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保健

>

多吃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醋不能减肥

多吃醋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醋不能减肥

  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喝醋,因为常喝醋能够软化血管,而且知道很多朋友计划着自己的减肥大计,以期夏天来临之前恢复自己的窈窕身段,又有朋友开始喝醋,说既可以消食,还可以减肥。

  其实“吃醋有益健康”的说法流传已久,美国在5、6年前十分流行喝苹果醋,还有好几本相关的书问世,教人怎么喝醋健身。钟爱醋的日本人更把醋视为预防百病的万灵丹,各种醋疗法像是醋蛋、醋豆常常掀起一阵饮食风潮。也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里力行喝醋。民间 关于吃醋对身体的好处说法众多,像是吃醋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降血压、防止血管硬化、调整血液酸碱值来预防疾病、帮助消化、甚至减肥等等。而这些五花八门的健康论调究竟哪些正确可信?哪些又缺乏科学证据?

  ●醋不能调节血液酸碱值

  不少人每天喝醋养生,是因为相信醋在口感上虽是酸性,进入人体却为碱性食物,所以能调整血液的酸碱值,让人不容易生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呈弱碱性(约为PH7.4)。营养师指出,国外曾有少数研究发现,血液偏碱的人,身体比较健康,而偏酸的人,患疾病的风险比较高,民间也有所谓吃肉会让体质变酸,吃蔬菜、水果、喝醋等可以调整体质,恢复到偏碱性状态的说法。

  但是,改变血液的酸碱值,真的能靠吃某些食物就能办到吗?

  不少西方营养学家指出,目前根本找不出科学根据证明这种说法,就连中医也不认同这种靠饮食改变身体酸碱值的论点。西方营养学认为,人体自有机制维持血液的酸碱值平衡,这牵涉复杂的酵素作用,恐怕不是只靠吃某些食物能改变的。

  ●醋不能减肥

  喝醋减肥法曾经风行一时,日本、台湾就流行过将黄豆泡在醋里腌渍成醋豆,声称每天早晚吃10~20颗,就能达到减肥效果。所持论调是醋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作用,防止脂肪堆积,但是营养专家对此都摇头表示,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研究支持这种说法。

  有营养师推论,如果真要说喝醋能减肥,可能是大量喝醋喝饱了,吃不下其它东西,或是以吃醋豆取代了平常的高热量零食,相对之下,热量摄取减少。

  不过,这种减重法无法持久,长期下来造成营养缺乏、不均衡,大大耗损健康,翁慧铃提醒,相反地,有些醋商品如水果醋饮料里会加入大量的糖来提升口感,热量并不低,购买时可注意成分表中是否列有糖,或是营养标示的热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所以喝醋能否减肥,令人怀疑。[page]

  ●醋能开胃

  夏天的闷热让人胃口尽失,吃一些凉爽、带酸味的料理可以激起食欲。用醋调味是简单的方法之一,如用醋及橄榄油制成热量较千岛酱低的油醋沙拉酱,用醋、蒜末辣椒末等凉拌海鲜,或是用醋腌渍小黄瓜、莲藕、苦瓜,做为夏日餐前的开胃小菜。

  营养师建议,让胃口不好的慢性病病人和味觉退化的老年人适量吃些醋,可以调节食欲,改善进食情况。

  ●醋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

  适量吃醋对一些原本胃酸分泌较少的人有一点帮助,不过,消化道功能正常的人就不必刻意喝醋来增进消化。况且,胃酸分泌正常的人再喝醋,未必会增加胃酸分泌量。

  ●空腹不喝醋

  不论你的胃肠多强健,都不适合在空腹时喝醋,免得刺激分泌过多胃酸,伤害胃壁。在餐与餐之间,或饭后一小时再喝醋,比较不刺激胃肠,顺道帮助消化。

  温馨提示:少量吃醋无碍,但是任何人像打翻了醋坛子般的大量喝醋,对胃肠都刺激太大。再者,市售的水果醋或其它醋饮料里往往加入大量的糖,如果以喝醋取代开水、茶等饮料,额外增加不少热量,长期喝下去,肥胖机会大增,对控制体重更不利。

  【参考文献:《日常饮食宜忌全书》《日常饮食营养细节》】

保健在线咨询

更多

哪些饮食搭配有利于治疗阴道炎

在患有阴道炎症的时候,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比如可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香蕉、猕猴桃、还有芹菜、西葫芦,这些都可以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要多喝水、勤换洗内裤,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但是...

