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保健

>

这些黑色食物 你确定补对了吗

这些黑色食物 你确定补对了吗

  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很大一类是黑色的。常见点的有黑大豆、黑小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也有相对少见的,比如黑枣、黑枸杞和黑蒜。

  黑色食物为什么是黑的?

  不同黑色食物,含有的黑色素成分不尽相同。一般,黑色动物食物,是因为身体上的黑色素沉积。

  少数黑色食物,原本并不是黑的。

  比如,黑蒜。它其实是普通白色大蒜,经过长时间的低温加热,产生了叫「非酶褐变」的化学反应,从而变成了黑色。

  多数黑色植物,其实是紫色的。

  黑大豆、黑米、黑枣、黑枸杞,它们的黑色其实是由花青素提供的,也就是说和蓝莓、葡萄皮、紫甘蓝其实一样。当花青素浓度很高时,就会紫得发黑。

  黑芝麻,主要也是与花青素相似的黄酮类和花色苷类物质。

  黑木耳,黑色是由多酚和吲哚等氧化聚合而成的。

  而花青素、花色苷、黄酮等,其实都属于「多酚」类大家族,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当然,黑色食物还跟含有的铁等多种矿物质的颜色有关。

  黑色营养,要这么吃

  预防和控制三高,宜多吃。

  多酚类物质被证明有减缓血糖上升、降血脂的效果,而且植物类食物的膳食纤维都不错。所以,日常饮食中可以有意地增加多种多样的黑色食物。

  肠胃不好的朋友,要适量。

  富含多酚的黑色食物,可能并不那么友善。所以,一是注意要少吃;二是注意烹调要彻底,尽量提前浸泡、煮得久一些,煮得软烂一些,少量多次地吃,可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

  1. 黑米,优秀的全谷物主食

  黑米(也叫紫米),其实也算是没有精加工去掉外皮的糙米。它的铁含量非常突出,而且膳食纤维、维生素 B1 的含量都很高。

  2. 黑大豆,和黄豆一样当「肉」吃

  黑大豆和黄(大)豆一样,都是大豆类的,含有 16% 左右的脂肪、35% 以上的蛋白质,可以作为肉的优质替代品。

  黄豆怎么吃,黑大豆就怎么吃,可以试着喝黑豆豆浆、吃黑豆腐。推荐每天吃 35 克左右的大豆,或等量加工的豆制品。

  3. 黑木耳、黑香菇,高纤维的「清道夫」

  黑木耳中特有活性成分木耳多糖,是不错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还有不错的钙、磷、铁,其中铁的含量在食用菌藻中**。

  每天吃 100 克左右的鲜木耳、海带和其它食用菌菇,对于预防三高、控制食欲、促进排便都是有益的。

  4. 黑芝麻、黑花生,小心油多

  黑芝麻,是富含脂肪油料种子,以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很多人误信「多吃黑色食物能生发、黑发」,整勺整勺地吃黑芝麻,可能不知不觉中是在「喝油」,减肥的话不能多吃。营养不良、体重偏低者,倒是可以常吃芝麻作为营养补充。

  适量的黑芝麻混合着搭配其它菜肴,是不错的选择。连同其它坚果类食物(瓜子、花生、核桃等),一天吃一小把(不超过 20 克),足以。

  黑色营养,并不特殊

  黑色食物确实是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在谷物、蔬菜、坚果、豆类等各大类中都有。但这不代表,黑色食物有特别过人之处。

  盲目追捧黑色食物,迷信那些「有的没的」的神效,有时只是浪费钱。

  1. 黑枸杞,徒有「软黄金」虚名

  因为商家宣传黑枸杞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功能、缓衰老、美容养颜、治月经不调、缓癌」等健康功效,**甚至交易到每公斤 4 400 块。

  而黑枸杞,其实只是比普通红枸杞多了点花青素,而已。经济条件好的话,偶尔吃吃就行。

  2. 黑蒜,刺激性变小的大蒜

  鲜大蒜变成黑蒜之后,蒜氨酸和各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与活性,是会有所增加。但说「缓癌」「降压降血脂」,也是夸大的。

