病率高达 10%-75% 。本病在发病年龄和性别上无特异性。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7.8%。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1.2%,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4.3%,两者共占75.5%;上腔静脉血栓形成20.4%,上肢静脉血栓形成4.12%。其中并发肺栓塞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系指血液因多种原因的影响,在静脉内凝结。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从腘静脉到髂静脉系,均可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待病程进入后期,血栓机化而完全再通后,也可变为深静脉逆流性病变,浅静脉曲张多为代偿性表现,下肢肿胀,酸胀不适,常在短期内即出现踝部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迅速出现皮肤营养不良性改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闭塞期,深静脉通畅试验阳性,静脉压升高,运动后更加明显。血栓再通后,深静脉通畅试验也可阴性,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相似。若鉴别诊断有混淆,可行静脉造影检查确定。
血栓性静脉炎在线咨询
更多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
你好,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是可以采用肝素药物、抗生素药物实施救治,同时还可以采用医用弹力袜、冷敷、物理救治等方式配置救治,这可以纾解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的静脉炎比较严重或者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
1个回答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该如何预防的发生?
对于静脉的血栓炎的患者,主要还是通过抗生素药物所含激素的药物来压制患者的血管炎症,综合防治患者血管炎症的进一步扩张和严重。而且平时饮食当中患者也要特别小心,千万千万不能够喝啤酒,不能够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1个回答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吃哪些食物比较好啊?
你好,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临床诊断比较少见的疾病,一般就有可能跟细菌感染关于。对于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平时饮食要留意尽量清淡一点儿,可以多吃点绿色蔬菜水果比如说香蕉,**,牛奶,苹果,白菜,葡...
1个回答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疗啊
具体的救治还是要根据仔细检查的结果和许多临床诊断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许多对症的救治,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规划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互相配合医生实施积极的救治,不要着急疾病的救治,也是需要...
1个回答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症状?
上师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一般情况下会再次出现寒战,发烫,烦渴,并且伴发头痛,干呕等脑膜刺激和脓毒血症的临床表现,建议患者还是尽快到医院专科门诊实施仔细检查,明确病情后做针对性的救治。患者平时要留意...
1个回答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怎么治?
您的姑姑感觉头晕,而且心情很不好,仔细检查之后有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属于细菌流向上矢状窦引来的静脉炎,多数会有发烫,烦渴,头痛干呕等常见的症状。如果说要诊断这个疾病的话,实施血常规的仔细检查,腰椎...
1个回答
腹壁血栓性静脉炎吃什么水果好
可以吃许多温和的食物,如香蕉、桃子、苹果、樱桃、草莓等。从中医角度讲,腹壁血栓性静脉炎病症的救治原则和饮食宜忌原则以温经通络,温阳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为基础,不可以吃性寒生冷食物。宜食用具备温经散寒祛...
1个回答
腹壁血栓性静脉炎饮食禁忌什么
香菜和辣椒首先是不能够吃的,积极激励患者戒烟并始终保持低脂饮食,密切仔细观察病情的变动,留意体温的变动。定期检查患者的四肢有否浮肿、炎症、深层肌肉压痛、皮肤发绀、静脉冲血等,如有异常,立即通报医生;密...
1个回答
如何治疗深静脉血栓
治疗深静脉血栓市面主要以抗凝治疗为主,即通过抗凝治疗为防止血栓在血管倒流,并且阻止新的血栓合成,同时防止血栓病人最怕的肺栓塞形成。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再华法令给药,治疗关键在于华法林...
1个回答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是由于长时间站立造成下肢静脉炎,这种可能性更大。建议平时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不要走太多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持下肢温暖,避免患下肢感冒,避免长时间接触冷水,睡觉休息时抬高下肢,...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