1个回答

怎样从饮食方面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粳...

1个回答

哪些饮食可以辅助预防阴道炎

想要预防阴道炎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使用一些带有抗菌功能的食物,如菊花脑、马齿苋、鱼腥草、马兰头等。平时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多多食用一些黑芝麻、黑大豆、核桃仁、红枣、山药...

1个回答

夏天如何预防阴道炎

预防阴道炎的工作:1、保持外阴清洁,建议用清水清洁外阴,并经常更换内衣。2、注意经期卫生,经常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繁殖,引起外阴炎症,病原菌会逆行感染并导致阴道炎症,月经期间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1个回答

疱疹饮食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的饮食能有有助于病情的及早康复。 带状疱疹患者应以素菜为主,多吃高纤食品,还有多吃点西瓜,橙子建议,每天用柠檬泡水喝,柠檬汁还可以用来擦长疹子的地方。 1.不能吃一些海鲜,香辛料,牛羊肉等,这些...

1个回答

宝宝10个月饮食安排

10个月的宝宝已经长了牙齿或者快长牙了,是时候添加辅食了,10个月的宝宝逐渐变为以一日三餐为主,早、晚母乳或奶粉为辅。可以喂的东西很多,以粮食、奶、蔬菜、鱼、肉、蛋、豆腐为主的混合食品,这些食品是满足...

1个回答

气管感染饮食注意事项

气管炎患者在日常饮食是要有所注意,首先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和青菜,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是饮食不能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导致气管炎加重。气管炎是要尽快得到医院找专业...

1个回答

幽门螺杆菌治疗期间饮食

根据你说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期间饮食要规律,清淡饮食,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寒凉性食物,吃易消化食物,平常可以多吃一点水果蔬菜,宜食红枣,薏米等。烟熏,腌制食物,这些食物含有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应,尽量...

1个回答

五个月的宝宝饮食

5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要从米粉、米糊开始,然后可以吃一些蔬菜泥以及水果汁,可以先从苹果、香蕉开始,添加蔬菜泥较好是从胡萝卜、马铃薯、南瓜开始,孩子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细到粗。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

1个回答

宝宝生病期间饮食

其实宝宝生病后,消化功能难免会受到影响,食欲必然有所下降。这时候作为父母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而应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调整饮食计划。科学合理的营养调配不仅有助于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还可促使其...

1个回答

2岁半宝宝的饮食

宝宝由于身体所需,在宝宝六个月以后就可以适当的添加辅食,增强宝宝的营养。宝宝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有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但是宝宝的胃部发育还不成熟,应该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可以吃...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可能关注

桐柏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说明(2025认证机构总览) 壤塘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红原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2025年更新) 唐河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说明(附2025下半年机构名录更新) 新野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说明(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录) 金川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机构名单合集) 淅川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公布(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若尔盖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阿坝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黑水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南召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公布(2025九月官方汇总) 松潘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2025年更新) 茂县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龙山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公布(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理县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永顺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公布(附九月机构具体位置合集) 汶川热门16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马边热门13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古丈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公布(附2025**指南) 峨边热门13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宜都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6家机构揭秘(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芦山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松滋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1家机构盘点(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天全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洪湖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1家机构出炉(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石棉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石首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1家机构汇总(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汉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监利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1家机构大全(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荥经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宜城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2家机构合集(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枣阳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2家机构一览(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乐至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老河口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2家机构整合(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安岳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2025年更新) 大冶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1家机构新发布(附2025全新机构名单) 南江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天门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4家机构公布 (2025九月官方汇总) 平昌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潜江公认正规亲子鉴定的14家机构公开(2025九月官方汇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