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心脏神经官能症

>

冠心病康复之运动“课程表”

冠心病康复之运动“课程表”

  很多人认为,冠心病是“终身疾病”,一旦得上,就意味着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已经离自己远去,自己再也无法摆脱“病人”的称号,今后只能与药物为伴,终日“枯坐”度过余生。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冠心病是终生疾病”的观念应该改变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溶栓、冠脉搭桥、支架植入、激光打孔等许多措施治疗冠心病。加上其发病机理进一步被阐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调脂、抗凝等药物防治冠心病,使其症状消失,而且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冠心病患者不应放弃希望,而应以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战胜病魔。

  康复,从运动开始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主要是指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康复,又以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最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

  我们知道,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然而,运动是冠心病康复的中心任务,对预防复发、改善心境、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把握“静”与“动”的度,又以什么时候开始运动为好呢?对这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 心肌梗死后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24~48小时后,血压、心率、心律稳定,如果无合并症者即可下地活动,但仅限于室内生活自理。

  ● 采用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的患者,若血压、心率、心律稳定且无合并症,在卧床24~48 小时后可以开始床上活动,从抬高床头开始,一般在第5天过渡到下地活动。

  ● 对于溶栓未通或未溶栓患者,如果无合并症,第3天开始床上活动,一般在第10~14天时过渡到下地活动。

  运动康复“课程表”

  由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差别很大,笔者以未进行介入或溶栓治疗(或治疗未成功)的患者为例,制作了一份运动康复“课程表”,可以在自己的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在医院内参照执行。

  发病第2~3天抬高床头45度,持续15~30分钟。

  第4~7天床上伸展上肢5次,伸展下肢5次,做深呼吸5次。每天完成2套。

  第2周在床上直立静坐,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可在床上或床边坐位洗脸、吃饭;坐椅子,每天2次,每次5~10 分钟;床边站立每天2次,每次5~10 分钟;床边走动,每次10~20步,每日2次;室内步行,每次10~20步,每日2次。

  第3周病区走廊步行,从每日1次,不超过50米开始,每日递增,至周末时达到300~500米,行走不要求速度,可以自由速度步行。

  第4周可以在室外步行,每日步行2次,周末时应能在步行中上下1次二层楼。

  4周之后,患者就可以根据医生对病情的把握,测算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选择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动态型运动(避免举哑铃、搬重物、掰腕子等静态型运动)进行后期的康复锻炼了。

  运动中的安全备忘

  冠心病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自觉症状,如有没有胸闷、胸痛,有没有眼前发黑、头晕、走路不稳等,这些都是心脏负担过重的信号,此时应休息或减少运动量。并且,不要饱餐后马上就去锻炼,一般要等饭后1小时再去,以免造成血液大量供应胃肠而引起心脏缺血。如果有条件建议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此外,很多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这些患者在进行运动疗法时应监测血糖并及时调整药物,并避免在餐前运动,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和酮症酸中毒。

  除了运动康复疗法外,患者还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和配合医疗的积极态度。下期康复之路栏目,将继续介绍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和心理康复。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线咨询

更多

心脏神经官功能症的症状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表现在心脏的有胸闷、心慌、气促、胸痛、呼吸困难,疼痛的部位不定,呈点状,呈针刺样、电灼样、隐隐的痛,这种疼痛与运动及劳累无关,深吸气或叹气后可以好转。另外它还会有手掌多汗、手颤抖、...

1个回答

左胸处疼痛可能是什么原因

左胸处疼痛可能是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劳累之后,情绪激动之后会诱发疼痛症状的发作以及加重,在青年人群发生比较多,可以口服药物来止痛治疗,注意休息,不能劳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在活动之后也会导致局部症状的出...

1个回答

心血管堵塞应该怎么办

心血管堵塞具体要看堵塞的严重程度,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保守治疗。如果堵塞严重,血管狭窄程度大于75%,可以考虑介入手术。如果血管堵塞的非常复杂,那么需要进行搭桥手术。具体方式都需要进行冠...

1个回答

心血不足的症状是什么

心血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发作时心前区疼痛。大多数心前区位于胸骨后,这发生在活动和疲劳期间。表现为心前区闷痛、胀痛、灼热感,有时伴有肩背部放射痛,甚至出汗、濒死感,有时放射至左手无名指。此外,...

1个回答

小孩子的正常心跳是多少

每分钟心跳频次的正常范围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年龄段相应正常范围也是有所区别的。新生儿正常心率是120~140次/分。小于一岁的儿童,标准心率范围是110~130次/分。而1~3岁的儿童,标准心率范围是...

1个回答

小孩心跳痛心跳的历害是怎么了

孩子在各阶段的心跳都是不相同的。一般在新生儿期,脉搏通常是在120~140次每分钟。1~2岁的孩子,脉搏通常在110~130次每分钟。2~3岁的孩子脉搏通常是在100~120次每分钟。4~7岁的儿童,...

1个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吃什么药较好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需要有对症下药的,建议及时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用药。日常保健是很重要的,注意自我重新调整,始终保持心情舒畅,深度睡眠充足,防止情绪紧张,多做些体育锻炼,或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1个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肌缺血是一个病吗

这不是个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理性疾病,心肌供血不足是器质性疾病。建议注意休息,始终保持充足的深度睡眠,你这个年龄的人基本都是心理性的原因导致的,放平心态,多加锻炼身体就可以了,期望对你有帮助。不同...

1个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该怎么检查

心脏仔细检查除外器质性心脏病就可以确诊心脏神经官能症,所以它是个排他性确诊,没专门针对此病的仔细检查项目。用药方面可以适当用调整植物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等,自我心理重新调整很重要,如果客观仔细检查没问...

1个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引发的早搏有猝死的可能吗

首先您不必紧张,即使是频发早搏也是可以治疗的,您的担心也是有必要的,所以只有尽快到医院进行24小时心电图的仔细检查,明确早搏的性质,数量及其他有关问题后,及时治疗就可以防止病情的严重,针对本次诊病,始...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桐梓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修文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开阳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彭水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安吉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长兴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德清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象山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云和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景宁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庆元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松阳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遂昌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缙云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青田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嵊泗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岱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龙游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开化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常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衡阳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大竹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桂东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开江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宣汉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桂阳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蒲江17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详细地址) 临武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大邑17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嘉禾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金堂17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汝城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详细地址) 和龙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安仁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2025年更新) 龙井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永兴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珲春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宜章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敦化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图们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