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眼肌疾病

>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案例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案例

  隋某,男,54岁,干部,于2000年10月29日就诊。

  患者因工作繁忙劳累过度,于2000年7月16日出现右眼睑下垂,在当地医院用新斯的明等药治疗,病情一度好转。20天后又因劳累过度再度复发且症状加重,右眼睑下垂伴复视,视物模糊,当地医院再用上述西药治疗,疗效不显,来京在同仁医院诊治,经同仁作新斯的明试验及有关其他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于2000年10月23日来我们专科门诊就诊。

  就诊时体检:

  (1)右眼睑下垂,眼裂为:左眼:10mm 右眼:5mm

  (2)右眼球活动受限:外展露白:3mm  内收露白:2mm有明显复视,身体震动后复视更甚.

  (3)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4)颈肌正常、无吞咽困难及咀嚼无力现象,呼吸均匀、语言清晰、面部肌肉正常。

  实验室检查:

  (1)免疫球蛋白测定:

  IgG:9.24mg/ml

  IgA:0.98 mg/ml

  IgM:1.21 mg/ml

  (2)Achr?Ab:0.126nM

  就诊时全身情况:

  右眼睑下垂伴复视,视物模糊,右眼球活动受限,面色发暗,夜寐差,食欲尚可,二便调.舌质暗红少苔,舌体胖大,脉沉细无力.

  就诊时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中医病名:睢目

  辨证:肝脾肾俱亏,肝风内动,风痰阻络

  治则:镇肝熄风,健脾化痰通络

  五行综合疗法治疗

  15天后,患者自觉复视明显减轻,余证同前.继服原方,第25天患者自觉抬睑明显有力,复视基本消失,右眼球活动较就诊时灵活.继服原方,服至一个半月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右眼睑下垂明显改善,测眼裂:9mm左右,基本与左眼裂等大,右眼球活动受限减轻,右眼外展露白由原来3mm减小至1mm,右眼内收基本不露白,复视消失,双眼视物较清楚,病情明显好转后嘱其继续治疗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眼肌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如何缓解眼疲劳

建议您平时可以多做眼部推拿,还可以做个冷敷,能有效的缓解眼疲劳,必须增强日常护理,防止过度操劳,以免引起眼部疾病,注意休息,确保深度睡眠充足,尽量少熬夜,可以适当的用些眼药水,多遥望远处绿植,防止长时...

1个回答

什么能缓解眼疲劳比较好

眼睛疲劳的话,建议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眼睛休息,不要长时间的用眼睛,也不要熬夜,平时得空的时候做个眼部推拿,有利于缓解症状。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且期...

1个回答

缓解眼疲劳热敷还是冷敷

缓解眼疲劳首先是要让眼睛休息,另外可以通过冷敷与冰敷交错来缓解疲劳,防止熬夜,确保充足的深度睡眠,另外可以做眼保健操,去正规的医院出售许多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使用。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1个回答

缓解眼疲劳的眼罩有哪些

缓解眼疲劳的话,可以决定许多有发烫作用的眼罩,目前市面上许多品牌的、安全有基本保障的眼罩是可以决定的,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多让眼睛休息,防止眼部太过疲劳了。不要有任何的心理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且期间...

1个回答

眼皮跳怎么缓解?

如果眼皮颤动一般又称眼睑痉挛,眼睑痉挛有许多因素,有些是由于歇息不好,用眼过度,也有些是因为神经性的,建议可以先用毛巾冷敷仔细观察几下,不行了的话就服食许多营养神经的药物。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

1个回答

请问眼睛长息肉怎么治疗

奴状翼肉, 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 可以先外用金牛眼药, 涂抹, 治疗。 ...

2个回答

对于右眼老跳是什么导致的?

眼皮跳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眼皮跳,不少人经历过,其发作是一过性的、间歇性的,发作时间很短,常常只是几秒钟,跳动程度也不严重。多半是休息不够、疲劳或是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和药物所致。这种眼皮跳,...

3个回答

想知道右眼老跳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这位患者你好,眼皮无故跳动属于人体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一般情况下无需治愈经过一段时间自行好转。而造成眼皮跳的原因主要有眼部疲劳,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常也异常忙碌,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人会累,...

3个回答

慢性结膜炎是怎么形成的

慢性结膜炎中医跟肝有关,建议用菊花 夏枯草 薄荷 常规药物 木贼草 石决明 桑叶等药物治疗 ,因导致眼肌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前必须了解其病因,实施对症治疗原则。而且生活中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建议平...

1个回答

眼睛睁不开怎么回事

这是眼肌无力引起的,可能跟神经损伤有关系,建议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片和维生素B1片,清淡饮食。 ,因导致眼肌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前必须了解其病因,实施对症治疗原则。而且生活中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

3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