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浅表性皮肤炎症,通常发生在有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哮喘)个人史或家族史的病人。
病因学
怀疑与遗传有关,但是众多环境物质和因素也可触发该病的发生。有许多吸入物和食物在抓痕或皮内试验呈现风团和潮红反应,但这种反应通常为非特异性的。消除上述原因并不一定可以使症状消退,有时年轻人除外。异位性皮炎患者通常具有较高水平的血清反应素抗体(IgE),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多及白细胞内cAMP磷酸二酯酶浓度升高,但这些发现的病因学意义尚不清楚。
症状
异位性皮炎可于出生后数月即可发生。在面部,头皮,尿布区及四肢有红斑,渗出和结痂损害。在较大儿童或成人可为较局限的慢性损害,常在肘前窝,眼睑,颈和腕部呈现典型的皮肤红斑和苔藓化,其病程无法预计。虽然皮炎在3~4岁时有改善,但儿童期,青春期或成人期亦常见恶化。
瘙痒是常见症状。瘙痒和摩擦会导致瘙痒-搔抓-发疹-瘙痒的循环。皮炎可能会广泛化(见下文),常见继发性细菌感染和局部淋巴结炎。经常服用药物的病人,由于接触到许多过敏原,由此产生的接触性皮炎可使异位性皮炎的病情加重且复杂化。这些病人的皮肤往往比较干燥,并且往往对原发性刺激不能忍受,精神刺激,环境温度,湿度改变,皮肤细菌性感染,香料,织物柔软剂和羊毛衣物常可使病情恶化。
诊断
根据皮损的分布,病程以及异位性疾病的家族史和苔藓化表现可以作出诊断。因为异位性皮炎很难与婴儿脂溢性皮炎或任何年龄的原发性刺激性皮炎相鉴别,故医生在作出明确诊断之前必须多次检查病人的情况。医生应小心不要将所有随后发生的皮肤问题都归因于异位性素质。
治疗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和复方外用药的使用。最有效的药物是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每日3次。由于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较昂贵,建议可同时加用白凡士林,氢化植物油(即烹调用油)或亲水性凡士林(除非患者对羊毛脂过敏)。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之间可加用这些润肤剂,它有助于皮肤的湿润,是一种较重要的治疗方法。婴幼儿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或软膏,它可以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年龄较大的成人可以进行中波紫外线,补骨脂素加高强度长波紫外线(PU-VA-参见第117节银屑病)或不加补骨脂素的窄带长波紫外线照射。因为可能有潜在的远期副作用,所以这种治疗方法在儿童和青少年很少使用。
如果洗澡会使病情加重,则应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避免在皮炎部位使用肥皂,肥皂可使皮肤干燥,产生刺激。油剂有助于润滑皮肤,洗澡后3分钟内在皮肤干燥之前必须使用上述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润肤剂,以增强其功效。
抗组胺药有时能缓解一些症状,但往往是因为它有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多虑平是一种二苄氯虑平三环复合物,是非常有效的抗组胺药,对瘙痒病人有精神治疗作用。开始剂量为睡前25~50mg。5%多虑平霜剂可以每日使用4次,但经皮吸收可能会引起全身症状。盐酸羟嗪25mg每日3~4次也有效(儿童每日2mg/kg,每6小时分次给药)。当瘙痒较剧烈时,可以睡前服用25~50mg苯海拉明。
手指甲必须剪短以减少表皮剥脱或继发感染。如果发生感染,可口服抗青霉素酶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应是最后考虑的治疗方法。如果一旦使用,最好连续服用1~2周。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会引起发育受阻,骨质疏松和其他副作用,而且一旦停药,病情常会反跳加重。改良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法(如成人隔日早晨口服强的松20~40mg)可能有助于减少这些副作用。初始剂量需维持数周,当病人开始使用局部外用药物时,可以逐步减量。
通常对于全身播散性,难治性或无能为力的病人,进行试验性治疗(如成人口服乳化环孢素1.5~2.5mg/kg,每日2次)已证明有一定效果。他克罗姆(tacrolimus)是一种没有全身副作用的局部外用免疫抑制剂软膏。它可用于儿童和成人严重的异位性皮炎。新近研究开发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可能会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如果异位性皮炎在家治疗无效,可入院治疗。更密切的精神和皮肤情况的观察和治疗以及环境的改变有助于加速病情的改善。
异位性皮炎在线咨询
更多
复发性单纯疱疹有哪些症状
复发性单纯疱疹有哪些症状?1.颜面、口唇有灼热感、瘙痒。 2.颜面、口唇有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 3.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 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等疾病也可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所以出现相关症状时,不一定是复发性单纯疱疹,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明确诊断。
1个回答
有皮疹就一定是艾滋病吗
