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青年人,还有一些女性,常常向医生诉说有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全身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尤其听了异常响动会有明显心悸感觉,有的甚至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可是大多数人经医生的详细检查,包括心脏听诊、胸透、超声心动图等,却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个类型,是指以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紊乱。归纳起来,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有以下五大特征:
一、患者常在精神受到刺激或过度劳累之后发病。
二、病情波动大,时好时犯,有时甚至在一天之内发作数次,但很少呈进行性加重。
三、主要症状有心悸、焦虑、恐惧、呼吸不畅、常深吸气、心前区有胀闷感或灼热感并伴有刺痛或隐痛,多伴有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多汗、神经过敏等神经衰弱症状或神经衰弱病史。查体可见患者的心率加快,但每分钟不超过120次,偶尔有早搏,但无其它阳性体征。
四、患者在发病时若轻度活动、转移注意力、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深吸气后常可使症状得到缓解,而口服硝酸甘油则无济于事。
五、相当一部分患者的亲人或朋友中有死于心脏病的人,或自己曾经护理过心脏病患者,或自己曾被某医生诊断过心脏病。
一般来说,患者若有心脏神经衰弱的表现,无客观阳性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阴性,即可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不是器质性心脏病,它是由于患者的心理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心血管功能失调综合征。一旦患者被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预后是良好的,它既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又不会增加患者罹患其它疾病的机会。②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不宜住院治疗,可在家或门诊治疗,因为住院反而容易使患者的病情恶化。患者的亲友和同事要对患者多一份理解和鼓励,以帮助其早日摆脱困境。③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谷维素、安定、复合维生素等。④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因为静养反而对疾病的康复不利。具体的运动方式和持续时间可视患者的年龄、体力和病情轻重而定,一般以轻柔的太极拳、气功、散步等为宜。患者在运动时应以不觉累为原则,切忌盲目地加大运动量,更不可急于求成。
但需要强调的是,绝经后女性,如有上述不适,一定到专科医院详细检查, 以避免遗漏真正的冠心病。
心脏神经官能症在线咨询
更多
左胸处疼痛可能是什么原因
左胸处疼痛可能是有心脏神经官能症,在劳累之后,情绪激动之后会诱发疼痛症状的发作以及加重,在青年人群发生比较多,可以口服药物来止痛治疗,注意休息,不能劳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在活动之后也会导致局部症状的出现,是冠状动脉痉挛的一种表现,也可能肺组织感染之后出现了胸膜炎,也会表现局部的刺痛。
1个回答
心血管堵塞应该怎么办
心血管堵塞具体要看堵塞的严重程度,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保守治疗。如果堵塞严重,血管狭窄程度大于75%,可以考虑介入手术。如果血管堵塞的非常复杂,那么需要进行搭桥手术。具体方式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动态影像后决定治疗方案。无论是哪种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需要选用抗血小板药物。
1个回答
心血不足的症状是什么
心血不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发作时心前区疼痛。大多数心前区位于胸骨后,这发生在活动和疲劳期间。表现为心前区闷痛、胀痛、灼热感,有时伴有肩背部放射痛,甚至出汗、濒死感,有时放射至左手无名指。此外,像一些艰苦护理不足的症状,疲劳和虚弱可能会发生,特别是在活动后,你会感到出汗不足,心悸和胸闷。心脏供血不足的一些症状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运动后的压痛、腹痛和颈紧。
1个回答
小孩心跳痛心跳的历害是怎么了
孩子在各阶段的心跳都是不相同的。一般在新生儿期,脉搏通常是在120~140次每分钟。1~2岁的孩子,脉搏通常在110~130次每分钟。2~3岁的孩子脉搏通常是在100~120次每分钟。4~7岁的儿童,脉搏通常是在80~100次每分钟。心率的变化与孩子运动睡眠情绪,发热,都有很大的因素。给孩子测量脉搏时,一定要在孩子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1个回答
怎么知道胎儿心率是否正常
胎儿的胎心最早在孕10周就可以通过仪器测出来,胎儿心率是指胎儿在宫内的心跳节律。通常胎儿心率应该在110次每分至160次每分之间。在孕期要求绝大部分时间段胎心率都要在这个范围以内,可以偶尔超出这个范围,但是时间不能太长,应该很快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如果胎心率长期超出正常范围,就要怀疑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或心脏电结率异常。应该做B超以及胎心监护,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1个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心律变快怎么办
长期如此下去可能越来越严重,也会影响生活等各个方面,针对这类疾病可以采用纯中药治疗的,中药是从内部调养,从根本上治疗的,对症用药,可以再结合针灸,舒经通络、平衡阴阳、调养人体十二经脉。也可以去医院仔细检查治疗。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