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

  1.一般疗法

  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病初期,应减少活动,避免创伤,尤其是头部外伤,重度者卧床休息。应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阿司匹林可致出血,亦须避免。给予足量液体和易消化饮食,避免口腔黏膜损伤。为减少出血倾向,常给大量维生素C及P。局部出血者压迫止血。一般病例不需给以特殊治疗。若出血严重或疑有颅内出血者,应积极采取各种止血措施。慢性病例出血不重或在缓解期均不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外伤,预防感染,有时轻微呼吸道感染即可引起严重复发。对出血严重或久治不愈者应进行如下特殊疗法。

  2.输新鲜血或血小板

  仅可作为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可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故输血或血小板不能有效提高血小板数。但有人认为输入血小板后可迅速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而减轻出血倾向。

  3.肾上腺皮质激素

  一般认为激素的疗效系由于:①降低毛细胞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倾向;②减低免疫反应,并可减少PAIgG的产生及遏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好转。目前仍主张在发病1个月内(特别是2周内)病情为中度以上或发病时间虽长,但病情属重度以上的病人应给予激素治疗。用药原则是早期、大量、短程。一般用强的松60mg/m2·d(2mg/kg·d)分2~3次或清晨一次口服。若出血严重,强的松可用至120mg/m2·d口服或用氢化可的松400mg/m2·d或氟美松10~15mg/m2·d静脉点滴,待出血好转即改为强的松60mg/m2·d。一般用药3周左右,最长不超过4周,逐渐减量至停药。

  4.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点

  对重度以上出血病儿,亦可静脉点滴输入大剂量精制丙种球蛋白(IgG),约0.4g/kg·d,连用5天。约70%~80%的病人可提高血小板计数。但此种精制品费用昂贵,一时不易推广。

  5.免疫遏制剂

  激素治疗无效者尚可试用:①长春新碱每次1.5~2mg/m2(最大剂量2mg/次)静脉注射每周一次;或每次0.5~1mg/m2加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连用4~6周为1疗程。用药后血小板可见上升,但多数病人停药后又下降,仅少数可长期缓解。因疗效短暂,故较适用于手术前准备。②环磷酰胺2~3mg/kg·d口服或每次300~600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有效时多在2~6周,如8周无效可停药。有效者可继续用药4~6周。③硫唑嘌呤1~3mg/kg·d,一般一个月后方可显效。这些免疫遏制剂可与皮质激素合用。

  6.其他药物

  近年来国内外试用炔羟雄烯异恶唑(达那唑Danazol,DNZ),这一非男性化人工合成雄激素,治疗顽固性慢性ITP患者,即刻效果尚好,维持效果时间较短,故对准备切脾手术而需血小板暂时上升者有一定价值。

  7.脾切除疗法

  脾切除对慢性ITP的缓解率为70%~75%。但应严重掌握手术指征,尽可能推迟切脾时间。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线咨询

更多

紫癜性皮炎怎么治疗

治疗紫癜性皮炎,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包括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局部可使用皮质的固醇激素制剂治疗,还可以选择具有补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改善症状,如果病情是突然发作,短期口...

1个回答

感染性紫癜治疗方法

一般在感染控制后1个月左右,血小板数量就会恢复正常,但如果出现骨髓再生功能低下或障碍,就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就会持续减少。其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积极控制感染,当血小板严重减少时,可输注血小板...

1个回答

紫癜病引起的原因

紫癜病一般是由于家族遗传或血管退化、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患者平时胡乱服用药物引起的。通常会使患者出现发热、鼻出血、皮肤或粘膜出血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

1个回答

宝宝紫癜症状

一般说来,宝宝得了紫癜后会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紫癜、淤斑等症状。病程以出生后27天内出血多见,以缓慢、持续性渗出为主,常有呕血或柏油样便,其次为脐带出血、皮肤和皮下组织出血,后一种多见于足跟、骶颈等易...

1个回答

色素性紫癜性皮炎怎么治疗

出现色素紫癜性皮炎首先要去除诱因,避免导致下肢静脉压增高,或者回流不畅的各种因素,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目前可以采用当归丸或者复方当归针剂、丹参片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草药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清热除湿的中药进...

1个回答

紫癜是由什么引起的

紫癜是出血点比较小的时候称之为紫癜,常见过敏性紫癜以及血小板低出现紫癜。过敏性紫癜的原因就是对过敏原产生的过敏反应累及到自身组织所导致的。过敏原常见的病毒,细菌,鱼,肉,蛋,奶等,当然也包括尘螨,粉尘...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