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心脏神经官能症

>

心脏神经症的饮食保健常识

心脏神经症的饮食保健常识

  神经衰弱是心脏神经症患者病发之一,患者常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脸红灼热感、失眠、多梦、焦虑、易激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不定位肌肉跳动,腋部掌心出汗,手脚发麻等症状。专家提醒,人们一旦发现自身患上了心脏神经症,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之外,同时还应该重视自身的日常饮食及保健。

  心脏神经症患者宜食:

  在日常生活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习惯,以清淡营养为主,勿食辛辣之物。

  1、西红柿:番茄含的“番茄素”,有遏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番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维生素B2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食用建议:西红柿200克,**,炖汤喝。

  2、百合: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食用建议:百合150克,粳米,大枣煮粥喝。

  3、桂圆:桂圆早已成为一味良药。其主要功能是安神,治失眠、健忘、惊悸。研究发现,桂圆对子宫癌细胞的遏制率超过90%,妇女更年期是妇科肿瘤好发的阶段,适当吃些桂圆有利健康。桂圆的糖分含量很高,且含有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萄萄糖,体弱贫血,年老体衰适合使用。

  食用建议:桂圆50,莲子50,红豆,粳米煮粥喝。

  心脏神经症的食疗:

  1、取熟燕麦粉100克,橘皮末10克,制成麦糊,加蜂蜜调服,分次服用。可治胃肠神经官能症。

  2、新鲜或干的莴苣叶浸泡的汁液,每天晚上饮1~2汤匙,或食用新鲜莴苣,对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律紊乱和失眠患者,有显著疗效。

  3、葵花子30克。葵花子壳嚼服。对失眠,安定情绪,防止老化,预防疾病都有好处。

  4、猪腰500克,山药30克,当归10克,党参20克,油、盐、酱、醋、葱、姜各透量。将猪腰对半剖开,取去网膜及导管,洗净。加入山药等三味中药清炖至熟。将猪腰取出晾凉,切成腰花装盘,浇上各调料即成。分次食用,补益气血。用于气血不足、疲倦乏力、身体不适的患者。

  5、用猪心1个,洗净,加红枣10个炖服,吃肉饮汤。治多梦失眠。

  6、乳鸽1只,黄酒、白糖、鼓油、食油各适量,红枣7枚,冬菇5朵,鲜姜2片,大米150克。将鸽洗净切片,用黄酒、糖、鼓油、食油调汁腌渍。枣去核,冬菇泡软切丝,姜切片,同倒入鸽肉碗中,拌匀。街蒸米饭水开时,将鸽肉、红枣摊于饭上,盖严,用文火焖至熟。宜晚餐用,主治体弱神经官能症、病后虚损症。

  7、鸡肉300克,切成块状,猴菇蘑100克,洗净切片,共煮汤,调入调料食用,连服数天。鸡肉含蛋白质丰富,味道鲜美,易为人吸收。猴菇蘑含有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以及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酰胺物质,可治神经官能症。身体虚弱,特别是伴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食用更佳。

  8、枣子7枚,枸杞子20克,和**2个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连续服用。健脑益智,适心脏神经官能症用于失眠、健忘者食用。

  9、桂圆、莲子、五味子、核桃等对脑力衰退、健忘、烦躁等症状都有一定疗效。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线咨询

更多

心脏神经官功能症的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表现在心脏的有胸闷、心慌、气促、胸痛、呼吸困难,疼痛的部位不定,呈点状,呈针刺样、电灼样、隐隐的痛,这种疼痛与运动及劳累无关,深吸气或叹气后可以好转。另外它还会有手掌多汗、手颤抖、...

1个回答

左胸处疼痛可能是什么原因

左胸处疼痛可能是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劳累之后,情绪激动之后会诱发疼痛症状的发作以及加重,在青年人群发生比较多,可以口服药物来止痛治疗,注意休息,不能劳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在活动之后也会导致局部症状的出...

1个回答

小孩子的正常心跳是多少

每分钟心跳频次的正常范围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年龄段相应正常范围也是有所区别的。新生儿正常心率是120~140次/分。小于一岁的儿童,标准心率范围是110~130次/分。而1~3岁的儿童,标准心率范围是...

1个回答

小孩心跳痛心跳的历害是怎么了

孩子在各阶段的心跳都是不相同的。一般在新生儿期,脉搏通常是在120~140次每分钟。1~2岁的孩子,脉搏通常在110~130次每分钟。2~3岁的孩子脉搏通常是在100~120次每分钟。4~7岁的儿童,...

1个回答

怎么知道胎儿心率是否正常

胎儿的胎心最早在孕10周就可以通过仪器测出来,胎儿心率是指胎儿在宫内的心跳节律。通常胎儿心率应该在110次每分至160次每分之间。在孕期要求绝大部分时间段胎心率都要在这个范围以内,可以偶尔超出这个范围...

1个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心律变快怎么办

长期如此下去可能越来越严重,也会影响生活等各个方面,针对这类疾病可以采用纯中药治疗的,中药是从内部调养,从根本上治疗的,对症用药,可以再结合针灸,舒经通络、平衡阴阳、调养人体十二经脉。也可以去医院仔细...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