有皮疹不一定就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患者可以有皮疹,虽然有的皮疹有特异性,但不能根据皮疹来诊断艾滋病,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和病毒血清学检测。 艾滋病并发的皮肤病可以归纳为非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三大类。有的常见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瘙痒症、痒疹、银屑病、鹅口疮等,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重,皮损广泛,病程长,治疗困难。 其各分类具体临床表现为: 1.非感染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斑秃、毛细血管扩张、黄甲综合征、银屑病、获得性鱼鳞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瘙痒症等。其中黄甲综合征被认为是艾滋病患者典型体征;脂溢性皮炎被认为是该病的早期表现;瘙痒症在HIV感染早期十分常见。 2.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念珠菌病、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体癣、甲癣、手足癣等),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毛状黏膜白斑),细菌感染(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毛囊炎、脓疱疮),寄生虫感染(挪威疥、阿米巴病)。出现鹅口疮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状黏膜白斑被公认为HIV感染最常见的口腔表现,特异性强。 3.皮肤肿瘤:Kaposi肉瘤、淋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可能是HIV感染的首发症状之一 虽然约80%以上HIV感染者可发生皮肤黏膜性疾病,但不是说有皮疹一定就是艾滋病,艾滋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怀疑要通过抽血化验来确诊。
1个回答
单纯疱疹怎么诊断?
医生根据既往病史、皮损特点、检查结果诊断本病。 1.既往有单纯疱疹感染史,有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 2.口唇出现聚集性水疱,生殖器出现聚集性水疱等。 3.细胞学检查:刮取早期皮损,行Tzanck涂片检出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并排除水痘-带状疱疹即可确诊。 4.病毒学检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试验呈阳性,可鉴别单纯疱疹病毒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个回答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虫咬皮炎、瘙痒症、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具体如下: 1.虫咬皮炎:秋季多昆虫,如螨、蚊、毒蛾、毛虫、蜂类等,人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类症状。 2.瘙痒症: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而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病常见于老年人。 3.湿疹:秋冬干性湿疹比较常见,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肥皂洗洁精等刺激,注意劳逸结合。 4.荨麻疹:由于寒冷的刺激,使机体产生一种叫做激肽和缓激肽的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而产生风团。 5.带状疱疹:换季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抵抗力较低,易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 6.银屑病:季节变化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该病病情常常会逐渐加重。
1个回答
表皮下水疱是什么原因
表皮下起水疱原因有多种。 有如下可能: 1.湿疹; 2.丘疹性荨麻疹; 3.水痘和带状疱疹; 4.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5.多形红斑; 6.重症药疹等。主要是由于基底细胞的液化变性,最终形成坏死性的表皮下水疱。 大疱性疾病,常见的大疱性类天疱疮,通常表现为表皮的基底层下面的水疱,尼氏征阴性。湿疹和丘疹性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如果是水痘和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口服伐昔洛韦片和甲钴胺片,禁用激素。如果是自身抗体破坏皮肤组织,引起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需要查皮肤组织病理,确诊后需要用激素类药物。如果长时间在天热的环境下,也可能会产生小水泡,这是汗疱疹的表现。注意不要抓挠,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减少出汗状况。
1个回答
皮肤有针刺感是什么病
皮肤有针刺感可以出现的疾病有带状疱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过敏等。还要根据患者其他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1.带状疱疹:发病前患者皮肤常常会有感觉过敏、灼伤刺痛,伴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轻度发热等前驱症状,疼痛有的伴随带状疱疹的皮疹同时出现,有的疼痛发生一到三天后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皮疹。部分中老年患者皮损消退以后可以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也可以出现皮肤的针刺感。也部分患者仅仅是感觉到皮肤有刺痛感,或者是稍潮红,没有出现典型的水泡。 2.胆碱能性荨麻疹:一般是在患者热水淋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或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发生。患者在数分钟内出现风团,并且伴随有皮肤刺痛瘙痒不适。 3.皮肤过敏:一些食物、药物等服用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患者也可以表现有皮肤的针刺感。 4. 皮肤干燥:也可以出现针刺感,这时要加强皮肤的保湿。
1个回答