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引产

>

药物引产注意事项

药物引产注意事项

  药物引产:药物引产又称药流,药物抗早孕是指在怀孕早期不须手术、而用注射或服药的方法达到人工流产。应用药物使妊娠中止,是近20年来的最新进展。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Ru 486)和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前者使子宫蜕膜坏死、宫颈软化,后者使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药物流产简便、有效、无创伤,幸免了进宫腔操纵可能造成的并发症。目前用于中止8周以内的妊娠。完全流产率已经达到90%—95%。适用于妊娠49天以内无禁忌症者。做药物流产的女性首先要服用米非司酮1500mg,48小时后再服用米索前列腺600Ug。继发子宫收缩、腹部出现疼痛,多数在6小时内排出胚胎,少数于一周内排出。如果排不干净则会连续妊娠,还需进行器械性人工流产。在流产过程中,除下腹疼痛外。有些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及发热症状。药物流产后出血量较多,出血时间均匀10—15天,成功率只为90%低于器械性人工流产。关于工作繁忙,流产后无法充分休息的患者,选择药物流产应十分慎重,否则会因出血时间长、流产失败而造成贫血、感染及再次刮宫等不必要的麻烦。

  药物流产目前在全世界四个国家开展(法国、英国、瑞典、国内)。流产药物(Ru486)最早是法国的Roussel—Uclof公司生产。当然它有出血多出血时间长、流产易失败等缺陷,但对很多惧怕器械性流产的女性还是很适合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药物流产切不可自行服药,一定要医生指导和监视下使用流产药物,以免发生生命危急。

  不适合做药物流产者为孕期已长、胎囊大、孕妇年龄大,半年内有过人工流产史或剖宫产史、正处于产后哺乳期、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

  当然药物流产有不少优点,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及副作用,因此不能像感冒发热,自己到药房买几片APC吃那样简单,而且为了保证妇女健康,严厉禁止在一般药房出售流产的药物,药物流产者必需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进行。

  进行药物流产的一般程序如下:

  (1)用药前严厉筛选,包括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检和妇科检察,作实验室检察,如尿妊娠试验、阴道清洁度、滴虫和霉菌、血常规和血型,必要时做B超检察。

  (2)医生具体交待服药方法、药物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征得同意后方可用药。

  (3)目前常用剂量:米非司酮用量为150~200毫克,可以顿服或分次于3天内服完。于第3天到加用前列腺素制剂:卡孕拴1毫克置于阴道内或米索前列醇60O微克口服。在中观测6小时。

  (4)流产过程中的监护:住院观测期间除注意血压、脉搏、药物副作用外,所排出的大小便均需保存在干净便盆内,由专人检察并记录有无胎囊及其排出时间,胎囊大小和出血量。如排出胎囊前后有活动性出血,可给宫缩剂或马上刮宫止血。

  (5)观测6小时后如胎囊仍未排出,出血未几,可回家,按医生规定日期随诊。如在家中排出组织,须带给医生察看。

  专家最后提醒各位患者朋友说:一旦有疾病的征兆应该及时的进行检查,一旦确诊千万不要慌张,及时的和医生进行交流来对疾病进行系统的治疗。

引产在线咨询

更多

刚做完引产手术吃什么

引产后一般的蔬菜都可以吃的,只要不吃冷的,或是刺激性的就可以。至于泌乳的情况,等体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自然就会消失。引产后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禁止坐浴、禁止阴道给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尽量卧床休息,...

1个回答

引产后子宫感染症状

引产以后子宫感染的症状,如果引产不久就发生感染,主要表现低热、恶露增多或是不走,混浊还有臭味,小腹疼痛以及有压痛,严重的可能出现高热、寒颤、头痛,如果及时控制感染,子宫内膜数日可以恢复,如果治疗不彻底...

1个回答

做了引产要注意什么

引产术后首先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有无腹痛,如出血较平时月经量多,应及时医院就诊。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和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恢复。术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外阴清洁;禁性生活1个月,禁止盆浴避免感染...

1个回答

引产住院要带什么东西

引产住院需要带计划生育部门开具的引产证明,如果是病理性引产,需要带疾病证明。住院,还需要带一些拖鞋,毛巾,以及日常的洗漱用品。引产一般需要住院3-5天,住院当天较好空腹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需要抽血化验...

1个回答

引产有什么危害

在怀孕以后,如果做引产的手术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在引产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他出血,从而造成贫血的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在引产手术以后,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妇科炎症,有可能会造成输卵管堵塞,这...

1个回答

引产注意什么

引产的注意事项有:引产术前一个星期之内不能性生活,手术前一天需要洗澡、替换衣服,不要受凉引起感冒。手术当天早上不能吃饭,可以喝点糖水,如果手术当天测试体温两次超过37.5℃时,是不能手术的,应改日手术...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