  黑蒜的好处是,口感变甜、变绵软,对肠胃有刺激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减少,吃完之后不会有强烈的口气。不习惯吃大蒜的朋友,偶尔换换花样、吃吃也行。

  3. 乌(骨)鸡,黑色素没有保健作用

  黑色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对于乌鸡的营养就没有任何贡献。只不过,乌鸡的生长期比普通肉鸡要长一些,鸡肉的蛋白含量更高更劲道,风味更鲜更浓郁。

  那些说乌鸡特别「补」,对女人特别好的说法,纯属想让你多买点。

  真正的「补」,在于均衡合适

  没有提到的黑色食物,还有不少:黑玉米、黑枣、黑荞麦、黑鱼、甲鱼、黑猪……

  大家一定经常听到「黑色大补」「黑色补肾」的说法。

  传统医学上的「补肾」和现代医学上的肾病群体的营养需求,完全不是一个问题。而无论是对于性功能,或是肾脏健康,目前都没有任何科学理论能证明,单单通过吃一种或一类特定食物,就能够达到「补」或强身健体的效果。

  讲究养生保健,注重饮食营养,是好事。

  但真正「补」的营养是:什么颜色的食物,都要吃得全面,而且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保健在线咨询

更多

哪些饮食搭配有利于治疗阴道炎

在患有阴道炎症的时候,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比如可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香蕉、猕猴桃、还有芹菜、西葫芦,这些都可以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要多喝水、勤换洗内裤,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但是...

1个回答

怎样从饮食方面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粳...

1个回答

夏天如何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的工作:1、保持外阴清洁,建议用清水清洁外阴,并经常更换内衣。2、注意经期卫生,经常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繁殖,引起外阴炎症,病原菌会逆行感染并导致阴道炎症,月经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1个回答

1岁宝宝饮食

一周岁宝宝的饮食仍然应该以母乳或者婴儿配方奶为主食,那么还可以吃适当的辅食,一般可以吃比较软的饭,或者稀饭、面条等等,也可以吃剁碎的肉、蔬菜,**类,鱼肉,豆制品,还有汤菜类及一般的水果等等,都是可以...

1个回答

二岁半宝宝饮食

2周岁宝宝基本上可以吃各种普通食品,饮食种类一定要多样化,辅食喂养的同时要注重喂奶,保证宝宝的营养全面。2周岁宝宝饮食安排需要多样化,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处于比较关键时期,多样化也是...

1个回答

五个月的宝宝饮食

5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要从米粉、米糊开始,然后可以吃一些蔬菜泥以及水果汁,可以先从苹果、香蕉开始,添加蔬菜泥较好是从胡萝卜、马铃薯、南瓜开始,孩子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

1个回答

宝宝生病期间饮食

其实宝宝生病后,消化功能难免会受到影响,食欲必然有所下降。这时候作为父母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而应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调整饮食计划。科学合理的营养调配不仅有助于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还可促使其...

1个回答

2岁半宝宝的饮食

宝宝由于身体所需,在宝宝六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的添加辅食,增强宝宝的营养。宝宝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有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但是宝宝的胃部发育还不成熟,应该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可以吃...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可能关注

澄江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清单 (附十月具体位置合集) 宣威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十月具体位置合集) 楚雄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出炉(附十月具体位置合集) 大理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汇总(附十月具体位置合集) 子长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彬州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旬阳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神木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华阴14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韩城14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兴平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兴化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泰兴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靖江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句容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扬中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丹阳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仪征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高邮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东台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筠连亲子鉴定优质机构汇总(附2025机构完整地址册) 江永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2025年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天气炎热白癜风防晒 高县亲子鉴定优质机构汇总(2025版机构位置总名录) 蓝山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详细地址) 长宁亲子鉴定优质机构汇总(2025认证机构地址汇编) 新田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2025年更新) 白癜风的人能吃哪些调料 江安亲子鉴定优质机构大全(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营山亲子鉴定优质机构大全(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东安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蓬安亲子鉴定优质机构大全(2025十月官方汇总) 白癜风遗传风险有多大 道县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南部亲子鉴定优质机构大全(附2025精选机构名单) 宁远14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西充亲子鉴定优质机构大全(附十月机构具体位置合集) 日本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通道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北川亲子鉴定优质机构大全(附2025**指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